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研究

2015-03-26徐宜良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义形式

徐宜良(1.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研究

徐宜良1,2
(1.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汉英语言中肯定语句表否定意义,否定语句表肯定意义,以及一词或词组具有肯定与否定相反含义的现象非常普遍。汉英研究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方面,很少进行系统的分类表述。因此,我们从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的这三类现象着手,揭示了产生这三类现象的四大理据:交际主体者的心理、语境顺应、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及语言的地域与历时差异的影响,剖析了其在汉英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汉英语言;形式;语义;悖义

语言形式与语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肯定形式常常表达肯定含义,否定形式常常显示否定意义。如:“他热爱他的事业”这句话无论是在汉语里还是在英语中都只能表达肯定的“热爱”的含义,不会表达否定的“不热爱”的意义。同一个词或词组所指称的事物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既指称A,又指称非A,例如“紧”不能同时具有“松”的含义。但语言事实是纷繁复杂的,有时候它会超越这个界线,呈现出种种反语法、反逻辑的超常规现象。我国语言学家、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方面,如吕叔湘[1]、袁宾[2]、沈家煊[3]、侯国金[4]、朱晓亚[5]、秦惠兰[6]等,但很少进行系统分类表述。因此,本文针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否定形式表肯定意义、肯定形式表否定意义、同一词或词组既表示“肯定”义又表示“否定”义这三类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理据,找到它们在语言教学、日常交流、翻译实践和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与地位。本文所使用的汉语语料主要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的“当代小说语料库”,英语语料主要来自《英语疑难用法词典》[7]、《远东英汉大词典》,[8]以及金山词霸,少量例证选自其他地方,文中都做了说明。

一、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表征

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汉英语言中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的现象。汉英语言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语言现象:一个否命题–A,与其肯定命题A所表达的语义相同,或相近。这种现象不同于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的偏正结构,如用“不对”表示“错”,或用“不丑”表示“美”。它是指语言中有许多句子里运用了诸如“不”、“没”、“别”、“非”、“not”、“no”等否定词,或相当于否定词,如“除非”、“怀疑”、“none”、“nothing”、“never”“small”、“too…to…”等,却不表示否定的意义,与没有运用它们的肯定表达语值相等,都表示肯定的意义。例如:

1)老东山看着大门外人群拥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心火更旺了。(冯德英《迎春花》)

2)就是在前几个月,我还怀疑我是不是把你看错了。(张平《十面埋伏》)

3)只走直路,难免不一头碰到南墙上。(姚雪银《李自成第二卷》)

4)散酒不喝,非要喝瓶装的,烟也要抽带过滤嘴的。(迟子建《岸上的美奴》)

5)She is too willing to come here.(她非常愿意来这儿。)

6))When it's foggy, the trains are late as often as not.(雾大时,火车往往晚点。)

7)None but the brave deserves the honor.(只有勇士才配享有这样的荣誉。)

8)The new arrival was none other than the President.(刚到的不是别人,正是总统。)

9)Invaluable(无法估计的、非常珍贵的)

例1)中“好不”修饰“热闹”,“好不”=“好,非常”,“好不热闹”越“好热闹”或“非常热闹”。在这种“好不+形容词=好+形容词”的结构中,形容词并不仅限于“热闹”,在语料库中,我们还发现许多用其他的形容词的例子。如“好不+高兴/惬意/甜美/生气/恼火/麻烦/棘手/聪明等”,这些形容词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能够反映说话者的特定的情感或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评价。例2)中“怀疑……是不是……”中的“怀疑”=“认为、相信”;“怀疑……是不是……”结构中的“是不是”还可以由“没/没有/会不会/是否”来代替。如:我怀疑,人类本来就没有什么爱情和信义。(戴厚英《人啊,人》)这里“怀疑”相当于“相信”。类似有“除非”=“只有”,例:我觉得除非杜先生坚持要离婚,你不能提出离婚。(杨绛《洗澡》)无独有偶,《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2》第三单元Marriage Across Nations第51行就有“He immediately suspected that I was marry-ing his daughter in order to re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这里suspect(怀疑)就表示believe(相信或认为)的含义。例3)中“难免不”=“难免”,表示肯定的“一定(会)、肯定(会)”的含义。例4)中“非”等于“一定/务必”,与没有它时的意义相同。“非”有时可以和“不可/不行/而后快”相呼应,构成“非……不可/不行/而后快”,此时,“非……不可/不行/而后快”中的“非”仍等于“一定/务必”。如:我非要以牙还牙不可!(凯莉《情奴》)例5)中“too”是相当于表否定的词,一般表达超出某一程度,例:He is too tired to stand up.(他累得站不起来了。)但在“too+adj.(形容词)垣to do…(不定式)”的结构槽中,若形容词是ready,pleased,willing,anxious,eager,glad,nice,thankful等反映说话者积极情感的词或是true,easy,clever等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评价的词时,“too”常常表示肯定的意义,相当于“very(很)”。例6)是由否定词“not”所构成的习惯用语表示肯定意义:as of ten as not=of ten(经常),类似有as likely as not=likely(可能),more of ten than not=often(经常),都是否定形式表示强烈肯定意义的特殊句型。例7)是“否定词none垣but+…”的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句型,类似的否定词还有not、no、never、nothing等,否定词与but一起表示“仅仅,每当……,总是……”等含义。再如:I never see you but I think of my mother.(每当看见你时,我总是想起我的母亲。)例8)是由“none(no)other+(名词)+ than…”构成的否定形式表肯定含义的句型,意为“仅仅,只有”等。如:He has no other friends than you.(他只有你这个朋友。)例9)是由否定前缀in +valuable构成的形容词,根据英语构词规则,否定前缀in-放在形容词前作前缀或后缀-less放在形容词后作后缀,都应表示否定的含义。然而,in-valuable却是在否定的外表下表达肯定的意义:珍贵的、有价值的。类似由否定的前缀in-或后缀-less构成的否定形式而不表示否定意义的有:inborn(天生的),inflammable(易燃的),innumerous(非常多的),innumerable(非常多的),priceless(贵重的)等。

其次,汉英语言中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的现象。汉英语言中,还有一种情况:一个肯定命题A,与其否命题–A所表达的语义相同,或语值相近,即句子或短语中没有运用诸如“不”“没”“非”“not”“no”等否定词却不表示肯定的语义,而表示否定的含义。例如:

10)老百姓好容易熬到个过年,好容易东拼西凑才办下点年货,一下都被抢光了,家家气得啼啼哭哭。(马烽《吕梁英雄传》)

11)若不是我坚决、近乎粗鲁地拒绝,居委会险些把我荐上去竞选全市“好丈夫十佳。”(王朔《过把瘾就死》)

12)在她熄灯以前,我始终向墙壁。(王小波《未来世界》)

13)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鲁迅《友邦惊诧论》)

14)She is the last wife in the world for a farmer.(她最不适宜作农夫的妻子。)

15)It is a wise father who knows his own child.(再聪明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小孩。)

16)I wish I had two lives to spare!(要是有两条性命可献,该多好!)

17)Xiao Wang is anything but a careless man.(小王决不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

例10)中“好容易”=“好不容易”,表示“很不容易”之义。例11)中“险些”表示最终“没有”的意义。类似表示否定“没有”意义的还有:“就差”、“差点儿”、“几乎”等,例:他温柔得像只绵羊就差垂手肃立了。(魏润身《挠攘》)她听了那叫兴奋,差点儿把自己的打算都告诉他。(魏润身《挠攘》)她吓得两腿发软,几乎哭出来。(百合《哭泣的色彩》)例12)中“在……以前”=“在没……以前”,表示动作“没有”发生的意义。例14)中的“好个”+表示一定地位与身份的名词,“好个”实为反语,意为“坏透了”。由于“好个”在此结构槽中表示否定的含义,“友邦人士”的语义也开始向反语转化,意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和帮凶”。例14)中“the last”用于“the last垣名词:wife/man/woman/person等+todo/定语从句(do和从句中的动词多为意愿动词)”结构槽中,意思为“the least willingly/likely”,译为“最不愿意;最不可能的”,又如:He is the last man that I want to see.(他是我最不想看见的人。)例15)是“It/Heisa垣形容词垣名词垣that/who+…”构成的一个习惯用法,意为“再/无论多……也未必/也不一定……”,其语义与字面意义相反,略带让步意味。又如:He is an ill husband who is not missed.(再坏的丈夫也会有人思念。)例16)是用“虚拟语气”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或假想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反,即可惜没有两条性命可献!又如:Ah,if I had only known!(啊,要是我早知道该多好!)隐藏的含义是“可惜我早不知道!”例17)中“anything but”=not a bit,是副词性短语,肯定形式却表否定义,意为“一点也不,根本不”。

最后,汉英语言中同一语言形式,包括词或词组既表示“肯定”义又表示“否定”义的现象或既表示积极正面的含义,又表示消极反面的含义。例如:

18)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光明日报》1984 年5月13日)

19)Table a motion.

例18)是1984年5月13日《光明日报》一则新闻的标题,报道的是中国女篮在奥运预选赛第二阶段的比赛以72:37战胜了南朝鲜队的特大新闻。在同一天报道同一内容的《北京日报》的标题却为“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人民日报》则直接用“中国女篮胜南朝鲜队”,这让我们自然认为“败”此处兼有“胜”的意义,一词兼有正反两义。现代汉语中类似的现象有:别把垃圾扔在地下。这里“在……下”等于“在……上”;再如:你这个冤家!这里“冤家”应该是“宝贝”的反话,表昵称的意思。例19)中“Table”有“[英]提交(议案)来讨论”和“[美]搁置(议案)”两个含义。提交讨论是马上进行的意思,而搁置是放着不管了,两义正好相反。英汉语言中这种同一形式表达正反之义的例子很多,如养病、救火、恢复疲劳等形式用一个动宾结构表达出两个动宾结构蕴含的语义,英语中类似的词很多,如:mean兼有“出色的”和“卑鄙的”互相相反的两个含义、Oversight兼有“失察”和“监督”互相相反的两个含义、Sanction兼有“批准,认可”和“制裁”互相相反的两个含义、Seed兼有“播种”和“除去……之种子”互相相反的两个含义、twilight兼有“黄昏”和“黎明”互相相反的两个含义、overlook兼有“监督,管理”和“忽视”互相相反的两个含义等等。

二、语言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理据分析

汉英语言中这种否定语句表肯定意义,肯定语句表否定意义,以及一个词或词组集肯定的意义与否定的意义于一身的现象是有它生存的土壤与丰富的文化底蕴的。产生这类现象的理据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语言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产生受制于交际主体的文化心理。Verschueren(1999)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心理世界主要包括交际者的情感、性格、信念、欲望、愿望、意图等。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激活心理世界的有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前者是连接某一言语社团所遵循的语言惯例、相应的表达方式和相应的交际场合的纽带。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作用,制约着语言使用者不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的选择和交际价值及效果的实现。[9](p88-90)汉英民族的典型人格特点之一是敬他和自隐。当谈及对方或他方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总是尽可能地尊敬对方和他人,而在谈及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总是采取低调、自贬或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在表达与自己有关的积极的看法、善意的建议、高兴如意甚至值得赞美的人和事时就倾向于运用否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正如前文所述,汉语里本来想表达自己周围热闹的景象,或自己非常想要做某事,甚至是自己确信某一情况已经存在,也要换个相反的消极方式表达出来,淡化一下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度,降低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从而产生了“好不热闹”、“非要”、“难免不”甚至用“怀疑”表达相信等的语言形式,使得句中“不”、“非”等否定形式的语义虚化,无多大实际意义,至多也只起到一个加强语气的作用。英语也是如此。自己的车明明花了一大笔钱,却说:The car cost me a small fortune.(这辆汽车花了我很多钱。)她本来非常有钱,却只说“She has a small fortune.”与之相反,汉语里人们在表达消极、不如意、提醒、遗憾甚至厌恶等现象时就倾向于用肯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否定的含义,以舒缓否定现象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随之产生了像“好容易”、“好个”、“险些”等肯定表示否定的语言现象,使得原来的表达形式“好”、“好个”、“险些”等赋予了新的说话者心理的语用意义。英语里也是如此。说话者明知你对此事一窍不通,却用“You know a fat lot about it.(你一点儿也不懂。)”来避免使你感到尴尬不快。

其次,语言形式与语义悖义是顺应语境的结果。Verschueren(1999)指出,“使用语言不仅是语言成份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交际双方在各自的社会心理机制作用下选择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能动地改变或创造语境,使之向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方向发展。”[10](p51)在Verschueren的语境适应框架中,语境由信道或语言语境(channel or linguistic context)和交际语境(communicative context)组成,其中交际语境由交际主体(language user)、心理世界(mental world)、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和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组成。[9](p77)交际主体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处于交际语境的中心位置。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这里的交际者不是抽象化和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9](pF23)物理世界具有一定的可视性和可观察性,“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9](pF23)语言形式含义所依赖的语境不仅包括语言产生所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环境,还包括天气气候、地形地势等自然环境,也包括说话者的自身素养和说话者与听话者的亲疏程度等。中国据新华社哈瓦那五月十一日电得知中国女篮在奥运预选赛第二阶段的比赛以72:37战胜了南朝鲜队的特大新闻后,自然是全国振奋,群情激昂。面对这一可喜的成绩,《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分别用“大败南朝鲜队”和“胜南朝鲜队”进行报道,显得自谦、沉稳、迂回又不乏激动之情,字字值千金。而报道同一内容的地方性刊物《北京日报》却不拘于此礼节,直接用“大胜南朝鲜队”,一吐国民的狂喜之悦。再如“mean soldier”,它表达的是出色的士兵,还是卑鄙的士兵?那就更需要依据语境来做具体的判断了。

再次,语言形式与语义悖义在一定的语境下是受语言表达经济原则约束的结果。语言经济原则是由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A.Martinet)提出来的。在他之前,齐波夫(Zipf)提出过“省力原则”,其主要观点为:语言使用中存在两种竞争力量,即单一化力量或说话人经济原则;多样化力量或听话人经济原则。[11]在马丁内语言经济原则的基础上,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中的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12]、利奇(Leech)的简练原则(economy principle)[13]、莱文森(Levinson)的“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三原则中的“最小量准则”(Maxim of Minimization)[14]、霍恩(Horn)在格莱斯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的Q原则及R原则,即数量原则和关系原则[15]、Quirk等人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提出“尽量缩约”的原则[16]等,实质上都是针对语言经济原则的观点,只是术语使用不同而已。国内语言学者也非常关注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如吕叔湘(1980)从重形式的视角[17]、向明友(2002)从重效果的角度[18]、吕冀平、戴昭铭(1985)从重语言经济与表达信息明晰的角度[19]探讨了语言经济性。在综合国内外百家之说后,郭平指出,“经济原则是调和言语交际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矛盾的原则,它是一种倾向,对交际者的行为产生作用的前提是能够保证交际目的的实现。”“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即指人们总是试图找到最佳效果和最便捷手段之间的平衡点总是倾向于追求收益最大化而花费最小化。”[20](p109)语言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是受语言经济原则制约的结果。比如,同样是感叹热闹的景象,若用“多么热闹呀!”“好一派热闹的景象!”等表达形式,就没有“好不热闹!”表达得简洁明快,信息量充足;一句“I couldn’t feel better.”不仅表达出了“我感到身体好极了,”而且还带有比较的意味,即“我从未感觉到身体这么棒过”,从而达到了信息收效最大化。

最后,某些语言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源自语言的地域性差异与历时变化差异的影响。语言的地域性差异与历时差异在共时层面上沉淀稳定下来,使得语言具有动态的稳定性。一个词的词义一方面在不断地发生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其核心意义又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例如“单枪匹马”中的“匹”,本义是“四丈”的意思,后演变为名词,有配偶之义,再作形容词用,又有单独之义。此“单、双”二义沿用至今,这就是词义的历时变化导致的。再如“table”所具有的“提交(讨论)”和“搁置(议案)”两个含义就是由于英语在英国和美国本土上所产生的语义变化在同一词组“tale a motion”中的显现。

三、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研究的启示

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研究对汉英语言教学、日常会话交际、汉英互译理论与实践、汉英双语教材的编写都有着不言而喻的价值。

语言是人类感知和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人类感知和认识客观世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体现思维,语言习得影响思维习惯的形成,同时也受思维习惯的制约。英汉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表达习惯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在语言教学中,无论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汉语语境下的英语教学,教师或者学习者都不应忽视了语言中否定语句表达肯定的含义,或肯定语句表达否定的含义,或一个词或词组可以同时具有肯定的正面意义和否定的反面意义等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罗列与讲解。例如,相比英语“法治”语法,汉语重“意合”,属于“人治”语法。汉语“句子的脉络是一种随时间和事理的流动性结构,句读散点铺张,没有固定的句子框架,没有一定的约束,句界不明显,以意尽为界。”[21](p8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会有为什么“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是中国队胜了,而“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也是中国队胜了的疑问或不解。同样,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也会有为什么“table a motion”既有“提交议案来讨论”的含义,还有“搁置议案”之义的困惑。教师在解释这种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同时,还应深层次地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不同思维模式,否则教学就会陷入一片迷茫之中。

其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英汉语言接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使得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而造成交际失误。Thomas(1983)将跨文化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两类。[22]前者指交际主体或语言学习者将本族语的语言形式的语用义套用在目的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后者主要指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大多数交际场合,人们对语用语言失误的容忍度相对社交语用失误较大。要在两类语用失误之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是很困难的,因为同样一种语用失误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是可以在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之间转化的。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往往会给交际双方理解对方的话语造成困难,甚至是理解陷阱,从而造成交际失误,还有可能会闹出笑话。例如,我们和美国人交谈时,美国人在我们谈得正起劲时可能会说:You don’tsay!这时,我们不应想当然地按照汉语句法模式或思维模式理解为对方是要阻止我们继续说下去,即“你不要说!”这本来是语用语言失误,若我们停止交流,在对方看来却是一种社交语用失误。在这一具体语境下,要使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理解Youdon’tsay!这一形式与语义悖义表达的真实含义,即对方对你所述之事表示轻微的疑问、惊奇或兴趣,相当于汉语里的“是吗?”或“真的吗?”等含义。

最后,在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及汉英双语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的现象。如He is not a little tired.(“他相当累”,而不是“他一点也不累。”)”)I haven't slept better.(“我睡得好极了”,而不是“我从未睡过好觉。”)It has been 4 years since I smoked.(“我戒烟4年了”,而不是“我抽烟4年了。”)这些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应作为语言基础知识点引起翻译者或双语教材编写者的注意,以避免在翻译或双语活动中出现让人误解的陷阱,不利于语言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汉英语言中,用否定形式表肯定意义和用肯定形式表否定意义,以及一个词或词组集肯定的语义与否定语义于一身等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仍然还有许多研究的空间,尤其是汉英语言中相关个案的对比研究仍有待拓宽加深,产生这类现象的理据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有些现象如否定表肯定中对否定词的定性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等,但我们相信此类研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J].中国语文,1984, (3).

[3]沈家煊.“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J].中国语文,1994,(4).

[4]侯国金.冗余否定的语用条件——以“差一点+(没)V、小心+(别)V”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

[5]朱晓亚.否定句研究概观[J].汉语学习,1992, (5).

[6]秦惠兰.“同义异形”修辞现象的再认识[J].毕节学院学报,2009,(10).

[7]葛传椝,廖文渊主编.英语疑难用法词典[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8]梁实秋.远东英汉大词典[Z].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7.

[9]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0]谭晓晨.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11]Zipf,G.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 New York:Hafner, 1949.

[12]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A]. In Cole, p. & Morgan, J. L.(eds)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13]Leech,G.N. Principle of Pragmatics[M].Lon- don:Longman Group Ltd,1983.

[14]Levinson,S.C.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5]Horn, L. R. Pragmatic Theory[A].In Newmey- er, F.( ed.)Linguistics:The Cambridge Survey(Vol.1)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 1988.

[16]Quirk,R.etal.英语语法大全[M].王国富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7]吕叔湘.语文常谈[M].上海:三联书店,1980.

[18]向明友.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19]吕冀平、戴昭铭.汉语规范化: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J].学术交流,1985,(1).

[20]郭平援关于言语交际中经济原则的理论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援

[21]陈俊森,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2]Thomas,J.Corss-cultural Pargmatic Failure [J].Applied Lingusitics,1983,(2).

责任编辑邓年

·法律园地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对比研究”(15Y1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宜良(1967—),男,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2011级在读博士,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12-0123-06

猜你喜欢

语义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语言与语义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