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填鸭式教育模式下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对策探讨

2015-03-25吴伏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创造力学生

吴伏英

摘 要:创造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保障国家科技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是繁荣还是衰退,创造力的勃兴是关键。当今社会,我国盛行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恰恰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本文全面分析填鸭式教育的弊端探究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对策,以便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填鸭式教育;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填鸭式教育模式的涵义及弊端

“填鸭”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这里比喻灌输式教育模式。[1]填鸭式教育模式目前在国内盛行,它的应用较大程度的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遏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与需求错位

目前我国大量大学生毕业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难道真的是人才需求量太小吗?其实不然,调查发现很多公司也在需求人才方面发愁。公司很难找到技术水平符合公司要求的,大多都是只懂理论纸上谈兵之类的“人才”,真正能熟练操作业务的员工很难觅得。学生在校期间以接受书本知识为主,所以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大量的学生毕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又不能选择在家待业,大多会选择骑驴找马的方式来暖和就业的压力。这样就导致很多年轻有为的年轻毕业生自信心受挫,对发展前景不看好,所以就产生了大批愤世嫉俗的愤青。然而我们应该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不能一概的选择填鸭式教育方式,较多采用启发式教育方式,让学生善于发现,收获创新带来的喜悦。

2、家长与学生的理念错位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正确的指引。他们会认为完成老师任务的就是好孩子,考试得到好成绩的就是好学生。但是谁能说考好成绩是评判好学生的唯一指标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说话困难,而且好不容易开口了,也说的非常缓慢因此,爱因斯坦的父母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学校里的教师也对他摇头表示绝望,叫他笨蛋,认为没法教育。可是后来,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而他的一生,一直在追寻着快乐的生活。

3、老师对学生指引错位

老师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尽可能多的接受知识,同时学校也会施加压力结合奖学金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方式会给学生增加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有厌学、恐惧考试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应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避免填鸭式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应该仅仅关注传授的知识量是多少,更加应该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发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二、填鸭式教育模式在国内盛行的原因

填鸭式教育模式缺点很多,谋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是我国教育存在的较大问题。那为什么在我国却如此盛行呢?当然它也有一定的优点,首先,重视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其次知识传授较系统。当然这些优点不足以掩盖其缺点,盛行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思维固化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大学,我国的教育过程大多被“上课”填满。上课的方式就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甚至连课后辅导也是上课的方式,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却受到家长的认同。这其中给学生增加了很多乏味和枯燥。这种填鸭式教育模式强调的不是学生想学什么,而是教什么就必须学什么。这就是扼杀了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一定的学习兴趣,总是被动的听老师讲。家长会认为听话爱上课的孩子是好学生,导致学生不得不埋头苦学达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结果就会出现学生学习的知识和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现象,这是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知识有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用在自己更感兴趣的方面呢?

2、社会对当前的教育模式改革的相对保守

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在社会上执行了好多年,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上课模式和传授模式以及之后的升级选拔方式。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培养模式,所谓牵一发二动全身。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和阻碍。旧有模式的弊端大家的眼中以及非常明显,为何改革的难度较大,很难执行。其中社会的相对保守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3、符合激进的中国作风

不同于旧有的制度改革,在追逐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时候,国人往往表现的完全相反,非常激进。不仅是在工业金融方面,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快速的应试教育的培养,极大的束缚了学生本身能力的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适应单一行业的需求,一旦行业出现危机,下岗后寻找其他出路就会很难。所以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埋头苦读,毕业后有个一技之长就行,所以这种风气导致了填鸭式的教育改革缓慢。

三、培养创造力的对策

创造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更是保障国家科技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关键看的是这个国家的创造力是否勃兴。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用头脑创造财富,这是一个共识,但是如何提高一个社会的创造能力,尤其是如何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有意识地从课程到教学,从学校建设到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发挥,以及创造人才的成长的教育和社会环境。[2]

1、创造性学习

大家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的特质,所以这种特质该如何学习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敢于挑战,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举个例子: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学生吴志翔的创新创业故事是从一条丝巾开始的。2008年,入学不久的他参加了学院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加入郑敏副教授的科研团队。在郑敏的带领下,吴志翔与其他团队成员将研究目标瞄准了纳米染整技术,希望能探索纳米技术赋予传统织物的新特性。在利用纳米染整的丝绸做了一批丝巾赠送给学院女同学使用后,一名同学发现自己脖子上久治不愈的红肿竟在两周内消失了。endprint

这项意外的发现激发了整个团队的热情,既然丝巾产生了如此神奇的功效,那么如果把技术用到袜子上又会如何呢?吴志翔和团队的同学们发现,经过处理的袜子同样有着惊人的效果,可以抗脚气。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结果显示,袜子的抗菌性达95%以上。这是一例创新成功的学生,在学习中他善于发现、敢于挑战,最终获得了无人替代的创新型成果。[3]

2、创造性教学

让挑战点燃校园创新激情,让启发填满课堂每一分钟。让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灵活处理,该放则放,当讲则讲。在需要激发、需要质疑、需要点拨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既不能“填鸭”,也不能“放羊”。形成人人思考、个个参与讨论的教学境界,使学生能在一块石头上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奥秘。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丰富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4]

3、提供培养创造力的环境

老师、家长应该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努力营造一个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长期的考试体制带来了应试教育的弊端,适当的改变完全由考试决定成绩的弊病。首先,我们应该真正揭开学生身上的枷锁,父母和学校将本身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很累却未必达到预期的目的。古人有云,勤能补拙。这话很对,但是我们把学生身上有限的精力消耗在无用的方面,只能是用学生的勤补老师和家长的拙,而且是毫无意义的付出。其次,引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渴望。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考试,我们每个毕业的学生都是考试的高手,但是社会上需要的不是应试高手,需要的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所以,老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给学生一个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沂淼.浅谈“填鸭式教育”[J].考试与评价,2014(7):128

[2] (美)Ronald A.Beghetto JamesC.Kaufman.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丁姗.苏州大学"科技创新"营造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环境[N].中国教报,201(10)

[4] 翟晋玉.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N].中国教师报,201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力学生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快把我哥带走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