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教育
2015-03-26余窻
余 窻
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1 后备人才数量少,培养效益差
据统计,我国参加运动训练和各种业务训练队的学生约近500万人,占全国青少年总量2.26%。美国则有1/3的学生被列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德国青少年参加各种运动俱乐部的人数为9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2%。与此同时,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投入却没有换回等额回报,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同奥运金牌的数量比大约为1 000:1,而三线向二线、二线向一线的人才输送率也都在10%以下,成材比例偏低。
1.2 后备人才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
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同地区经济水平相关。经济发达的地区能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丰富的体育设施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无力负担巨额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支出。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多集中在经济富庶的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家庭因为生活待遇的改善又不愿将子女送往体校训练、吃苦,人才选拔难度较大[1]。此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些如体操、游泳、兵乓球、羽毛球等夺金热门项目,而其他一些冷门的项目则不受重视,人才攒聚和培养困难。
1.3 后备人才学训问题突出,出路难以得到保障
学训问题是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和各种比赛活动,学员们的学习时间被大量挤占和剥夺。而处在懵懂时期的学员,许多甚至还刻意逃避本就很少的文化课,导致学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普遍偏低[2]。严峻的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获得好成绩,在目前仅能保证优秀运动员出路的情况下,大量普通运动员可能面临退役后因为文化水平低而落入社会底层的悲惨境地。如体操运动员张尚武流落街头卖艺,他还是前大运会冠军。
2 制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2.1 培养渠道单一,经费和设施投入不足
当前政府仍然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投入方,财政拨款占到总投入的97%。这种过于单一的培养渠道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度依附于政府的主导和管理,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固定的,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无法满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需求,必然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最终导致资源向优势项目倾斜。据统计,2013年我国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场地面积1.46m2。美国、日本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美国的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6m2,日本的人均场地面积则达19m2。政府的过度参与和导控也在客观上压抑和改变了大众体育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人的传统观念和认识也束缚和限制了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市场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正常的学习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应试教育和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家长甚至反对子女在学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不少家长甚至提出了“取消体育课”的口号。
2.2 培养模式过于功利,培养机制不合理
对胜负的追求和执着以及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道路上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但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竞技体育归根结底还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如果过多的引入功利性因素,很可能会过早透支竞技体育发展的潜力,反而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个损害[3]。目前竞技体育和后备人才培养正走在这样的功利性道路上,“金牌战略”成为压在教练员和运动员上的一座大山,这种过度功利化的追求使得一些教练员在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上揠苗助长,通过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提前透支运动员的潜能。而这种功利性的培养目标又使得教练员将精力、资源和时间投放到更容易出成绩的“好苗子”身上,对其他后备人员忽视了培养,摊薄了培养效益。此外,条块分割的区域管理制度在这种功利性的影响下,禁锢了后备人才的交流,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效果。
2.3 教练员参差不齐,高素质教练员过少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教练员的培养和训练,而教练员的自身能力和素质成为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练员的规模化、职业化建设,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能力优秀的教练员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步晚,缺乏基础积累,在教练员的培养和建设上同西方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体育系统约共有教练员29 317人,一级教练和二级教练占多数,这个结构分布较为合理,但区域之间的教练员分布却悬殊极大,优秀教练员像国家级、高级教练员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以国家级教练员为例,东部地区国家级教练员的数量占全部国家级教练员数量的70%,这种优秀教练资源的分布不均客观上迟滞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此外,一些教练员无证上岗、学历低等问题也比较普遍,以河北省为例,本科以上教练员比例不到60%。
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3.1 合理引导,发展社会化培养
政府应当转变当前这种以财政投入为主要渠道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尝试引入市场化力量,创新和发展社会化培养模式。从国外的竞技体育大国如美国、德国、日本来看,它们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美国、日本走的是学校培养模式,德国依循的是俱乐部培养模式,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力量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中国也应当适时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如引入市场机制参与体校经营与改革、放开政府对部分体育项目的束缚和限制;同时,针对青少年后备人才不足的情况,鼓励学校成立体育俱乐部、举办校际俱乐部联赛等,大力发展学校体育。在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上,引导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或者灵活采用场地、设备租赁,同企业、健身会所等展开合作。对于一些冷门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仍然以政府主导建设为主。
3.2 健全机制,倡导科学化培养
教练员和运动员要走出当前“金牌至上”的思维误区,着眼于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设计和建立更为综合、全面、科学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评价体系,从天赋、意志力、潜能、文化素质、自身意愿、成绩表现等多个角度全面衡量和评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竞技体育选拔好的人才[4]。在人才培养上,要遵循科学的、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类生理规律的培养方法,摆脱过去单纯依靠大运动量的疯狂训练方法,转为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工具的科学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对运动员的身体伤害。聚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项目的科研创新,引入和创新新的培养方法和训练分析方法。破除当前人才交流的区域壁垒,建立起畅通的后备人才交流常态机制,促进地区之间的竞技体育合作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着重探讨和解决运动员的退役保障问题。
3.3 引入人才,加强教练员建设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教练员的素质、规模和储备决定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效果。要格外重视教练员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对教练员的选拔和培训。从高校教育着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师资源配置等,为教练员培养的摇篮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丰富教练员的渠道来源,高校、退役运动员、社会选拔、国外引进都可以成为引进和吸收教练员的渠道。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在岗教练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教练员结构持续优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教练员人才信息库,加强各地区之间教练员的交流使用。加强对西部地区教练员培养、激励的支持投入力度,促进教练员区域分布的合理均衡。在教练员市场中也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打造优秀的教练团队,如个人教练团队模式。
4 小结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作为国家竞技体育根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必须转变当前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的发展思路,引入社会化培养模式,并加大人才培养中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快教练员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创新改革,如此方能为我国竞技体育源源不断输送后备人才。
[1]韩长军.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发展因素解析[J].科技信息,2014(2).
[2]曹 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3]姜晓珍,刘志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6).
[4]李海龙.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