APP下载

民族经典歌剧的跨时空传播——《洪湖赤卫队》55年传播史论略

2015-03-26赵阿颖,普丽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洪湖歌剧音乐

摘要: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歌剧的第一座里程碑,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至今传唱不衰,创造了建国后创作剧目上演的最高纪录,并作为保留剧目载入民族歌剧的史册。同时,它自诞生后,广被移植与改编,家喻户晓;经四代演员,三次复排,传承创新,震撼了几代人,形成了广泛、持久、深入人心的传播史和多样化的传播景观。《洪》剧作为民族歌剧传播的典范,弘扬了民族精神理想,传达了崇高信念和意志品格,构筑了几代人的审美品位与集体记忆,堪称中国民族歌剧之传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8-0068-08

作者简介:赵阿颖(1982—),女,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讲师。普丽华(1954—),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洪》剧半个多世纪的传播历程

1.“洪湖水”拍岸惊奇(五十年代初至“文革”前)。

歌剧《洪湖赤卫队》(以下简称《洪》剧)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前身)组织该团主创人员多次深入生活,经数年删改,几易其稿,于1958年底在洪湖的沙口镇定稿。文学剧本反映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洪湖地区,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赤卫队,为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与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紧接着,剧组音乐作者到民间采风,采用具有浓郁湖北地方风格的荆州天沔花鼓和民间流传的小调为素材,借鉴洪湖地区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以反映洪湖地区革命人民的斗争生活,并吸收西洋歌剧气势宏大的音乐艺术,完成《洪》剧的音乐创作;全体演员到洪湖体验生活,以深厚的戏剧表演功底,融入洪湖精神,探索当代歌剧表演技巧,创造了民族歌剧崭新的表演程式。1959年7月六场革命历史歌剧《洪》剧与观众见面,大获成功。

1959年11月,《洪》剧作为湖北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晋京演出,一炮而红。一时间,“洪湖水”成为京城流行曲,民间、学界热评如潮。文艺界艺术大师梅兰芳、老舍、曹禺、欧阳予倩、朱琳、张瑞芳等在观看了演出后,都对《洪》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首肯,其中欧阳予倩评价说:“运用传统表现现代生活是有创造性的,很可贵,值得好好总结。” [1](p33)《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人民音乐》《中国戏剧》等报刊杂志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盛赞该剧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是一部传奇性的英雄史诗,创造出在思想上和艺术性上大大超出以往作品的佳作。以王玉珍为代表的一批歌剧表演艺术家赢得了人们极高的赞誉。次年春,《洪》剧组应邀赴北京、天津两地演出,仍大受欢迎,一票难求。紧接着《洪》剧到各地巡演,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五六十年代,我国歌剧曾有过一个繁荣时期。在那一批优秀作品中,《洪湖》(《洪》剧简称)是巅峰之作,《洪湖》一出,如一声春雷,其轰动效应,大家至今仍记忆犹新。”“它不仅影响着广大观众,也影响着专业作家,后来者多有效仿。可见优秀作品的出现是多么重要,它启示着我们的精品意识。”在《洪》剧唱红京城后,全国各地的剧团便掀起了学演、移植《洪》剧热潮。除全国各地的歌剧团学演外,其他如总政、空军、前线等十多个剧团和无以计数的文艺团体争相学演,北京、上海等地的十多个剧团的十多个剧种如京剧、评剧、沪剧、豫剧等纷纷移植,他们还到湖北省洪湖县参观访问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熟悉历史;了解乡土人情、习惯风俗;搜集革命歌曲和民间小调,吸收营养,以获得生活和艺术的灵感。 [2](p26-28)

1961年,由湖北实验歌剧团原班人马出演的同名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在全国放映,家喻户晓,随即在全国掀起了更为广泛的《洪湖赤卫队》热,剧中的主要唱段广为传唱。1962年,电影《洪湖赤卫队》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音乐奖。与此同时,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出版了《洪》剧剧本和音乐选本;中国电影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音乐出版社等出版了根据《洪》剧改编的连环画、钢琴曲、管弦乐曲等。此外,《洪》剧剧本和歌曲多次被《人民音乐》等报刊刊载,歌曲被中国唱片社、上海音像出版社等制成唱片等大量出版发行,这一并大大推动了《洪》剧的传播。

《洪》剧深受观众喜爱,自诞生后数年间至全国巡演,往往在一个剧场可连演月余,场场爆满,“文革”前创下连演500场的纪录。它曾是经济困难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是激情燃烧的年代里最优美的“革命抒情曲”(周恩来语),也是湖北省接待外宾的保留剧目。

2.“洪湖水”浪打不息(“文革”至九十年代)。

《洪》剧在“文革”中被造反派作为大毒草批判,禁演达七年之久,但人们并未忘情“洪湖水”,洪湖人把小船划到湖心去唱;受命看守贺龙的战士小声哼唱;人们在田间地头边劳动边唱……《洪》剧作为湖北省的经典剧目,在“文革”中湖北省文化部门和省歌剧团也曾几度计划恢复重演,以唱响舞台。

1976年,罗瑞卿观看了电影《洪湖赤卫队》,使湖北省歌剧团获得了让《洪》剧重返舞台的信心,并得到上级文化部门热烈支持。1977年元旦期间,湖北省歌剧团第一次复排的《洪》剧、武汉市歌舞剧院排演的《洪》剧以及湖北省汉剧团移植的汉剧《洪湖赤卫队》,同时在武汉市上演,江城为之轰动。对此,《人民日报》第3版分别以消息和通讯加以报道。1977年春节期间,《洪湖赤卫队》作为第一批解禁的电影,重新公映,观影者如潮。当《洪》剧组到洪湖演出时,群众奔走相告:“洪湖赤卫队又回来了!”《洪》剧获得了新生,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

第二次学演、移植、出版再现热潮。全国许多文艺单位纷纷造访武汉,向湖北省歌舞团学习排演《洪湖赤卫队》。“《洪湖赤卫队》重新和观众见面以来,短短两个月中,全国有近三百个兄弟单位进行了排演,我团收到工农兵群众来信达四百多封。” [3](p17)截至1977年底,全国计有二百多个中央、省、市专业剧团上演了《洪》剧。这一年,数个剧种的《洪》剧移植也如重放的鲜花盛开在各地舞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移植改编的《洪》剧一经上演,轰动京津冀鲁,红遍北中国,该剧后来成为河北梆子现代戏的经典之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剧团移植改编的《洪》剧成为地方移植的精品。“70年代末,随着‘文革’的结束,《洪》剧重获新生,再放光辉,就连秦腔在内的戏曲舞台,也争相学习移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当时集结着一批艺术精英,如曲作家肖炳、杨天基、吴复兴老师,配器赵季平老师,堪称强强联合。经他们移植的《洪》剧,成为继《祝福》之后秦腔剧坛又一‘闪光点’。加之马友仙老师的演唱,使其更增亮色,成为地方移植的精品之一。” [4](p36)仅在1977年1月份,就有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推出了《洪》剧歌曲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涂家宽根据同名电影《洪湖赤卫队》改编的连环画,印数达一百万册。中国唱片社制作大薄膜唱片《歌剧〈洪湖赤卫队〉》广为发行,内部印刷的《洪》剧出版物无以计数。《人民音乐》杂志一连三期刊载有关《洪》剧的评论、选载等,数种文艺期刊刊载了《洪》剧剧本、评论等。

1980年代,热歌劲舞充满舞台,民族歌剧不甚景气。但自《洪》剧诞生以降30年来,《洪湖水,浪打浪》始终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不断有陕西、四川、湖南、江苏等地群众来信呼吁恢复上演《洪》剧。湖北省文化厅也指示省歌剧团复排公演,作为国庆40周年献礼剧。于是,1988年湖北省歌剧团开始了《洪》剧的第二次复排。公演时,《洪湖水,浪打浪》一曲未尽,已是掌声四起;当第二代韩英昂首高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时,更是群情振奋,掌声雷动。

3.“洪湖水”不曾退潮(九十年代至今)。

此后《洪》剧历经第三次复排,艺术更臻完美和成熟。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团认为第三次复排“使特色更鲜明、精华更闪光、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完美,适应了今天观众的要求,是较好的新版本,是特别值得庆贺的。这对我们许多其他优秀之作的复排必有启示”。 [5]第三次复排的《洪》剧不仅在京城再掀“洪湖”热,并连续数年应邀晋京献演“七一”、“十一”等国家重大节日,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奥运等重大文化活动。剧组还迭受各地的邀请,每年到全国巡演百余场。每当“洪湖水,浪打浪”的经典旋律响起时,台上台下和声一片,场面震撼而动人。同时,在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洪》剧勇闯市场,用公演一千六百多场的艺坛奇迹,探索出民族歌剧生存发展的可行路径。

改编的同名歌剧电影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联合推荐的百部优秀影视片,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唯一的一部电影歌剧片;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和湖北电视台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联合推出的5集歌剧电视剧《洪湖赤卫队》,以及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湖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出品,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28集电视连续剧《洪湖赤卫队》,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红色经典冲击波;作为20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深受观众喜爱、久演不衰的作品之一,《洪》剧荣获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并参加全国巡演,成为舞台艺术盛开不衰的花朵。

《洪》剧组还亮相国家大剧院,应邀参加国际歌剧节,在首届中国歌剧节上喜获编剧、作曲两项特别荣誉奖和多个优秀表演奖项。继而国家大剧院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合作,创排新版歌剧《洪湖赤卫队》,自2012年起,连续3年在京城热演。

这期间,《洪》剧的出版载体呈多样化。连环画、电影电视剧光盘、选曲专辑、移植剧种(CD)(VCD)(DVD)、纪念邮票等层出不穷;互联网上有关《洪》剧的视频资料等更是堪称海量。

二、《洪》剧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特点

1.常演常新的舞台传播。

《洪》剧自公演以来,几十年间已上演达一千七百多场,堪称民族歌剧演出史上的传奇。《洪》剧之所以能常演不衰,在于它的优越的原创性,特别是优美的音乐旋律,具有不断创新的内质和空间、张力和魅力。因此,它经同一剧团、四代演员三次复排,在不断的修改打磨中,铸成活的经典。舞台传播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观众也是整个表演的一部分。演员扮演人物并化身角色,连同他的身体形态、面貌、声音、表情都与他所创造的人物融为一体,精准而艺术地表现人物,而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又满足了在场观众视听亲切感、精神感知力,获得愉悦和共鸣的最大化;加上舞台时空的艺术拓展,音乐、灯光、道具等对舞台假定性的合力营造,从而实现富有魅力的场效应。《洪》剧在首排时就强调演员对角色的体验和再现,每一代演员都到过洪湖体验生活,以求舞台和角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洪》剧组主创和主演又密切关注观众的反响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加诸修改和完善,这才创造出常演常新的舞台奇迹。

《洪》剧有扣人心弦、线索简洁的戏剧情节;音乐方面主要吸取的是地方音乐元素,有着浓郁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表演上有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又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许多有益的因素。著名歌唱家王玉珍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夏奎斌成功塑造了韩英和刘闯的英雄形象,王玉珍朴实无华、细腻动听的演唱颇获观众喜爱;夏奎斌武功高强,腾跃飞刀每每赢得观众喝彩。至于赤卫队员佩戴红袖章,打着红绑腿精神抖擞舞台集结,红色歌谣常常是台上诵一句台下接一句,亦足见大众之喜闻乐见。但风靡一时并不能保证永久震撼,如何让穿越历史的经典剧目,在新时代下能被赋予新的生命和光彩,让经典的力量继续感染和影响当下的观众,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洪》剧组经过不懈探索,从成功实践总结出传承经典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有心人能够看到经典作品的内在审美含量,在新的条件下,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和技术条件”,“既应当保留原作的审美精髓,又能够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甚至有所创新。” [6]

在《洪》剧的每一次复排中,主创人员都在尊重原作、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在不断开发《洪》剧的内在审美含量的同时,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不断创新。特别是第三次复排,将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更加凸显出来,让其在全剧中三次呈现,使其成为了第三版《洪》剧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主题。在舞美、服装设计等方面,新版《洪》剧花费了很多心思,投入很大,以满足新时期观众的视听审美需求。灯、影技术及活动的布景、道具被大量地使用,使观众们能欣赏到洪湖绿水、金阳、碧荷、红莲,韩英和秋菊泛舟在碧荷中采摘红莲、倾情而歌的美妙情景,带给观众以唯美的视觉感受与体验。同时,第三代韩英扮演者刘丹丽和刘闯扮演者秦德松等人的表演,也获得观众高度认可,“韩英”、“刘闯”的艺术形象被塑造得更加饱满动人,富有层次感,显得有血有肉,大气而精彩。《洪》剧主要唱段莫不被诠释得荡气回肠,震撼观众心灵。

时至2011年,国家大剧院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携手制作的新版《洪湖赤卫队》,作为重磅大戏推出。为打造新版《洪湖赤卫队》,大剧院汇集了总导演张继钢等国内一线艺术家参与创作,通过全新的舞台设计、全新的演绎方式,为观众透示出经典的力量。关于新版《洪湖赤卫队》中的经典唱段悉数保留,导演张继钢这样表示:“我们让这些唱段更动听、更感人,也更时尚、更流行,从而吸引时下更多的年轻人。” [7]新版舞美设计耳目一新,多媒体投影既完整地呈现了“千里洪湖、荷田深处”的舞台景观,又在其中营造了亦真亦幻、唯美诗意的气氛。国家级演艺明星和湖北省第四代韩英扮演者马娅琴等担纲主演,更将韩英的英雄豪情和女性柔美展现得栩栩如生。

四代“韩英”穿越时空代代传唱“洪湖水”,剧场常见台上台下歌声连成一片的动人场面。《洪》剧的舞台表演不断让经典焕发出新的魅力。

2.学演、移植和改编的多样化传播。

《洪》剧首次晋京,为参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工作会议的著名艺术家们专场演出,大获好评,紧接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陈毅、李先念、乌兰夫、习仲勋先后观看了《洪》剧,也大为称赞。加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纷纷发表文章盛赞《洪》剧,对于这样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体现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原则的史诗性的新歌剧,全国的艺术团体不约而同对《洪》剧投以青睐的目光,很快引发了全国性的学演、移植和改编。十数个剧种的移植,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丰富了《洪》剧的表现形态,形成了《洪》剧多样化的传播景观。

学演和移植《洪》剧有两个热潮:一是《洪》剧在京城唱红之后,二是在“文革”结束之后。学演者,从国家级歌剧团、部队文工团到地方剧团,都为民族歌剧《洪》剧所吸引。有的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演唱,有的力求将原汁原味的《洪》剧搬上舞台,一场一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等,都力求带上浓浓的洪湖味。如洪湖文工团,在数次观摩了省歌剧团的演出后,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赶排出《洪》剧,在全县各公社巡演。在接下来的一年间,洪湖文工团演出103场,这是一个创纪录的地域演出场次。在洪湖,观看《洪》剧演出10场、20场的大有人在,有一位特别痴迷的观众,一共看了70多场。“文革”后的学演,更是把《洪》剧作为样板。当然,因演员形象和水平不同,每个剧团演绎的《洪》剧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水准。

各剧种对《洪》剧的移植,使《洪》剧在舞台上获得多样化的传播,呈现繁荣局面。京剧、评剧、沪剧、豫剧、河北梆子、晋剧、汉剧、黄梅剧、秦腔等剧种的《洪湖赤卫队》,无一不是以各剧种著名演员担纲饰演韩英、刘闯,以各自独特的、富有地域性的音乐唱腔等演绎《洪》剧。如北京市京剧二团把歌剧《洪湖赤卫队》移植成京剧,李慧芳饰韩英,李元春扮演刘闯,李韵秋扮演韩母,改编受到观众的欢迎。京剧《洪湖赤卫队》“一方面保存了原作的思想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又使它具有京剧的艺术特色”。 [8]一系列的移植在借鉴《洪》剧,汲取其艺术养分的基础上,发展了本剧种的长处,延伸了本剧种的特点,有数部剧种的《洪》剧还成为地方戏移植精品和保留剧目。如1999年河北梆子复排《洪湖赤卫队》,作为该团向国庆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领衔主演是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她也是该团的团长。移植作品的种种形式大大丰富和强化了《洪》剧的艺术生命。

对《洪》剧的改编则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根据《洪》剧改编的电影、六集歌剧电视剧以及两部20集以上的电视剧,还有与国家大剧院联手推出的改编版等,均以歌剧为母本,保留了其全部的经典唱段。另外,改编为连环画的,计有二十多种;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也不少,如钢琴曲、管弦乐曲等;还有改编为小说、唱本等出版物的。改编者与《洪》剧互动,其二度创作呈现出别样的形态,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1962年中国作曲家瞿维应上海交响乐团著名钢琴演奏家顾圣婴约请,采用同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编写,创作了钢琴曲《〈洪湖赤卫队〉幻想曲》,次年又改编成管弦乐曲,增加了原曲的浪漫色彩。

3.媒体的大众传播。

《洪》剧在首都一炮而红后,便引发报刊杂志的聚焦和热评,湖北实验歌剧团1960年5月编辑的《歌剧〈洪湖赤卫队〉评论选集第一辑》,收集了18篇评论和诗文。计有何长工的《洪湖革命根据地和歌剧〈洪湖赤卫队〉》、周巍峙的《漫谈洪湖赤卫队各方面的成就》、曾惇的《湖北歌剧发展的新阶段——评歌剧“洪湖赤卫队”》等。1961年1月同名歌剧电影上映后,有关报道和评论更多。如2月份,就有《人民日报》发表杜若湘的文章:《狂风吹不落太阳——看〈洪湖赤卫队〉随感》,《光明日报》刊登王衍盈的评论:《一轮朝日映洪湖——看电影〈洪湖赤卫队〉》,《中国青年报》刊登中将李寿轩的评论:《用热血写出的灿烂诗篇——看影片“洪湖赤卫队”想到的》,《湖北日报》刊登的共青团武汉市委书记杜万高的评论:《继承革命传统 做新时代的韩英》、胡文朝的观后感《革命的英雄气概——电影“洪湖赤卫队”观后》、李冰的诗:《英雄战歌——看电影“洪湖赤卫队”》。此外,《电影艺术》杂志刊发了杨树的文章:《突出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洪湖赤卫队〉中一镜头》,《上海戏剧》杂志刊发了张玺的文章:《洪湖英雄赞——评韩英的英雄形象》等。同年11月,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选编印刷了《歌剧〈洪湖赤卫队〉评论选集》(2),辑有发表于当年的报刊杂志的34篇诗文。在那个以报刊为大众传播主要媒介的年代,《洪》剧因纸质媒体的热评而更加深入人心。

在“文革”中《洪》剧受到批判,其后随着《洪》剧解禁,剧组的复排上演,《洪》剧的演出和改编又成为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关注的焦点。1976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重要消息:《坚持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砸烂“四人帮”的冷宫〈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等六部影片重见天日》,消息特别介绍说,“这次重新上映的彩色故事影片《洪湖赤卫队》,是根据湖北省歌舞团创作的同名优秀歌剧拍摄的。它运用歌剧艺术形式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英勇卓绝的斗争,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等领导同志的称赞。1961年,《洪湖赤卫队》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深受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欢迎。当时,‘洪湖水,浪打浪’的优美歌声响遍祖国城乡。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影片主人公韩英的英雄形象,深深印在广大群众的心里。”此后,《洪》剧的每一次复排、上演都受到媒体关注,特别是《洪》剧的第三次复排和上演,不少报刊、电视、网络开设专栏加以重点报道、评论,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焦点访谈”、“电影传奇”、“流金岁月”等栏目,就多次对《洪》剧进行专题报道;《洪》剧组南下北上全国巡演,所到之处无不成为当地报纸、网站的热门话题,有关《洪》剧组的动态消息、人物专访、大幅剧照、专题评论等莫不以显著的图文抓人眼球。

在许多音乐戏剧杂志、音乐论著、音乐史著作中,专家学者对《洪》剧的艺术成就均有高度评价。如《人民音乐》《中国戏剧》《剧本》《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音乐·舞蹈研究》等杂志对《洪》剧的评论和研究;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陈美兰《湖北文艺50年(1949—1999)》等著作,均对其在民间音乐个性化、戏剧化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尤为推崇,对其在中国歌剧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有充分的肯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专家梁茂春称《洪》剧是“继《白毛女》之后歌剧创作的最重要收获”。认为《洪》剧“音乐成分之重、音乐戏剧性所达到的水平,都是以往中国歌剧中所少见的”。将《洪》剧归结为当代歌剧丰收期的代表作,与歌剧《江姐》并峙为“当代歌剧高潮期中的双璧”。 [9](p26)著名歌剧理论家居其宏认为:“六场歌剧《洪湖赤卫队》和七场歌剧《江姐》”,“是中国当代歌剧史上两部值得骄傲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指出《洪》剧在借鉴民间音乐方面,“汲取了最富生命力的因素和音调进行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称赏《洪》剧的一些优秀唱段“各有特色,极具个性”。 [10](p53)著名文学史家陈美兰主编的《湖北文艺50年》戏剧一章,对《洪湖赤卫队》的创作、导演和表演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肯定。指出1959年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的《洪湖赤卫队》“以磅礴的气势和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轰动全国”,“《洪》剧的表演风格明显地有别于西洋歌剧,它继承了《白毛女》的传统,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民族歌剧独有的艺术特色”。此剧的“文学、音乐和歌唱、表演以各自精美的艺术创造,使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歌剧的经典之作”。 [11](p151)《洪》剧也成为音乐学、文学硕士、博士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在硕博论文中,就《洪》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音乐语言特征、表演艺术、创作过程、音乐创作美学特征等,多有专门的学术探讨。这些对《洪》剧扎实而深入的传播给予了有力地推动。

《洪》剧剧本先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二十余家出版社出版,剧中歌曲选本和《洪》剧连环画等出版物也有近四十种,其中有的曾印数版,印数亦巨,以满足广大连环画读者的需求。出版传媒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大范围的发行,成为《洪》剧传播的有力推手。此外,《洪》剧剧本和歌曲多次被《人民音乐》等杂志刊载,歌曲被中国唱片社、上海音像出版社等制成唱片、磁带、CD、WCD等大量出版发行。有关《洪》剧的文字信息和影像信息在网上达59万余条,其中殊有王玉珍、彭丽媛等相当数量的名家《洪》剧演唱视频、音频专集等。

各种传播媒体或报道《洪》剧演出动态,引导观众关注《洪》剧,欣赏《洪》剧;或评论其经验得失,帮助剧组总结提高,精益求精;或出版各类《洪》剧读物,以丰富大众阅读视听;或发表专题研究论文,探索民族歌剧发展道路。可以说,《洪》剧的持久影响是其由自身传播和各种媒介的积极参与而共同造就的。

三、《洪》剧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洪》剧传承半个多世纪,葆有艺术魅力和精神感召力,其辉煌历史和现实影响能够为我国的民族歌剧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1.揭示了艺术经典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由一个地方歌剧作品而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经典,得益于艺术家的精益求精和其他艺术形式对它的诠释演绎,从而揭示了艺术经典是一个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1960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武汉看了《洪》剧后,欣然题诗云:“仿佛当年作斗争,韩英刘闯造型真。一篇诗史流传出,音乐悠扬更动人。”这“一篇诗史”“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便是由同一剧团,三次复排,四代演员,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将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于传承中追求创新,不断地适应和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精神崇高化的需要,保持着经典常演常新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因此,它才能立于舞台不败之地,谱写了歌剧演出史上的辉煌篇章。

《洪》剧原作精华即是《洪》剧的“魂”,是洪湖精神和民族音乐个性。《洪》剧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不断建构,无论是扩展剧情还是浓缩剧情,无论是加入与时代相匹配的视听元素,还是积极适应观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要,都能在不断的建构中焕发出既亲切又新锐的艺术青春,但在自身的不断完善中始终做到不丢魂。正如湖北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梅昌胜所言:“像这种穿越历史的经典剧目,需要在新时代下被赋予新的生命和光彩。”

自《洪》剧诞生,移植和改编赋予了她新的生命和光彩,通过不同的艺术样态得到丰富和延展。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经典的基础。不断的建构过程,说明了这部经典本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水准,有着深广的可阐释的空间和很强的艺术魅力。北京京剧二团之移植歌剧《洪湖赤卫队》就非常成功,当年剧评指出,“树立革命的英雄形象,是时代给予新戏曲的任务,也是观众对新戏曲的要求。在这方面,《洪湖赤卫队》原作已经作出了成功的范例。无论韩英、刘闯、韩英的母亲乃至英雄的赤卫队员们,都留给我们比较深刻的印象。京剧的演出也很重视对这些人物的刻划”;“洪湖赤卫队是个英雄的集体。在用以表现这群革命战士热情高涨、斗志昂扬的群众场面的处理上,京剧的演出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对于经典的不断建构,著名新闻学家江作苏在当年报道《洪》剧第二次复排时曾作过设问和解答:“也许有读者会问:一个老剧目,为什么又要花这大力气重排,是不是瞎折腾?不是。《悲惨世界》被国外电影导演们改编、改拍过19次;莎士比亚的剧本更是被改编上演过无数次。美玉要常擦拭,方能不蒙尘,这道理想必好懂。” [12]

2.弘扬了民族精神,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洪》剧记录了我们民族积极抗争,寻找自由解放的历史,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作为革命史诗的《洪》剧,“忠实地反映了历史上洪湖人民的革命斗争,又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歌剧演出的开头到结尾,它引导着人们向前看,对革命发展的前途充满着胜利的信心。” [13]可以说是从本质上反映了那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年代。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及对革命发展的前途充满着胜利的信心,经四代“韩英”穿越时空的代代传唱,影响了几代人,弘扬了民族精神,传达了崇高信念和英雄品格,构筑了几代人的审美品位与集体记忆,并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红色冲击波,是红色经典传播的成功样本。一曲优美动听的“洪湖水”,激起多少民族家园的向往;一曲荡气回肠的《看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莫不震撼人心。在台上台下的和鸣共振中,《洪》剧弘扬的红色精神和情怀,也是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亟须的精神与能量。《洪》剧跨越时空的传播,更推动了“红色经典”的改编。《洪》剧先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同名歌剧电视剧和电视连续剧,剧“魂”没有变,精髓没有丢。而随着这些剧的热播,不仅扩大了红色经典的影响,也使红色经典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剧传播史折射了时代的变迁。《洪》剧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从最初的孕育到成功上演,从风靡全国到“文革”禁演,从一九七七年首批解禁、恢复上映,再到新时期改革开放中的三次复排上演,乃至跨入新世纪的改编热演,历经了时代的巨大变迁。《洪》剧的诞生反映了激情燃烧年代人们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万众一心的思维走势。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以“歌颂新社会,回忆革命史”为重大主题,《洪》剧的主创者抓住了这个重大主题,以当地传奇般的英雄人物为原型,塑造出韩英、刘闯等赤卫队员的英雄形象,深刻地表现其雄伟豪迈的气魄,“很强烈、很鲜明地描写了这一地区的革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向反动统治者进行英勇斗争的一段英雄的史诗”。 [14](p21)成为当时生动的革命历史教材,韩英、刘闯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文革”中《洪》剧被批为“黑歌剧”禁演几近十年,成为路线斗争的反面教材。“文革”后拨乱反正,人们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度为《洪》剧添加了韩英捧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书赠给刘闯的情节,以及“手捧宝书心明亮……井冈山的斗争指航向”等唱词。如此与历史不符的添加以及英雄人物高、大、全的舞台艺术造型,在社会进入历史反思阶段后便不能被追求思想解放的青年观众接受。八十年代前半期,随着音像、银屏艺术的发展,文化市场的冲击,民族审美意识的演变,商品经济对艺术的渗透,导致演艺界走穴成风,许多文艺团体几欲解体,歌剧舞台出现了大家公认的低潮,《洪》剧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沉寂。而当社会经过反思、阵痛、宣泄、浮躁之后,“人们在问:我们八十年代的《白毛女》在哪里?《洪湖赤卫队》在哪里?《江姐》在哪里?郭兰英、王玉珍又在哪里?”(党永庵:《让歌剧从“寂寞”中走出来》,《人民音乐》1985年第8期)而《“王玉珍”,你何时回到我们的身旁?》《中国歌剧,别让观众再久违》《深圳人被〈洪湖赤卫队〉打动了!》《歌剧原来这样好看——“洪剧风暴”席卷大江南北启示录》等新闻标题,莫不透露出时代发展变化的重要信息。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洪》剧的传播又折射出国人对崇高信念的呼唤,对革命历史的认同,以及对怀旧情结的慰藉。

3.探索了一条发展民族歌剧的成功道路。

《洪》剧的成功离不开民间的滋养和地方的培育。《洪》剧来自于荆楚大地和这块土地的革命历史。《洪》剧主创人员多次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很好地把握了文艺创作和时代生活的关系,他们对发生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有深切的了解,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而有了对那个年代的激情抒写和演绎。几代主演也多次到洪湖体验生活,接受洗礼,从而让“洪湖精神”得以传承。主创人员深得民间文艺的滋养,认为“新歌剧的音乐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传统”,“新歌剧的发展不应该离开这些丰富的遗产”。 [15](p4)《洪》剧音乐创作的立足点便是以天沔花鼓戏曲音乐和天门、沔阳、潜江即襄河一带的民间音乐作为主要依据的,在创作中运用了天沔花鼓戏中的高腔、高悲腔、沔阳渔鼓、三棒鼓、小曲,同时也包括丰富的民歌和多彩的戏曲音乐。主创者将这些素材在语言色调、风格特点上统一起来,形成极具鲜明地方色彩的音乐,加之演员富有地域色彩的演唱,从而获得了民族化的恒久魅力,在中国歌剧探索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洪》剧的传播史也表现出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经典的培育和支持:不论是早期将《洪》剧定为国庆献礼剧,还是继而摄制电影;不论是复排,还是改编成歌剧电视剧、电视连续剧,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精心的策划、组织和打造,让《洪》剧成为荆楚大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与此同时,《洪》剧组也转变了观念,以主动出击的商业运作意识,勇闯市场,不断创造艺坛奇迹,用公演一千六百多场的成绩,探索出一条民族歌剧生存发展的可行路径。

《洪》剧继承了歌剧《白毛女》的传统,在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文化融合和创新中做了积极的不断的探索。《洪》剧不仅创造性地汲取并处理了原有的民间音乐,去粗存精,获取了民族歌剧生命力的不竭甘泉,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又适当借鉴了西方大歌剧的创作手法,将西洋音乐与民间音乐、地方戏剧有机融合,既是对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又是对西方艺术的合理吸纳,丰富了民间音乐原有的表现手法。这不仅使广大受众喜闻乐见,容易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共鸣,又可让他们在陌生而新奇的辉煌奏鸣中获得精神上的震撼。因此,《洪》剧成为中国歌剧史上传唱歌曲最多的剧目。

以上对《洪》剧的传播史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从中可以看到《洪》剧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人人皆唱“洪湖水”的辉煌,并跨越时空,不断取得骄人的市场业绩,引发民族歌剧热,充分展示民族歌剧艺术的魅力。它的传播史不仅能够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还可为民族歌剧史研究、民族歌剧创作和艺术研究、当代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等学科,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值得歌剧界、文学界高度关注。

猜你喜欢

洪湖歌剧音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洪湖水浪打浪
走进歌剧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凤舟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音乐
音乐
歌剧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