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氛围在大学体育课堂中的缺失与优化策略
2015-03-26杨光照
杨光照
大学体育教学并不是独立性的知识传授系统,而是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有效结合,即在教学过程中创立一种艺术氛围,让学生更加鲜明易懂的接受相关知识,既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逻辑性学习,又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体育教育的系统性与规律性,在艺术氛围中完成学习。
1 体育教学中艺术的内涵与功能
体育教学艺术是一个复合概念,是在体育教学与艺术的基础之上有机结合的产物。
体育教学的艺术氛围就是在体育过程中采用艺术教学手法所形成的教学气氛,如采用课堂提问以及教师采用语言表达艺术,深化课堂氛围所形成的艺术环境。
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中建立艺术氛围,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包括如下:
1)艺术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建立融洽的艺术氛围,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敏感程度的,增加对美学的鉴赏,增加学生对枯燥无味的体育知识了解程度,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促进作用。
2)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体育教学的艺术氛围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情感历来是人类进行有目的行为的催化剂,在情感欲望的推动下,人类才有了行动欲望,通过艺术氛围的建立,可以利用外界手段强制诱导学生做出情感选择。
3)创造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创立艺术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构建艺术氛围的过程就是创造个性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努力来完成,否则无法构建出真正有效的艺术氛围。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 体育教学与艺术的关系
首先,体育教学与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交融的形式存在。在大学教学中,体育课程具备艺术内涵。从内涵角度来讲,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不同的内容。从广义角度看,艺术是一种技能掌握与技艺把握;从侠义角度看,艺术则是指利用语言、动作、色彩等手段来真实的反映出隐藏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生活,最终实现作家、艺术家等思想感情的有效表达,是一种相当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内容[1]。从中观层次含义来进行解释,艺术是存在于教育理论之中的概念内容,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工作的有效形式与方法。因此,从艺术概念出发,体育教学中也潜藏着这种概念解释,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巧的过程中要利用语言、动作等表象的手段,表达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将自身的情感展现出来,从而构建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手段。
其次,体育教学与艺术表达都包含着较为相似的对象,其第一对象都是个体。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展现出个体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2]。
再次,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艺术手段,这种艺术手段包括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等。从艺术内部构造来看,其内部包含着语言、动作、图像等因素,综合性的构成了艺术整体,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这些要素发挥相应的作用。
最后,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与艺术所发挥的功能以及特点都具有对应性与相同性。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人体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相应的图像来展现体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本的技能形象化,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理解。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使用艺术技巧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 艺术氛围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
大学体育教育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况时,表现出了种种缺失。
1)根据我国教育部的权威统计数据,我国现存的大学体育场馆仅有1 000余座,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且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资金投入也开始增多,但很多学校所建立的体育场出现了偏差行为,导致学生使用体育场时出现了无法进入或不能利用的状态,影响了艺术氛围的建立。
2)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配合大学专业课知识的传授,在培养专业知识人才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健康体魄与坚韧精神,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程,逃课率偏高,无法达到大学体育教学的标准,此类种种都因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艺术氛围。在课程培养中采用硬性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死板,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更无法掌握真正使用的知识,大部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应对最终考试而存在的形式。
4 艺术氛围在大学体育课堂中的优化
艺术氛围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多加利用,最大程度的保证体育课程中的艺术气氛。
1)从硬环境出发,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包括对体育场、运动场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艺术氛围的建构不是仅仅依靠教师与学生发挥主动性就可以完成,它需要建立在硬性条件基础之上,如通过购买具有艺术气息的体育运动设备,增加整体的艺术氛围。
2)从软技术角度出发,应不断推动教学内容的艺术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增加课堂提问环节,采用语言艺术表达手法等实现对艺术氛围的营造。进行动态性的教学,增加其艺术性,保证整体教学内容生动新颖,提高其动态传播力。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采用PPT或MV等多媒体手段,增加整体教学的艺术环境氛围。此外,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艺术语言表现方式,如将篮球运球技巧编制成RAP,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内涵。此外,还可以通过排练话剧等方式,将体育教学纳入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打破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与形式,建立更加生动的艺术化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大学生具有活跃性与敏捷的思维能力,应该根据现有教材与学生特性,采取独特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性,让整体教学的节奏更加鲜明,所表现的效果更为明显。
4)建立更加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从形式化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活动中找到兴趣点,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与知识掌握程度,从学生角度出发,建立合理有效的艺术氛围。如可以扩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带领学生去设备更加齐全的场馆内训练,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大型体育场,让学生在场中设身处地的感受体育精神与魅力。
[1]程芬体.体育教学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21).
[2]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冯晓丽.体育教学艺术的概念、特征和功能[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