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2015-12-14杜才平
杜才平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较为悠久,是欧洲近代大学的发源地之一,与欧洲高等学校相似,德国大学有着崇尚“学术自由”的传统,强调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柏林大学首次倡导“教学与科研并重”理念、实施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20世纪60—80年代,为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加速了德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时代向大众化时代的转型,促进了德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简称FH)的诞生是德国20世纪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如今,应用科技大学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据2007年统计,德国有383所不同类别高校,其中应用科技大学有176所,占高校总数的46%;2010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数量达208所,在校生数达61万人。[1](p261)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
(一)对接当地主导产业设置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德国高等教育分级分类培养人才的意识十分强烈,目前主要有综合大学、神学院、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应用科技大学和行政管理学院等类型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同的。如,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来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区域性高等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它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为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根据区域主导行业和支柱产业设置相应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科技大学不是按学科体系划分专业,一般是按职业领域来划分专业的,因为它的前身为工程师学校、高级经济专业学校,所以专业主要涉及经济、工程技术、农学、艺术等领域,通常不设置师范类、医学类和体育类专业,专业设置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区域性”特征。例如,德国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和机械制造业,所以应用科技大学普遍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以适应主导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的主校区坐落在大众公司总部沃尔夫斯堡,车辆工程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为沃尔夫斯堡地区培养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奥登堡/东弗里斯兰/威廉港应用科技大学所在地区航海业和造船业十分发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该校也设置了远洋航海、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2](p122)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复合、学科交叉的行业,具有跨学科知识、能够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十分急需,所以不少应用科技大学设置了复合型专业,如经济法学、经济工程、经济信息学、技术化学、物理工程、应用语言学等。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便于培养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所必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应用科技大学的一大优势。[3](p59-61)
以两所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一所是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它在2006/2007学年设置和招生的专业主要有:机械工程类(包括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学等)、交通与物流类(包括交通与物流管理、物流与信息管理、交通管理经济工程等)、车辆工程类(包括机械制造、车辆工程、车辆信息学、汽车经济等)、经贸管理类(包括市场营销及贸易、国际贸易管理、银行金融管理、企业核算及企业管理、企业经济学等),共有42个应用型专业。[3](p60-61)另一所是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它在2007/2008学年设置本科专业32个,包括三个主要专业群,即工程类专业群、机械类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等,专业主要有:能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经济工程、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中的技术数据处理、机械经济工程、室内装潢、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舞台摄影与舞台服装等。[3](p104-105)同德国综合性大学相比,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面相对狭窄些,它们都具有“应用性”、“区域性”、“行业性”、“跨学科”等特点,其专业设置都是与当地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以培养实践应用人才为目标,纯理论学术研究的专业一个也不设置。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德国越来越多的应用科技大学走出“象牙塔”,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延长实践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假期下企业实习实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应用科技大学对实习、实训环节极为重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德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如设计师、工程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的培养,主要由应用科技大学来承担的,这类高校十分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教学环节安排充分体现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要,学校将培养学生成为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很多高校明确规定:新生入学前要提前到对口的企业去实习,熟悉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增加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如果新生入学前未能完成实习,可在入学后至第3学期结束前自行安排时间完成。[4]例如,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要求新生入学前进行3个月的预实习,大学学习期间的第三、六学期各有为期3个月的实习。[5]
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时间明显要比综合性大学长得多,一般要占整个教学环节的30%左右,有的达50%以上。实习实训环节可分两大部分,即基本实习训练和专业实习。基本实习训练时间一般为3个月,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前,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和校外的企业教学车间进行,基本实习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致熟悉、了解所学专业的生产过程、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专业实习环节通常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后在校外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可在假期进行。强化专业实习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从事该专业活动必不可少的技术和能力,懂得企业的生产和管理。[6](p142-143)有些应用科技大学为强化实践教学,专门为学生设置实习学期,学生自己联系实习企业,要在修读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一个学期。
实验课程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很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它跟理论课程一样,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实验课程一般配有实验教材,并有自己独立的考核方式。实验室开放程度很高,实验课程不再局限于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更多的是设计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例如,一些应用科技大学机械专业的电工学实验课程共有8个实验,分别于一学年两个学期各完成4个实验教学,每个实验必须通过规范考核才能通过。实验考试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学生先进行20分钟的笔试,教师便于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笔试成绩大于或等于总分的一半以上者方可进入正式的实验阶段。笔试成绩少于总分的一半但大于等于30%的学生可以允许进入实验阶段,但要进行笔试补考,并达到学校规定成绩。实验课采取这种形式考核方式,学生除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之外,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训练。[7]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环节是十分丰富的,除了实验、实习、实训以外,还包括毕业设计、项目教学和学术旅行等环节。近年来,由于项目教学实践性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快等因素,引起应用科技大学极大的兴趣。学校要求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若干个项目教学,项目设计的选题力求来自企业真实的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作品制作及展示的整个实践过程,并撰写项目设计论文或报告。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具有鲜明的“应用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求“真题真做、真刀真枪”训练。据统计,在工科类专业中有60%—70%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同时,应用科技大学还鼓励教授们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考察企业,举行学术旅行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3](p65-66)
(三)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不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体系性。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环节的设置都突出“应用性”,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课程设置广泛征求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力求做到市场紧密连接课程教学,专业、企业和行业在“同一节奏下跳舞”。与美国本科高校的“厚基础、宽口径”通识教育不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突出专业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基础课程直接与专业学习内容相关,理工科院校几乎不开设人文类、社科类等通识课程,更没有像中国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层级划分。
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科技大学开设的课程门类比较丰富,课时量充足,必修课比例高,平均周学时达到30节左右,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模式凸显实践教学的价值,实践环节比较丰富,实习时间十分充沛。如很多高校规定,下企业顶岗实习需一个学期共20周,撰写学位论文需一个学期共20周,入学前新生预实习12周等。[8](p67)为更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普遍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模块取代单一课程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组织。以“电子技术”模块为例,该模块设置了“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练习”、“电子技术实验”三门课程,把课堂理论教学、练习巩固、实验环节三者有机融合起来,由同一教授承担模块三门课程教学任务,大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p87-88)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方法也突出“应用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面向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教授们绝不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多的是用讨论式、探究式方法让学生自明道理。学校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积极开展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结合就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强调“做中学,通过做来学”的教学理念,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对接与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两者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淡化理论教学的学术性、体系性;专业课程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行业需要为核心,围绕着行业、职业岗位而进行,是基于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普查实施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习明纳尔”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均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坚信学生的各种能力均来自实践的锻炼,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所以学校普遍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学校理论教学3年+企业实习1年,这一模式实质上就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前3个月左右的感知企业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入学后还有两个学期被安排在企业实习,这是四年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企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第二个企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或第8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机结合,力求解决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碰到的真实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考核评价主要由企业负责,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实习报告,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表现作出鉴定。[9]总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深度融入真实职业环境,从而使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大大提升。
所谓“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也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之初,学校与企业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本着“面向市场、适应需求、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原则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是高校应用科研项目的资助者,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岗位,企业参与大学实验室的建设、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就读“双元制”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开始时要与实习企业、高校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比如,2004/2005学年,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系开设了三个“双元制”专业,即机械设计专业、生产技术专业、技术营销/经济工程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工程师,学制为9个学期。其中前4个学期学生在高校、职业学校、企业交替进行理论学习和职业培训,第4学期结束时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技工认证考试。后面的4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假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职业训练,第9学期学生下企业做毕业设计。[3](p62-63)长期的实践证明,“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三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而言,可以节约一大笔实验室建设经费,降低办学成本;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对于企业而言,既能利用廉价的学生劳动力,又能雇佣到一毕业就可以立即上岗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降低培训费用和雇工风险。[10](p96)实践证明,“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有利于促进德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表1 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生产技术“双元制”专业教学结构表[3](p63)
二、对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启示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在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支柱,引起世人瞩目,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应用科技大学不同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它类似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我们应大胆借鉴西方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用来指导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至今,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比较保守、陈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接受、储存的容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学生普遍“高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教育家周远清先生所言:“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11](p239)
我国大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赋予“教”和“学”全新的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强调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创新性”。所谓“实用性”,是指教师教学不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领会、掌握更加有用的方法;所谓“实践性”,是指可操作性强,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场景演练、职业角色扮演、岗位工作模拟训练等;所谓“创新性”,是指要营造探究式、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开展创造性、探究性教学和学习。[12](p134)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汲取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面向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学生提供结合就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如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都比较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些现代教学方法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围绕着教师转,教学目标具有多元化特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现代教学方法都是强调“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学生的知识不一定都依赖课堂教师的传授而获得,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取得,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建构、学习而取得。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深度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偏高、人才培养方式单调、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改革由高校单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传统模式,以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指导,深度推进以“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校企合作”、“产学协同”培养之路。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共同参加的合作教育机构,明确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责任。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对应用性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设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形成新的合作育人机制。总之,高校应高度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在与行业、产业、企业合作过程中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点就是“校企合作、产学联盟”,实践证明它们都是十分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在我国应用型高校中大力推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由于这一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而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3]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成功做法,改革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充分有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人类进入21世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兴起,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加速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正在不断涌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式的特征,操作型、技能型、技术型、工程型、研究型等不同层次人才分别满足不同领域发展需要。我国高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个分层分类发展的高教新格局。
如果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就不会有办学特色的凝练和竞争力的提升,就不会有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德国高校办学定位准确,类型划分清楚,可分为两大类,即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性院校(包括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综合性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应用型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科技大学就是培养生产、建设、设计、管理等一线实务工作者,学校的一切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都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正因为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适当,德国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工程师。
相比之下,我国一些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过高,盲目攀比,不切实际。潘懋元先生曾说:“高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14]现在我国理论界在高校类型划分上,基本认同把高校分为四个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其中,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中心,重点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应用型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培养重心放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应用上,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创新和学术素养的形成。
[1]潘懋元,车如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立人,顾建民.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乔鸿雁.德国萨克森州实用型高校教学与实践的整合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0,(05).
[5]黄克孝.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趋势的启示[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4).
[6]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7]张德强.对德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印象和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3).
[8]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张庆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10]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周远清.周远清教育文集(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郭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
[14]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