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本阅读素材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015-03-25何秀娟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分析总结写作能力

何秀娟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比较受忽视。碰到写作,学生发怵,教师犯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上的摸索,分析了如何通过挖掘和利用课本的阅读素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素材;分析总结;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存在的问题

写作一直被认为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在中

考中,针对学生写作技能进行的考查---书面表达所占的分值也越来越大。然而,在现实中,写作教学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没有教学方面的指导,教师对如何有效开展写作认识不深,对教授写作感到迷茫;二是很多老师对现行人教版教材《Go for It》中关于写作教学的编排体系认识不足,好的写作素材得不到有效利用。很多老师感觉新教材的难度明显增加,尤其是阅读的篇幅明显增加,在课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写作往往被列入最后一课时,又或是作为课后作业或试卷最后一题呈现。这种方式既保证不了写作的数量,更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 美国著名的写作教育家唐纳德·格雷弗斯曾说过,如果我们不让学生经常写作,就不要期待他们能写出好的文章(转引自傅丹灵,王志军2012)[1] 。所以,想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学会立足课本阅读素材,对阅读素材进行分析总结,充分挖掘其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

二、解决的方式

顾素芳(2013)指出,“从某种程度上看,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读可悟写。阅读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是掌握词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写作犹如空中楼阁”[2]。而初中教学中,由于课时的安排,课外阅读少之又少,这使得对课本中阅读素材的输入,变得更加珍贵,更有价值。Webb在谈阅读关系时指出,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写作的“彩排”,阅读材料为写作提供了彩排的道具(转引自董越君,2012)[3]。通过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模仿:一是文章的结构,即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二是文章的逻辑,即文章是通过什么顺序来展开的;三是文章的字词句,即经常说的好词好句。

三、阅读文本,分析文章的结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的要求中提出:学生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4]。而课堂上对阅读素材的分析,便是学生收集和准备素材的好时机。人教版《Go for It》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呈现不同的文本材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文本材料,进而归纳出相关话题可写的内容。

以九年级Unit3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为例。这个单元的话题是谈论节假日。其中Section A 3a介绍的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阅读前可提问学生中秋节的时间,学会农历的表达方法。阅读第一段后,让学生回答:1. Wh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2. Whats the meaning of mooncakes? 学生回答Chinese people时,教师可以点下,这句交代了庆祝节日的人(地点)。而学生在回答The mooncakes carry peoples wishes to the families they love and miss时,提示学生,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能答出是月饼的寄意(象征)。快速阅读第二段,提问:Whats the second paragraph about? 学生很快能回答:Its about the folk story of Change。读最后一段,学生很容易归纳出其内容是中秋节人们的活动。整篇文章读完后,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写一个节日,可以包括哪些方面?学生会想到:1)时间;2)地点&人;3)活动;4)意义或象征;5)故事(提醒学生写作文时可以略写或省略)。利用这个框架,学生马上阅读2d,完成表格(()为填空部分)。

Name The Water Festival

Time (From April 13th to 15th, the time of the Thai New Year.)

Place (Chiang Mai, Thailand)

Activities (go on the streets to throw water at each other)

Meaning/Symbol (The new year is a time for cleaning and washing away bad things. Then youll have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

找到答案后,马上可以根据表格形成一篇关于泼水节的文章。The Water Festival is celebrated in __________ from ______ to _______, the time of the Thai New Year. During this festival, people go on the streets to_____________, becaus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new year is a time for ____________. Then you will_________ in the new year.

有了这个框架,Section B在教授外国节日时,同样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分析每个节日。经过几个节日的操练,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节假日的话题及可写内容,这样就为节假日的写作积累了很好的素材。学生在碰到类似的写作时,脑子里能快速反应,即使是基础弱的学生也有东西可写,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四、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逻辑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的要求中还提出:学生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在确立了话题所覆盖的内容后,如何让这些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是教师和学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过渡句(词)的使用,可使文章清晰流畅,自然而别致。

以八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 3a 为例。在介绍Jane的习惯时,由好习惯到坏习惯,文章用了However, she has some bad habits, too.过渡。七下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B 2b在描述police artist这个职业时,作者运用He wants to draw a good picture of each criminal, but this job is sometimes difficult. 这句话过渡,进而叙述这个职业困难的原因。这些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文章自然顺畅,结构清晰。

除了过渡句外,过渡词在作文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八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2d在介绍Russian soup的制作过程时,用First,then,next,after that,finally等词把制作的步骤串起来,顺序一目了然。七下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B 2d在介绍周末时,用on the first night,the next morning等表示时间的词,带领读者重温其周末所发生的事情。在七下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2b中,作者用All in all,it was an exciting day. 来总结学校郊游,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in short,in general,to sum up等表示总结的词组。 类似的过渡词还有很多,如用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 表示举例,用and,also,as well,not only···but also···,both ···and···等表示并列关系,用but,however,instead,though等表示转折对比的关系,等等。总之,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扩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词汇,便于其在写作时能更好地应用。

五、阅读文本,学习文章的语言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结构清楚,过渡自然外,语言的多样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教师在文本的教学中,也要指导学生理解、拓展、记忆和应用一些好词好句,积累语言材料,进而丰富自己的作文。

比如八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 中在介绍博物馆时,第一句The most interesting museum Ive ever been to is the American Computer Museum. 就是一个很好的句子。它是Ive ever been to the American Computer Museum. 和Its the most interesting. 两句的组合。通过对比这两句,学生可以体会到复杂句的魅力。另外,通过对描述词most interesting 和地点的改变,学生可以模仿出很多类似的句子,如The most fantastic/amazing museum Ive ever been to is ···. 进而这个句型可以改为The most beautiful city/country/··· Ive ever been to is···等。又如Section B 2b在介绍新加坡时说到,this small island in Southeast Asia is a wonderful and safe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通过改变位置Southeast Asia,可以介绍厦门、青岛等类似的岛屿;通过改变take a holiday,可以凸显在这个地方可做的活动,等等。又如九年级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3a在表述困难时,作者用了The teacher spoke so quickly that I did not understand her most of the time. 在表述计划时,作者讲到I want to learn new words and more grammar so that I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movies. 这两句中so···that···和so that···都是很好的词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翻译或造句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其用法,进而熟悉和应用,从而在写作时有“英雄用武之地”。

当然,除了替换、翻译、造句等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挖空复述等方式,重点突出好词好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操练,达到熟悉和记忆的目的,为写作做准备。

人教版《Go for It》所提供的文章,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是习作的样本。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个宝藏,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多花点时间钻研其对写作的指导作用,并在课堂上渗透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的结构,逻辑和好词好句,使学生在写作前有一个很好的输入过程,那么学生便会有更好的输出。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有新意,他们的写作兴趣才会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丹灵 王志军.如何教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顾素芳.立足文本,随文练习——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2):35-39.

[3] 董越君.利用阅读文本有效拓展写作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9中学篇),2012(6):6-11.

[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分析总结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浅谈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