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探讨
2015-03-26夏小莉
夏小莉
(中共吉首市委党校,湖南 吉首 416000)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显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是使城乡由“二元”到“一元”、由“分治”到“一体”的关键。
一、湘西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失调原因分析
(一)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悬殊
1.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悬殊。2013 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18.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53.8 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 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14.9 ∶36.7 ∶48.4,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6%、-18.7%和109.1%,表明湘西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增值能力弱,城市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看,2013 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0 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13:1,绝对差11206 元。从政府公共投入上看,2013 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271.5 亿元,同比增长30%,而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7 亿元,同比下降32.6%,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2.1%。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发展。
2.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社会发展差距集中体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在传统体制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提供,而对农村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上看,2013 年,湘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农村比城镇高出21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较大。从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来看,2013 年,湘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255.3 元,农村居民最低保障月人均补助111 元,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补助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此外,城乡之间卫生资源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如吉首全市村卫生室从业人员175 人中,55 岁以上47 人,占乡村医生总数的27%,老龄化严重。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仅2 人和5 人,比例极低。
3.城乡空间发展失调。从城乡规划编制看,湘西州还没有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城市和农村各自发展。从城乡发展实际看,由于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分散,城市辐射功能弱化,加之受到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的南北挤压,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受到激烈的竞争,限制了城镇的带动辐射能力,产业和人口集聚度较低。从城镇化发展程度上看,2013年底,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112 平方公里。仅有设市城市吉首市,建成区面积26.8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 万,平均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54 平方公里,51 万)的一半。全州2013 年城镇化率38.8%,比全省47.96%城镇化率低了9.16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53.7%低了15 个百分点。由于城乡空间发展失调,导致城乡之间集聚和扩散效应难以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城乡发展失调的原因分析
一是制度因素。以往的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生城乡隔离的户籍、土地等制度体系。二是体制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和乡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发展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局面。三是自然因素。湘西多山,几乎全部城镇都受到山体限制,土地开发成本高,城镇扩容困难,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四是观念因素。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长期的交通制约形成了地域文化中知足保守的个性,尤其农村生活条件艰苦贫困,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人观念保守陈旧,不愿意走出祖辈生活的地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湘西民族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结合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观,湘西民族地区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一)宏观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因此,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州、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等相关专业系统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据调研,湘西州未来将遵循“农村-小城镇-县城-地区级城市”城镇化梯次发展规律,构建“一个核心城市、半小时生态城镇群、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七个县城区域节点、三十个卫星集镇”的“一核七星三十点”新型城镇体系和发展格局。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城带乡,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部覆盖常驻人口,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强化“品牌”效应,科学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要打造“低碳”品牌。以低碳路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避免建设性破坏,搞好产业的空间布局,将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项目进行生态化改造;改进城镇供热、制冷系统;发展低排放、低能耗的交通工具,节能低碳建筑等。二要打造“绿色”品牌。实施城镇绿化美化,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带、社区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鼓励贫困农户移民搬迁;搞好城镇排污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文明卫生城镇。三要打造“特色”品牌。突出山城、边城、古城和土家族、苗族文化底蕴,引导和保护城镇特色发展;推行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做好特色民居保护规划,展示独具湘西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在城市建设中,主题公园、城市广场和道路风光带的雕塑和建筑应用本地材料和建筑元素,体现湘西特色。
(二)中观路径
1.以产业为支撑,拉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以文化旅游业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旅游业是湘西着力培植的百亿支柱产业,坚持原生态和民族化,突出旅游产业拓展、升级、增值功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并将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实现产业之间的相互链接,使城乡旅游业联动发展。二是以现代服务业链接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城乡一体化物流系统,通过“市—镇—乡—村”这样的物流节点,实现城乡工业品和农产品物流双向流动。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家政服务、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洗浴保健、商贸流通等劳动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进一体化建设。
2.以县域为单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突出州府规划建设。按照 “商贸物流中心、民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区域工业加工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定位,把州府吉首建设成为四省市边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边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全州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根据各县特色开展县域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既是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单元,又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如凤凰县旅游基础雄厚,将凤凰县建设为全州旅游龙头县;花垣、泸溪、保靖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的新型城市;龙山、永顺、古丈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猕猴桃、茶叶、百合等农林特产业也有相当基础,可着力建设以旅游休闲和观光农业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快各县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各类产业资本和工业项目从城镇中心退出向周边工业园区集中,使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向城郊农村辐射,带动县城扩容提质。此外,还要注重重点乡镇建设,建造一批旅游重镇、文化名镇,使其成为推动全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三)微观路径
1.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在州内及与周边地区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城乡通达能力。二是加快电力保障体系建设。据调研,将重点建设花垣竹篙滩、保靖竹子坪、龙山龙嘴峡等水电站。三是要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在城乡之间形成高速宽带、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平台。
2.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教育制度。比如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延伸至农村,让农村孩子享有接受优质资源的机会;发展好农村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关注弱势人群;完善和健全农村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等等。与此同时,还要保障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同等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规划;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常态化,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常态化;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保障农民享有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是健全覆盖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把农业人口纳入全社会保障范围。
3.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一方面,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增加服务业的就业规模和容量,为乡村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强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推动城乡劳动力要素的合理配置。此外,推动城市用工体制改革,消除导致城乡劳动者身份差别的制度壁垒。
[1]王骏.论城乡体制差异及其一体化的途径[J].理论与改革,2008,(5).
[2]殷广卫,薄文广.基于县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11,(8).
[3]常艳.城乡一体化的理性定位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
[4]黄谆.湘西州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发展格局[N].团结报,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