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异常社会心理透视
2015-03-26张彦君
张彦君
(河南教育学院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46)
一、问题提出:从一则网事说起
2012年3月27日,腾讯网以《调查称超6成民众对哈医大杀医案“高兴”》为题,报道了央视《新闻1+1》栏目对哈医大杀医案的新闻评论。2013年3月23日,一名患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突然疯狂地用刀子扎向医生,导致一名医生死亡、三名医生受伤。当天晚上8点21分,人民网刊登了这条消息。腾讯网转载后,竟然有4018人次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占总投票6161人次的65%;而选择“愤怒”“难过”和“同情”的,分别只有879、410和258人次[1]。
2013年10月30日,腾讯网“今日话题”发起了“为何‘杀医’事件频频出现”的讨论,在“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25日,浙江温岭一位患者持刀闯入该地人民医院,接连向三名正在为病人看病的医生捅去,造成一死两伤。这是继2012年哈医大杀医事件后又一起被全社会关注的杀医事件,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一举推到了高点。据新华社消息,2012年全年有多达7位医生死于医患纠纷。另一份数据则显示,2012年每家医院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从2008年的平均20.6起增至27.3起。“杀医伤医”频现,究竟有无解决之道?讨论过后,有一个题为“你是否认为民众普遍对医生太苛求”的投票。在总数为122768的投票人次中,有87702人次投了否定票,百分比达到了71.44%[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悲剧?表面看来,恶性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后,网事反映的是自发性网民群体对网络事件的一种“网络围观”和“网络泄愤”现象,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当前社会有关人群对特定群体强烈不满甚至仇恨的心理本质,是网民群体及民众非常态心理的非正常宣泄和释放,此即异常社会心理。本文拟通过杀医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异常社会心理,以点带面地概括当前我国存在的诸如浮躁、攀比、奴性和逆反等主要异常社会心理及其表现,并通过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一方面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为进行相关理论研究抛砖引玉。
二、异常社会心理的概念和表现
(一)异常社会心理的概念
章志光主编的《社会心理学》把“社会心理”界定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3]。异常社会心理是指由消极社会因素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是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一种“大众化”的心理特征或状态。
异常社会心理是介于外部消极社会因素(社会情境)和社会问题行为(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一方面,人的社会问题行为由消极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但由于异常社会心理的不同作用,相同的社会情境可能引起完全不同的社会问题行为,因此,要预见人们外显的社会问题行为,或要解决由社会问题行为引起的社会问题,就必须认知内隐的异常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异常社会心理又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异常社会心理又是个体对不良社会环境的反映。
异常社会心理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群体性。异常社会心理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是一定数量(如某一阶层)甚至全体的社会成员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产生的相似或“有同感”的症状,如攀比心理。第二,无意识性。异常社会心理是未经个体有意识加工而自动出现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即人类祖先留给我们认知世界、把握世界并对世界作出各种反应的方式,如屌丝心理。第三,流行性。当某种异常社会心理出现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个体通过服从、模仿和认同等方式与其保持一致,形成“跟风”“流行”“时尚”,甚至“时狂”,如赌博风、“全城都喝绿豆汤”等。第四,普遍性。异常社会心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有负性生活事件的存在,就会有相应的异常社会心理,无论人类文明进步至何种程度。
(二)异常社会心理的表现
1.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是一种冲动性、情绪化和盲目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的异常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神不宁、焦躁不安,做事情没有恒心、盲目行动、不计后果,喜欢冲动、冒险,甚至铤而走险、见利忘义、违法乱纪等。与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相违背,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一种异常社会心理现象。如急功近利的人们渴望一夜暴富,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于是彩票热、股票热、黄金热等此消彼长;吸着污染的空气,吃着农药超标蔬菜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于是拿着食品当药品的张悟本才得以横空出世;为成名受关注不惜以丑为美的芙蓉姐姐、凤姐之流等。
2.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指脱离自己的实际水平而盲目攀高的异常社会心理现象。其本质是通过赶上或超过他人以满足虚荣心或“从众”的自我意识表现,是过度自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爱慕虚荣、好面子,过度自卑,炫富耀官、打肿脸充胖子、赶时髦(别人有我也得有)、追逐名牌、奢靡之风等。如“羡慕嫉妒恨”高频词的出现,“黄金婚嫁”现象,“土豪金”现象,“死不起、葬不起”的摆阔、铺张浪费,仇富仇官心理等。更有甚者,由于攀比失落后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酿成悲剧。农历2013年腊月二十九,江苏省一留美博士返乡后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亲朋好友后失去优越感而觉得生不如死,因担心自己死后父母痛苦,结果杀害父母后自杀未遂[4]。
3.奴性心理
现代汉语词典对“奴性”的解释是“甘心受人奴役的品性”。奴性心理是一种对被给予的、对自身有消极意义的事物的无原则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主动性、自觉性的异常社会心理现象。其本质是通过低调的自我呈现以规避权威或危险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奴性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无独立思想”“无平等精神”和“对权力的顶礼膜拜”。具体表现为盲从盲动地从众跟风(羊群效应),自卑又狂妄的两面性格——弱势下的奴颜卑膝和强势下的趾高气扬,敬畏权力和嗜权如命的官本位。
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人意志被剥夺和限制时极端反向的情绪表达和心理状态。在社会生活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个体的需要满足受阻,进而对社会现实由初始的怀疑到不满再到否定和对抗,形成否定一切的心理定势,严重者会导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即悖德狂,是一种严重的异常社会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有多种表现,如对社会的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对先进人物和榜样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对社会的不良现象大加赞赏和喝彩,甚至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发生反社会的言行且没有罪恶感等。
三、异常社会心理探因
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异常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成员对病态社会文化的反映,其产生和存在既有客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原因,又与社会成员的人格成熟水平密切相关。
(一)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财富分配失衡是导致异常社会心理现象的经济根源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是社会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各种社会问题频发的时期。当月收入为100元时,人们的需求很少;上升到1000元或几千元时,欲望就会迅速膨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2013年的人均GDP为5414美元①,恰值物欲释放的最佳时期。在经济学中,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保持在0.2与0.4之间表明收入差距合理,社会生活比较稳定;过小,社会动力不足,过大,社会不安定;0.4是一个警戒线,超过0.4即表示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11年至2013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7、0.474和0.473,均在警戒线以上,而且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坦承:“我国的城乡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有4倍左右的差距。”[5]如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前者是后者的3.1倍;按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最高收入组人均为51456元,最低收入组人均为10354元,前者是后者的近5倍①。
人均收入的增加及悬殊的收入差距在激发国民欲望的同时,也使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众的社会心理渐失平衡,相对剥夺感也油然而生。当大家都坐在茅屋里时,并未觉察生活怎样贫困,但是当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人们的心理就会失衡。美国心理学家J.S.亚当斯在其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出,民众的社会行为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有关。社会比较的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Op/Ip=Oo/Io。其中Op、Ip分别代表对自己报酬(所有物质或精神的收入)和投入(精力、时间等劳动成本的付出)的感觉,Oo、Io分别代表对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感觉。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得的绝对量,而且还关心相对量。当等式成立时,个体产生公平感和满意感,获得心理平衡,行为得到激励,继续保持或加大投入;当等式不成立时,个体的心理失去平衡,或者在较大压力下加倍投入(当Op/Ip大于Oo/Io),或者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以减少投入(当Op/Ip小于Oo/Io);尤其当Op/Ip小于Oo/Io的量超出人们的心理可承受范围时,就会爆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引发破坏性的社会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阶层内部进行比较,还是在不同阶层间比较,为数不少的民众都有对自己所得报酬与投入的比值偏低的感觉,即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比别人少,但所得报酬及社会地位等却比别人少得多,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如社会生活中凸显的贫富差距悬殊和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使渴望追求公平平等的人们盲目跟风、攀比,仇富仇官、急功近利、拜金等冲动性行为逐步增多。
(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失范是异常社会心理现象产生的政治原因
在经济体制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快速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公共权力运作不规范,监督机制缺位。如政府组织创收、滥用职权、公权私化等腐败现象,导致“权力资本”的恶性膨胀和非法收入现象普遍。具体表现为官德缺失、权钱交易、公款消费、贪污受贿、跑“部”“钱”进等职务性犯罪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374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220191件(次)。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50053人,给予政纪处分48900人。从十八大以后至2014年3月22日,落马的正副省部级官员多达25人,其中包括两名中央委员[6]。部分官员的腐败行为不仅使政府失去了公信力,还使社会公众产生了不满、愤懑甚至仇视——仇官心理,导致群体上访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日益频繁和激进,更有甚者把现在的“仇官”与旧社会的“官逼民反、为官不仁”相等同,恶化了政治生态环境。
伴随着诸多新事物的出现,原有的规范体系已失去了应有的规范效能,而新的规范体系尚未建立;或者原有的规范体系与新的规范体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失去了规范的指导和制约,产生了社会失范。在经济领域,企业缺乏诚信,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出现;在政治生活中,由于政府官员的信仰缺失和道德真空,尽管政府发出了对腐败的“零容忍”的最后通牒,但心理定式的惯性作用使部分官员仍然以身试法,而且又出现了新形势下的腐败现象——廉洁怠政和懒政;在社会生活中,黄赌毒黑泛滥成灾,其背后不仅有贪官的支撑和保护,且大多都带有黑社会性质;矛盾冲突频发多发: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矛盾、暴力执法等此起彼伏。社会失范加剧了民众的生存焦虑,使人心“溃散”,漂泊的心没有归属感,形成异常社会心理。
(三)多元价值观并存及其冲突是产生异常社会心理的文化原因
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其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观,以承担支持政权、整合社会、凝聚人心和规范生活的重要作用。社会成员也以此作为评价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标准,以形成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与此同时,作为个体行为动力的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个体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性获得信息的内容,而且影响其情绪体验,并最终决定社会心理状态,因为决定人们喜怒哀乐的是认知而非客观事物本身,价值观是重要的中介因素。如富商与慈善家的区别不在于占有财富的多寡,而在于如何利用财富,其间起决定作用的乃是富商和慈善家不同的价值观。经济发展催生了许多富商,却未有相应多的慈善家;相同情境下,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驻足观望,有人视而不见,还有的人唯恐避之不及;11岁安徽籍女孩捡到2.5元钱交给警察引热议[7]等,其中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价值观。
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与现代、乡土逻辑与现代秩序、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融,使民众身处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情境,并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甚至出现偏差,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我国传统的官权文化(学而优则仕)与现代的拜金思想使部分民众游离于官本位、特权与“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权、钱之间,使灰色权力、灰色资本和灰色暴利的“三灰”现象大行其道;小富即安、不患寡而患不均、熟人好办事的小农意识与科学管理、规模经营、依法合规办事的现代秩序之间的冲突;舍生取义、家族本位的东方文明与注重功利实效、个人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的碰撞。如一方面渴望分享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认同义利并重,对改革拥有较高热情,另一方面又怀念平均主义大锅饭背景下的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安稳日子,留恋重义轻利的处世态度。一旦发生了负性生活事件,部分民众就会发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慨叹,从而形成抗拒改革的逆反心理。再如,在传统道德体系下不道德的事情发生时,非但没有受到社会的谴责,反而还会被部分人公开追求。如网上频发的公开求包养、炫富事件、狗苟心理等,都是价值崩溃、道德失范的反映。
(四)社会结构分化、调节机制缺位是异常社会心理产生的社会原因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由若干子结构组成,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二者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从内在特点看,合理性、流动性和开放性是合理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从外在形态看,中等收入阶层占多数(发达国家通常为50%~60%),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占少数的橄榄形阶层结构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合理的社会结构。
让一部分人(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发展政策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人数分布)总体上已呈现“倒丁字”形的“断裂”结构,即少数高收入群体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绝大多数人处在社会的中下层,尤其是位于底层的低收入者人数过多,中层收入者人数过少[8]。分化的社会结构不仅加剧了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也恶化了各阶层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低收入者的仇富心理,高收入者的安全感缺失,“富二代”“官二代”的“钱”“权”资源阻碍了阶层的合理流动,造成了新的机会不均等,对政府政治认同感弱化等。
社会调节机制是以社会发展需要和利益为目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控制和调节社会矛盾及冲突,实现社会合理有序和良性运行的自组织系统。调节形式可以是法律的、政治的、道德的,也可以是艺术的和宗教的。健全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够消除社会对立,缓和社会矛盾,消解不满情绪,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安全阀”。然而,目前我国的财富分配机制仍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支持系统尚不完善,加之社会疏导机制又不畅通等,导致“安全阀”失灵。如心理失调或心理适应困难者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下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压”力山大的竞争环境削弱了同事之间的信任、同学之间的社会支持等。当民众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法律条款的缺位、政治制度的滞后、道德的真空等使其消极的情绪无法排解,累积到一定程度以至于无法承受时即会总爆发,导致异常社会心理。
(五)不健全的人格是异常社会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五大人格理论认为,外倾性(热情、乐观、乐群、活跃、果断、冒险)、宜人性(信任、坦诚、利他、随和、谦虚、移情)、责任心(胜任、公正、尽职、谨慎、克制、自律、成就、条理)、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害羞、冲动、脆弱)和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创造、思辨、求异)是构成人格的五种特质。有研究结果表明,人格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中介变量。大五测试和SCL-90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五因素与心理症状各因子是相互影响的: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即经常感到焦虑抑郁和情绪容易冲动的人,易受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产生异常社会心理;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与多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即热情、自信、有爱心、乐于宽容他人的人,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即使经历过创伤性事件,也能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尽快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不易产生异常社会心理现象[9]。如同样的经济失序和社会失范,具有健全人格的民众善于从中发现契机,为社会尽己所能;人格不健全者则易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调。
四、消解异常社会心理的对策
异常社会心理的消解,一方面要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满足民众的合理需要,减少诱因,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民众排解心理困扰,培养健全人格。
(一)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缩小贫富差距
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使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以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高层次需要。生产决定着交换和分配,分配的调节功能最终受制于经济的发达程度。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谋求社会和谐。把蛋糕做大是前提,然后才能论及如何更好地分配蛋糕。
其次,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民收入的第一次分配要注重在效率优先中公平竞争:注重绩效考核和公平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既拉开差距,又不失公允;加大反垄断的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解决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第二次分配要注重在财税改革中实现相对公平:加快税收制度改革,调减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向边远贫困地区、“三农”产业和社会保障加大投入,实行“穷人经济”“阳光经济”,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护,东部支持西部,城市反哺农村,以平衡地区、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中收入者的比例。第三次分配要注重在捐赠回报中助推社会公平:要培养实业家和富裕阶层的社会责任感,提倡“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慈善文化,使其积极投入利益众生的慈善公益事业,形成捐赠光荣的社会文化理念;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第三次分配以政策倾斜;培育健全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
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是遵循效率优先之市场法则的原始分配,本次分配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次分配是政府利用财税政策通过“抽肥”“补瘦”的调节使大量中低收入人群受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相对公平,以弥补市场分配的不足。第三次分配是以民间捐赠的形式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是对第二次分配的补充。三次分配互动互补、互相促进,既实现了市场的有序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结构的过度分化,消解了仇富心理,形成了“三点式”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健康的社会心理不仅取决于现实利益的公平分配,更取决于社会制度供给和社会成员的未来预期。
首先,加快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如决策者就民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问计专家学者,并使其制度化;政府首长向人大述职并接受评议;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协商与对话会;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密切人大代表与民众的联系;公共媒体开办公共论坛、民众与政府对话节目等。一方面,政府了解了民情民意才能更好地执政为民;另一方面,民众参与管理不仅会因被尊重而受到激励,而且也给民众提供了合理释放内心压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建立公共资源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公开透明机制,确保政策的公平公正。改革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逐步消除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制度上的不公平因素,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全民健康,使之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为民众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
再次,要依法执政,依法治权。把公共权力列入法律裁判的范围,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健全民主监督约束机制,坚持全过程、全方位、主动化监督原则,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发挥合力作用,尊重民众的话语权;要把依法治官与以德治官相结合,遏制“三灰”现象的蔓延。如对党政官员涉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对党政官员的配偶、子女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取消所有国有企业实际上的行政级别,重新审视中国国有企业的现行领导制度和管理方式等。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作用,培育健全人格
人格是在生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智力和气质更多地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价值观、信念和性格等则与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作为进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国人民的理性思考,并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维护的主导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成员会产生一种“润物无声”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其形成热情、乐观、乐群、充满活力的外倾性特质,形成信任、坦诚、乐于助人、随和、富于同情心的宜人性特质,形成公正、自律、尽职尽责的责任心特质,并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第一,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经济,整顿社会秩序,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全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第二,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人格形成过程中,结合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第三,重视发挥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榜样作用。一方面,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另一方面,当孩子产生价值冲突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价值引导。第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学习和历练。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其中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心理疏导机制是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合理宣泄和释放,是社会支持的一种作用形式。社会支持不仅有利于个体维持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身心状态,而且能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带给个体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的社会支持下,个体会低估负性事件带来的伤害和危险,提高自我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降低心理的应激水平,减轻消极情感体验的不良影响。
1.建立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心理疏导机制
异常社会心理的易感人群主要有两类:由于收入偏低而处于生活匮乏状态的人群和由于社会或个人原因而陷入心理困扰或心理失调的人群。政府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向这些人群提供社会支持,减少生活危机对其家庭生活和个人心理带来的压力,即可防止异常社会心理的发生及蔓延,这是社会支持的主渠道。如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制度的建立等。
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包括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和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两种形式。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是指设在医疗机构中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个别或群体的心理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此,要建立以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为龙头,由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组成的心理卫生网络,通过提高社会认知水平,消除社会偏见,掌握适当的心理调节方法和技术等,疏导民众病态的社会心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除大中城市的专科心理医院外,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要设立心理科。
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主要是指能发挥心理疏导功能和“社会安全阀”作用的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民意监测网络,形成多维度利益表达机制和不良情绪的宣泄机制。如完善和扩展决策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使相关利益主体能够获得对称性信息,对政府决策及实施进行有效监督,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加强社会协商和对话机制的形成,发挥其表达民意、解释政策、提供决策帮助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建立信访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社会舆论监督和民意调查制度,听取民情民意,即使参与者的愿望和利益没有得到实现,他们也会因为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而获得心理的安慰和平衡;建立健全公众传媒的组织机构和体制,有效地为民众解答疑惑、理顺情绪,使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社会同步,使新闻传播的网络体系成为不同利益集团表达利益和要求的窗口,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制定轻松的节假日、娱乐文化制度,使民众通过度假、休闲、运动和旅游等形式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消解负性情绪。
2.建立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所提供的心理救助与预防保健。如各工作单位通过为职工缴纳医疗、养老保险,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建立专门的心理工作室,组织提高职业能力的培训,捐助、赞助等方式的社会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组织的送温暖过程,关心失学儿童、关心下岗女工再就业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的社会支持;社会慈善组织的社会支持;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提供的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精神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社会支持;宗教组织和社团的社会支持等。
3.重视并发挥社会成员间的支持作用
由于个体间的支持作用是在直接互动的过程中发生的,虽然其力量不如组织足够大,但其效果则不容小觑。个体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事(学)和慈善人士、志愿者等。和睦家庭的亲密温馨、知心朋友的陪伴帮助、同事(学)间的合作互利、爱心人士的善良热情等,都会在个体遭遇挫折、身处逆境时给予情感的温暖、心理的安慰和安全的力量感。通过“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建设,使家庭和睦;通过密切邻里关系,营造睦邻友好氛围,大家互帮互助;通过建设先进的组织文化和校园文化,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培育感恩的态度等,营造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氛围;通过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博爱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民众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促进社会成员间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五)建立国家社会心理预警机制,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心理预警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对民众的社会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剖析,预测其变化趋势,并借以发布预警信号,采取防范措施,帮助其有效消解异常社会心理,规避社会问题行为的过程。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应该按照立体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即常态化的预防机制、动态的预警机制和发展性的干预机制。
常态化的预防机制是在异常社会心理发生之前,一方面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尽可能减少引发异常社会心理的外在诱因;另一方面通过培育民众的健全人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其自身的心理免疫能力,防患于未然。如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指标体系,包括民众的幸福指数、腐败指数系统、贫富差距指数系统、不满意指数系统等,并据此反思、审视、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利益表达保障机制和心理疏导机制;建立民众心理健康数据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等。
动态的预警机制是在社会心理预警指标达到一定程度时,为避免异常社会心理的产生和蔓延,通过及时地抑制或疏导相关信息,帮助民众进行理性思维以获得客观认知,并使其重新恢复心理平衡,缓解负性情绪。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利用公共媒体(国家电视台、电台和官方网站等)制作专题节目,邀请权威学者和民众代表等参与讨论等以正视听。
发展性的干预机制是在异常社会心理出现时,专业心理治疗机构通过运用“共情”技术唤起民众的情感共鸣,运用“参与”技术使民众获得知情同意,运用“唤起恐惧”的风险沟通技术提高民众的风险知觉等,帮助民众排解负性情绪,缓解症状,寻求新的心理平衡并获得发展。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文中有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
[1]腾讯网.调查称超6成民众对哈医大杀医案“高兴”[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20413/000001.htm,2012-04-13.
[2]腾讯网.为何“杀医”事件频频出现[EB/OL].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2597.html,2013-10-30.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中国新闻网.留美博士春节回国优越感全无,酿杀父母后自杀悲剧[EB/OL].http://www.chinanews.com/lxsh/2014/02-28/5894283.shtml,2014-02-28.
[5]马建堂.基尼系数高 收入差距较大[EB/OL].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3/01/19/244997.html,2013-01-19.
[6]杜治洲.从“零容忍”看当前“打虎”之新气象[EB/OL].http://www.ccdi.gov.cn/lzlt/lzbk/dzz/201404/t20 140415_21764.html,2014-04-16.
[7]中安在线.安徽女孩捡到2.5元上交警察引热议[EB/OL].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2/09/0 3/005187134.shtml,2014-05-21.
[8]兰敏.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与党的社会整合[J].青年与社会,2012,(2上):18—19.
[9]朱新宇.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