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体育赛事承办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2015-03-26纪文清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场馆赛事

孙 媛,纪文清

大型体育赛事承办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孙媛,纪文清

大型体育赛事承办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认识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环境的恶化与所在城市的赛事的举办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并根据影响状况提出对策与建议,在保证大型体育赛事进行的同时,使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达到最小化。

体育赛事;环境污染;保护;承办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科学水平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出行可以乘车,坐飞机到达目的地,购物、缴费可以在互联网上轻点鼠标瞬间就可以完成。事物的发展是一分为二,汽车、手机在给人类带来方便舒适的同时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汽车尾气的排放、电子产品垃圾等严重危害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其实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当前各行各业都对生产仪器设备进行整改、检测,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体育事业更不例外,因为体育本身就是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体质的教育,没有好的运动环境,运动健康从何谈起。

1 大型体育赛事对承办城市环境的破坏

1.1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依赖

以人类学的角度来审视,大型体育赛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创立的,它独立于人类的客观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主观需要发展形成的,它是展现人类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也是人类之间进行无界限交流的机会。因此,伴随人类社会化发展的深入,这种形式的活动更加活跃和频繁。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从周围的物质环境中获取资源,改变原有客体的状态,实现对客体的转化。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肆意破坏,长此以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势必会造成人类的灾难。协调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当前赛事举办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大自然的法则,不妄自破坏生态环境,实现赛事与环境良好协调发展格局。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既有以满足现代人群身体健康为追求目标的价值属性,又有满足人们审美、欣赏为导向的心理效应。但是,随着大型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其对促进承办城市政治、经济、文明、社会诸多方面的发展,对承办城市的现代化改造,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和综合竞争力都存在一定的潜在价值。但是,这种实践活动导致人口的高度集聚对城市资源的大量需求与城市空间的狭小、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存在不可协调的对立矛盾,并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等一系列人类学视域下的社会性问题。

1.2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互为关系

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空间基础,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互为关系。人类从自然界中不断的汲取能量为自己所用,对自然界的依赖是必然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的评估是在申请承办的过程中必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大型赛事的场地从过去的城市内陆向江、河、湖、海水上和高山、洼地山地上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对自然界环境的破坏程度和范围也在逐渐加大。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自然界开发的规律,肆意开发,超越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使自然植被不断退化。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人类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体育运动又怎能增强人类的体魄,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但没有意义,而且还会起到相反的恶果,不利于体育精神的发扬。

2 大型体育赛事不同承办阶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2.1筹备阶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国际性赛事筹备期一般较长,筹备期一般在5-10年,大量的体育场馆建设不乏有奢侈浪费的建筑,一些永久性的比赛场馆、奥运村及相关的配套设施都是奠基在城市自然环境大规模挪用与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这些人工性的生态系统代替了原本的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运行状态,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生态损失[3]。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奥运会及相关的配套设施都是建立在城市现有空间的基础上,对现有资源的大量挪用和消耗,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湿地上建造皮划艇赛场而遭到国际奥委会的强烈谴责。大型体育赛事筹备期间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城市非再生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水、木、燃料、金属等),原生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的流失,电力、空调设备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运输、施工所带来的粉尘,野生物种生存空间的减小,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危机[4]。

2.2大型体育赛事举办阶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从开幕到结束的过程中对对举办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大量外来人口(包括观众、运动员、工作人员)的涌入,他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不仅对承办城市资源的需求,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废气、废水等对城市生态环境有害的垃圾。其次,由于城市人口总体数量的增多,人口密度的增大,并且流动性也很大程度上增强,这些方面都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压力,导致交通的拥堵、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再次,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一些项目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破坏巨大,游泳、水球等项目需要大量淡水资源,高尔夫球场地占据大量土地,并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较为严重,汽车、赛艇拉力赛都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产生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处理好大型赛事的举办同承办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们急剧解决的问题。

2.3大型体育赛事赛后阶段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赛事结束后,一些比赛用的体育场馆结构相对固定,功能比较单一,改造非常困难。这种类型的场馆利用率十分低,只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进行开放利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而且还要持续定时进行维护和修葺。这种功能单一的大型体育赛事场馆持续占据土地,影响城市的规划和更好的发展,消耗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经费,其中也包括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保护的部分,限制的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赛后,这些永久性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耗资较大,一些特殊性建筑很难进行再度的开发和利用,如:奥运村、滑雪跑道等设施。如:1998年在日本长野承办举行的冬季奥运会,赛后的场馆维护导致长野出现经济大衰退,高额、持续的财政投资使长野出现了奥运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持续衰退现象[5]。

3 大型体育赛事承办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赛前场馆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大型体育赛事赛前的场馆建设是组织承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场馆建设也是大型体育赛事宣传城市形象的一个主要窗口,解决好场馆建设合理设计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向良性发展的基础所在。在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涉及到城市区域环境的规划改造,在场馆选址的时候要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和动物保护区,以及未被开发过的土地,而应尽量选择废弃或濒临废弃的工业区和商业区,结合承办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来设计场馆建设风格,使大型体育场馆建设风格与城市生态景观保护和城市生态景观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与城市文化风格、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另外,在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要尽量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新能源技术减少能源的浪费,避免建材使用的二次污染。

3.2赛事期间城市空气质量的保护

在大型赛事举办期间,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密度,人口的流动性明显增强,使交通运输变得异常繁忙,给交通运输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随之而来的汽车尾气排放远远超过平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加强低碳节能的出租车和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网络系统的治理势在必行,对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起到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对私家车的调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比赛期间,进行单双号的限制,增强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尤其是增强通往比赛场地的公共交通系统。严格控制车辆尾气的排放标准,赛会用车,提倡以节能环保车型使用为主。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的生活与工业产生的废气,对于污染的工厂政府出面勒令关闭或是对于污染较轻的工厂进行限制生产,露天烧烤、小型作坊等燃煤后对废气没有能力处理净化的进行治理,尽量减小对城市空气的污染。在赛会期间,要全面实施空气治理方案,保护空气的纯净,是体育赛事能够成功举办的基本保证。

3.3做好赛事期间的节能减排工作

人类的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也在逐渐下降,即便是城市中不断地进行微不足道人工绿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危害最为严重,给他们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是无休止的,占有资源等于占有财富的心理,人类的贪婪致使人类疯狂的、无视其它生物的苦难和环境的恶化。举办城市应以大型赛事为契机,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的宣传和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是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广泛利用高科技材料和能源,增加新型无污染的能源使用,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发电,发出的电可以供生活、生产使用。这种新型能源会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健康。

3.4建立水及污水处理网络系统

水乃万物之本源,保护水的纯净是人类永远不变的主题。加强市政水渠技术的开发,实施保护水法案和监管,研发和调试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给方案。大型体育赛事所需场馆在建设之初就应全面考虑到节能、节水的问题,减少赛会对能源的消耗。与此同时,应加强城市整体废水的处理和利用,以及创设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强化再生水的反复利用,提升水的利用率,尤其是工业用水的合理分配,积极推广节能、节水设施,加大节能节水的宣传,保证赛会期间用水的供给,同时减少水的浪费,为承办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同时有利于大型赛事的持续申办。

4 结语

大型体育赛事因其规模大、聚积效应强,应对其生态保护进行全面详实的规划,否则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应具有的先进理念和赛事组织能力,两个方面都极大影响赛事的层次,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绿色能源的使用,赛会组织的紧凑、有序、合理,都减少了废物的产生和人力物力的节省。同时,以大型体育赛事为契机,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赛事文化宣传,并且实施对危害环境的工厂企业进行改造,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工厂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承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型体育赛事奠定物质基础。开启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生态系统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局面,有效实现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

[1]翁锡全,吴燕波,林文弢,等.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5).

[2]李艳.体育与环境[J].国外体育科学,1996(12).

[3]翁锡全.体育·环境·健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谢琼桓,冯宝忠.体育运动与环境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

[5]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Large Sports Undertaking and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udy

SUN Yuan,JI Wenqing

Large sports undertaking can make contribution to a country and region economy,politics,culture and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introducing great challenge to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t will need to seek balance between undertaking ga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analysis of the link between the deterior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city competitions has to be done,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impact,ensuring that large sporting events are held successfully and at the same time,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be to a minimum.

sports events;environmental pollution;protection;undertake

G812.2

A

1003-983X(2015)12-1055-03

2015-10-09

孙媛(1980-),河北易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037000

Da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Datong Shanxi,037000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场馆赛事
本月赛事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场馆风采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