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人际信任度的关系研究

2015-03-25徐孝祥毕淑娴李青青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任度保护意识人际

徐孝祥 毕淑娴 张 倩 郭 锐 李青青

(1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012级学生,山东 济宁272067;2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济宁272067)

自2014年8月以来,各地发生多起大学生失联事件。大学生作为高危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1]。《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社会信任度低。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任水平直线下降,自我保护显得尤为重要[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我保护意识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信任度的研究较多。本文就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及城市户口等因素入手,分析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探讨自我保护意识与信任度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选取某医学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视力、言语正常,自愿参加。共发放问卷300份。经复核,剔除无效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生90名,女生194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5±1.56)岁,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人口学变量情况分布表

1.2 方法

1.2.1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问卷 在访谈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已有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问卷进行深入调查。该问卷采用四点量表的形式,正向项目计分,即“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记1~4分,部分是反向计分。总分越高,则自我保护意识越强。

1.2.2 人际信任度量表 由Rotter编制,英文全称为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缩写为ITS,被翻译成中文后,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3]。该量表共有25个项目,以总分高低代表信任水平,其理论最低分为25分,最高分为125分,中间值为75分。该量表用于测查被试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或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该量表采用五点量表,有些项目是正序记分,即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别记为1~5分,有些是反序记分。总分越高,则人际信任度越高。量表被证实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重测信度为0.78,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较为理想[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统计方法使用一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概况

不同性别、独生条件以及不同户口状态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程度,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变量条件下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状况(分,¯x±s)

表2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存在显著差异(t=2.670,P=0.008)。其中,男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高于女生。对于是否为独生子女与是否为城市户口两因子,不同的大学生间自我保护意识无显著差异(t=1.095,P=0.275;t=0.855,P=0.393)。

2.2 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

将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因变量,以院系、年级、年龄、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城市户口等条件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只有年龄、性别进入回归方程,见表3。

表3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R2)

回归方程为Y=63.544-0.985a-2.893b(a指代年龄因子,b指代性别因子)。

表3结果表明,大学生年龄和性别对自我保护意识有贡献率,总贡献率约为6.7%。其中年龄因子的贡献率为3.2%,性别因子的贡献率为3.5%。

2.3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人际信任度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人际信任度呈显著负相关(r=-0.203 P=0.001)。见表4。

表4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人际信任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本文以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因变量,以院系、年级、年龄、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城市户口等条件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5],结果显示只有年龄、性别进入回归方程。结合不同人口学变量条件下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状况的结果,表明性别变量对自我保护意识有贡献率,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女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强,原因可能为男女生的人格特点不同,男生有冒险偏好,容易经历危险事件,懂得提高警惕,女生则很少涉险,遇事忍让,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上当受骗。此外,还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有关,中国传统生活中有“穷养儿富养女”的观念,这可能导致了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适应和自我保护能力。年龄变量对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显著负向预测力,表明在大学生年龄阶段,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小的时候要低。原因可能因为青春期的人格特点,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步,使其自信膨胀却行为幼稚,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松懈。不同年级、不同院系、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城市户口等变量对自我保护意识无影响,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城市户口变量对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与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有关[6],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城乡差距逐渐减小,不同年级和院系的大学生阅历差别不大,不同户口下的生活条件差别不大,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结果。

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信任度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我保护意识与人际信任度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受教育水平较高,乐于助人,但没有社会经验,容易相信别人,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许多大学生受到迫害。大学生助人的同时,自我保护意识却降低了,若出现危险,将严重危害到了大学生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救助陌生人反被诬陷的事件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逐步降低,不是因为道德低,更多的是害怕自己的好心被人利用,在这种情境下大学生对人的信任度非正常下降,而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在现今社会条件下,低的自我保护意识或低的人际信任度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7],也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信任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在保证人际信任度的条件下,应适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8]。

本文结果提示,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特殊阶段,存在明显的青春期人格特点,自身思想和能力的差距被人为缩小,所以学校应开设自我保护相关课程,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尤其是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 郭春燕,张义喜,卢涛,等.宁波市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重庆医学,2010,39(19):2646-2647.

[2] 高慧,王婷.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行为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6):658-659.

[3] 陈泊蓉.西安大学生人际归因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2):29-32.

[4] 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344-353.

[5] 韩慧,汤建军,张勤,等.蚌埠市大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6):719-721.

[6] 陈朝阳.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4):1019-1021.

[7] 田可新,唐茂芹,吴昊,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657-659.

[8] 程珺.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信任度保护意识人际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汽车养护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及提高客户信任度的途径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2014,如何获得信任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