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现代德育目标的启示
2015-03-26刘亚军
刘亚军
(1.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虽然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但仍是我们研究现代德育目标问题不可或缺的视域。从理论角度看,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于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的解放道路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境遇,如今正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代表形式“上演”着,由这一理论科学推断出的,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的异化将逐渐普遍化的发展态势,也正在由现代人淋漓尽致地“表演”着。这就意味着,现代人和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开启的问题域中。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现代德育目标,就是现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先行地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唯有站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高度,方能深刻领悟现代德育目标。
一、在世界历史的宽广视域中把握现代德育目标
在马克思看来,这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资产阶级创造的。资产阶级一方面利用资本到处安家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的特点,使贸易活动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全世界;另一方面利用商品低廉的价格等优势“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p276)这个世界变成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性被资本的主体性替代,人陷入全面的异化之中。然而,马克思却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前景:
第一,世界历史的形成使人摆脱“人的依赖”阶段束缚。在马克思眼中,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与世界的普遍联系,而世界历史的形成恰恰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一方面,世界历史的形成为人类保持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可能。“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1](p107)而“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p108)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相对落后的民族国家有了更多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生产经验的机会,使得保持和提高人类整体生产能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世界历史的形成为人类普遍交往提供可能。“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p276)在这一世界体系中,各个民族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而紧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p276)而由此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世界性的交往,人自身通过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综上所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得到普遍发展,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p86)换言之,只有进入世界历史,并利用世界历史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人才能摆脱“人的依赖”阶段束缚。
第二,经由世界历史,人才能克服“物的依赖”阶段弊端走向全面发展。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人克服“人的依赖”羁绊创造了条件,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的全面异化——“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宇宙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1](p86)在世界市场中,一切都以交换价值为原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广泛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所替代,于是人走向更为全面的异化。而令人称奇的是,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维,反而从人的全面异化趋势里看到人类解放的曙光,他说“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2](p70)他将人的异化当作人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途。在马克思眼中,“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它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3](p108-109)建立在交换价值上的生产就以世界历史的展开为前提的世界历史性生产,它为人走向全面发展奠定了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历史基础。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异化是人走在全面发展途中的特殊形态,只有经由世界历史所形成的人的异化,人才能最终克服异化而真正走向全面发展。
在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里,马克思不仅看到人摆脱“人的依赖”阶段束缚的可能性,还看到人克服“物的依赖”阶段弊端最终走向全面发展的希望。这对现代德育目标的启示是:首先,现代德育目标需要有世界历史向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德育目标体系:如小学的德育目标是,“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4](p63)如中学的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4](p76)如“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p4-6)从德育目标的具体表述可见,无论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还是“四有”新人,其重点都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角色。这固然是正确的,我们就是要为国家未来建设培养中坚力量。但是从更进一步促进人的解放角度看,上述德育目标要求就显得不够充分了。关于人类解放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的理论忠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每一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p89)现代人要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世界历史的发展向度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我们不可忽略社会发展现实。以经济全球化主要代表形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已然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无论主动融入还是被动卷入,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这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若以世界历史由资产阶级所开创,或以世界历史由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为主导,或以世界历史将带来普遍的异化等为借口,而拒绝进入世界历史,是相当不明智的做法。这种做法无异于放弃超越“人的依赖”阶段,也间接放弃超越“物的依赖”阶段,从而堵塞了人的全面发展之路。由上述可见,当下德育目标的单一向度——国内向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国人的解放要求,增设德育培养目标的世界历史向度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其次,德育研究者要在世界范围内借鉴德育研究成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昭示出,只有进入世界历史,“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p89)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家的德育研究者,我们应站在世界历史高度,分析和借鉴早发国家关于人的培养方案中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成果。笔者以为,要使借鉴工作富有成效,则需做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作用在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资本主义发展本身就孕育了共产主义的种子。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也的确存在着与资本主义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的产生还只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具有较强的民主和法制意识、较高的社会公德素质等;如西方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的活动,包括绿色环保运动、和平主义运动等都体现出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特质。可以毫不避讳地讲,在上述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普遍比当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做得出色,他们所开展的运动也比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更体现人类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学习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只有澄清这一问题,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西方德育研究成果才能顺利进入中国。二是改变引介工作中的学徒者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为数不少的西方德育研究成果,那些立意新颖、研究理论独特、探究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成果,对拓展我国德育研究者视野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是国外的德育研究成果也是良莠不齐的,还有一些质量低劣的成果误导了德育研究者的方向。之所以会引进真假难辨、质量不高的成果,这与我们自诩的学徒者角色直接相关。只有改变这种学徒者角色,完成从西方研究者的学徒向作为与西方研究者平等的主体的角色转变,我们才能摆脱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心态,才能切实将高水平、高质量的德育成果引介到中国来。三是借鉴工作须围绕解决中国德育问题展开。西方德育理论是对西方时代问题具有代表性的解答,而中、西方国家的德育问题并不完全相同。中国的德育问题产生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与西方德育问题存在共性的一面;同时中国问题又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又显示出其个性的一面。也就是说,西方德育理论并不完全适合解决中国德育问题。所以,我们在借鉴中要根据自己的问题不同而区别对待西方德育理论。对于具有中西共性,并且西方国家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借鉴西方德育理论;对于我们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独有问题,我们要批判地借鉴西方相关德育理论,以拓展解答问题的思路,但决不能照搬。另外,特别要警惕的是,对于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中独有的问题,我们要有所分辨,切不可错将西方的德育问题当作中国的德育问题,因为这不仅会造成西方人生病中国人跟着吃药的局面,更遮蔽了真正的中国问题。广泛、充分地吸收世界范围内的精神生产成果,是我们摆脱地域性、民族性局限,从而融入世界历史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始终要把解决中国德育问题作为借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从唯物史观高度把握现代德育目标
从唯物史观高度,马克思探究世界历史形成的真实动因,他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p89)这不仅改造了黑格尔的以精神逻辑演进为基础的世界历史,也为处在世界历史中的人找到了解放的动力源泉——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既不是思辨过程的延展,也不是语言范式的转变,而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逐步获得的。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p74)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力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马克思认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6](p507)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保障作用。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马克思在研究中提出,一切人类生存、即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必须能够生活,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的资料,[1](p78-79)所以说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得以延续的必要保障。而随着人类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物质生产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也越来越丰富,这样就保证了人们生活富足,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较为全面发展和自由发挥。反之,“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p74)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时间保障。马克思所讲的时间不是物理时间,也不是生物时间,而是社会时间。社会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和从剩余劳动时间中游离出来的自由时间组成。马克思认为,在社会时间中自由时间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7](p216)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要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8](p90)马克思将自由时间视为“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9](p294)人拥有了自由时间就等于拥有了全面发展的时间。对于如何获得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提高社会生产力可以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剩余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生产力越发达,就越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提供的剩余劳动时间就越多,由此带来的可供个人支配的自由时间也就越多。如马克思所言,“节约时间就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10](p225)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由时间、从而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发展形态。马克思将人类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量,他认为实现人类解放是一个非常漫长但有规律可循的过程。他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研究,探索生产力与人的发展形态的相关性,并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概要描述了人类解放的基本形态,这就是经典的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它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1](p104)马克思将人类从“原始的丰富”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形态,在第一大形态下,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失个性和独立性,更多体现为人身依附式的狭隘的地域性存在。在第二大形态下,生产力的相对发展使人们具有了打破地域性存在而成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打破人身依附而拥有更多的独立性的可能,但这个独立性是以全面的物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只有第二形态得到充分发展,人才能够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见,人类获得的每一次解放,都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关于生产力对人的发展具有保障和决定作用的探讨,并不是将马克思的理论看作生产力决定论,从而否定意识形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在将生产力作为“最终的”或“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马克思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探寻人类获得解放的可能性道路,这对德育目标研究的启示是:首先,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多层次德育目标体系。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并呈现出三代生产力并存的局面:有些地区主要依靠手工生产力进行生产,有些地区依靠机器生产力进行生产,当然也有少数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信息生产力时代。如前所述,不同生产力发展带给人类的物质条件、发展的时间保障是不同的,而由此带来的人的解放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决定了处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时代中的人的解放任务和解放重点具有较大差异性。例如,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与谋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自己的人相比,其解放要求是绝对不同的。再如,对同一道德要求——以节约粮食为例,处于不同生产力发展程度地区的人,其实践状况是不同的。在城市,需要倡导“光盘行动”来达到让人们节约粮食目的,而在贫困的农村,即使没有任何倡议,他们也会吃光盘中所有食物而绝无浪费。倘若我们仍以完全一致德育目标去培养和要求处于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中的人,那么一定无法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开展深入和细致的调研,详细了解处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人的解放实际和解放需求,并依据他们的实际状况,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多层次德育目标体系,以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地促进他们更为全面的发展。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我们周围,还有不少人被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思想紧紧束缚着,如截止到2010年,我国仍有贫困人口2688万人,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到了2020年他们才能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村村通班车,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等。德育工作者要将广大农村,包括上述贫困地区的人切实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让他们真正成为德育迫切关心和真心帮助的人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6](p515)中国人的解放不是一部分人的解放,而是全体中国人的解放。唯有解放处于生产力不发达地区的人,才能加快中国人总体的解放步伐。构建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多层次德育目标体系,对于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之中的中国人而言,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此。
其次,确立德育目标不可跨越人的发展形态。如今,很多学者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下不言自明的德育培养目标,这在形式上似乎是秉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却忽略了我们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笔下的社会主义的差异。马克思所言的社会主义是直接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已经完全克服了“第一社会形态”的弊端,尚未到达“第二社会形态”的完成状态。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则直接脱胎于“第一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封建社会残留的余毒,如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不同程度的奴化思想、小农意识等等在各个领域投射下的影子或者是变形形式。较马克思笔下的社会主义复杂的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第二社会形态”特征也在显现,如追逐利益和等价交换等在我国部分人身上出现。这是市场经济原则僭越出经济领域的表现,这种僭越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制造钱权交易、钱名交易、钱色交易等潜规则,浸淫了原有的道德体系原则,使人的发展问题复杂化。更令马克思无法预测的是,人的“第一社会形态”与“第二社会形态”发展特点,在中国人身上不是顺次出现而是并存的,并且还相互纠缠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中的人以完成“第二社会形态”发展任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中国人的解放任务较此要复杂得多:一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过60多年,肃清残留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封建余毒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人要继续克服“第一社会形态”的弊端;二是我们虽然在意识形态上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但是却不能跨越和省略本应由商品经济阶段完成的促进人发展的任务,我们还需要找到新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人劳动方式的变革,进而承担起资本主义阶段该完成的人的解放任务;三是第一和第二社会形态相互纠缠、共同束缚人的状况是史上罕见的,我们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因而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克服这些弊端。在这三项任务中,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将是复杂而漫长的。因此,德育的当务之急不是跨越人的发展的前两大形态去描绘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蓝图,德育的紧迫任务是,切实抓住中国人民解放道路上的这些特殊问题,对它们进行整体研究和系统分析,扎扎实实地制订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阶段性德育目标,逐步为人的进一步解放创造条件。
三、德育目标要兼顾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双重身份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世界主义的理论,也是以人类主体解放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理论。在共时性上,马克思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局限,以全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在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中,许多哲学家、历史学家都不自觉地以欧洲为研究对象,陷入欧洲中心主义的思考框架,如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就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更进一步说是德意志中心主义的。他们的世界历史观呈现出的是民族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却不同,他虽然以批判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和异化的人为重要内容,但他的理论却不拘泥于特定的欧洲国家和特定的欧洲人。他将东方社会中的俄国、中国、印度、伊朗(历史上称波斯)、土耳其等纳入到研究视域,这无不体现他宏阔的世界研究视野。在历时性上,马克思打破资本主义终结的羁绊,以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追求目标。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时,始终关心全人类的发展。他从资本主义生产中敏锐地捕捉到人类主体的形成过程,即“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p494)从而也造就了新的主体。人类的再生产是不会终结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也不会是人类发展的终结形式。在心系全人类悠远研究眼光下,马克思看到了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将人类生存的世界当作一个整体,将人类发展看作一个过程,他的研究是面向全世界、面向全人类的研究,如今,他“惊人的预见性”已经被当下的世界历史发展事实所证明。世界不只是西方的世界,而是东西方共有的世界,是东西方彼此依赖、互利共生的世界。“全球化描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从现在起,在我们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地域的局限,所有发现、所有胜利与灾难都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生活和行动、我们的组织和机构,按照地方——全球的坐标重新定向,重新组织。”[11](p4-13)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个国家不仅要共同分享世界范围的利益,同时也要共同处理人类面临的问题。现代人要逐渐学会从人类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国家和国际事务。
马克思从人类整体的发展和解放高度研究世界历史,这对现代德育目标的启示是,德育目标需要兼顾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双重身份。今天,虽然民族和国家仍然是本民族和本国的最大利益代表,德育也以培养民族主体为主要任务,但是德育还要有意识地培育人们的人类主体意识,逐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首先,坚持民族主体身份。坚持民族主体身份,指坚持从促进国家、民族的文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处理民族和国际事务。具体如下:其一,用辩证的方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既要认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不能走向文化复古主义。我们既要撇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这是坚持民族主体身份的前提。其二,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国道路。在中国发展道路上,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要承认中国在历史和现实面前所选择总体发展方向是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符合中国整体利益的,这是坚持民族主体身份的重点。其三,以务实的精神融入世界历史。全球化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但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成为一家人。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除了合作关系,还存在着激烈的对立和竞争关系。在经济上,彼此争夺资源、抢占市场、攫取利润。在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还企图将中国纳入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系之中。中国人要以民族主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身份,走上世界历史舞台,维护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应得的利益,寻求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还要争取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订中,打破完全的西方主导模式,以免在国际事务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这是作为世界历史发展中民族主体的现实任务。此外,坚持民族主体身份还要反对民族中心主义。如果任何民族将自己的价值观、制度模式、发展方式作为人类应该普遍遵循的形式,那么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民族个别发展经验的任意放大,更暴露出了它的民族性而不是人类性的行为本质。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都不具普世意义,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内含民族特色,都不是人类唯一有代表性的文化。利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打着人类文明的幌子推行西方的民族文明,这是西方国家惯用的伎俩。因此,德育研究者要有意识地辨识和警惕这种以人类主义为幌子的民族主义的蔓延。
其次,坚持人类主体身份。坚持人类主体身份,指坚持从维护和推进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处理民族和国际事务。具体如下:其一,确立人类主体身份。由于过去的种种原因,我们对人类世界的思考往往是用两极对立的思考方式,即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视角分析问题,这造成了长期排斥和否定资本主义的倾向。而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资本主义优越于社会主义,而崇洋媚外。前者与后者貌似大相径庭,但二者的实质却是一样的,即没有确立自己的人类主体身份。从前者对立思维中可以看出人们没有超越狭隘的民族性,从后者的依附思维中可以看出人们没有跳出奴化思想。无论是狭隘的民族性还是依附思想,都不是从人类发展高度审视自己和他者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确立自己的人类主体身份,这是坚持人类主体身份的前提。其二,从人类总体维度思考和解决民族问题。列宁在1915年的《黑格尔〈历史哲学〉演讲录一书摘要》中讲道:“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12](p273)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角度看,每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及具体发展内容都受到世界总体的规定,唯有从人类总体发展的趋向中定位民族和个人的发展,使民族和个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总体运动发展方向相契合,民族和个人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解放。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培养人的总体性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从横向的世界历史总体发展和纵向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两个维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坚持人类主体身份的关键所在。其三,从全人类发展高度处理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各个民族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每个民族所发生的事件都超越了地域性而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全世界的人需要共同面对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各种传染疾病问题、战争问题、反恐问题、人道主义救助问题等,这些任务需要通过各个国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德育需要引导人具有人类主体意识,主动融入相关国际组织,本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负责的精神,力所能及地承担部分国际责任,并积极展开斡旋、协调,以为保持世界的和平发展尽一分力量,这是坚持人类主体身份所面临的现实任务。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解放的可能性道路,这启示我们,既要从世界历史的宽度,又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把握现代德育目标。构建现代德育目标要以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而不能超越它;道德教育要培养的人不能再囿于“地域性”特征,而要具备“世界历史性”素养;未来的中国人不仅是民族建设的主体,还要兼顾人类发展主体身份。一语以蔽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下的德育需要培养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J].中国高等教育,1996,(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J].欧洲,2000,(1).
[12]列宁.列宁全集:第 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