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场景中的记忆与文化重构专题研究
2015-03-26杨子
河南社会科学 2015年9期
主持人语:记忆是人类自我反思和历史探查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前行与自我更新的动力。对记忆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记忆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建构与影响也越来越被各个学科领域所重视,现在已发展为跨学科的、国际性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都从不同的视角探查记忆范畴下社会文化场景中“当下”与“过去”的相互建构和影响。
作为特定文化共同体共享的精神遗产,文化记忆或集体记忆通过各种有形的载体或无形的渠道得以世代相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构筑的历史和我们如何记忆直接相联系。当下,记忆的多样性形态及题材内容使得它不仅成为历史守望的主体,甚至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跟随而来的一个问题日益成为讨论的焦点:以何记忆,为何记忆。作为个人,我们必须清楚知道人类的记忆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必须关注我们的记忆和历史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得以保存的。
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三篇文章,分别从文学书写、媒介传播、剧场表演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论述不同社会场景中的“记忆与文化重构”这个内涵丰富的话题,探查记忆的物质载体、记忆的技术、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对历史的再塑造,以及记忆的能效等。英国文学家奥威尔说,“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也就能控制过去”。这种控制未来、现在或者过去的能力都需要借助记忆的力量。本刊希望通过展开对具体社会场景下“记忆与文化重构”这一话题的探讨,结合当下现实,运用历史眼光,对“记忆”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使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
——特约主持人:上海艺术研究所博士 杨 子
记忆;文化;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