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件硫酸阳极氧化故障处理

2015-03-25

电镀与环保 2015年6期
关键词:碱液电解液电流密度

奚 兵

(常州市荆川里小区12丙201,江苏常州213015)

·经 验·

铝件硫酸阳极氧化故障处理

奚 兵

(常州市荆川里小区12丙201,江苏常州213015)

0 前言

硫酸阳极氧化可以获得多孔、无色透明的阳极氧化膜。该膜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还具有吸附色料、涂料的性能。阳极氧化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铝件成分、膜厚、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用水水质,以及阳极氧化后的填充封闭等。本文介绍了硫酸阳极氧化膜常见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1 阳极氧化膜疏松或粉化

1.1 产生原因

(1)电解液温度过高。

(2)阳极氧化处理时间过长。

(3)电流密度过大。

1.2 解决方法

(1)调整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若温度升高,氧化膜的溶解速率加快,使得膜层孔多、疏松、粉化且吸附力差。

(2)缩短处理时间。通常阳极氧化处理时间为30~60 min。若处理时间延长,膜层增厚,易龟裂或疏松。

(3)调整电流密度。开始氧化时,应先用较小的电流密度(约2 A/dm2)氧化30 s,然后逐步(阶梯式)升至正常工艺参数。电流密度过大,膜孔内热效应加大,加速膜的溶解。氧化过程中,电流密度应控制在(±0.05)A/dm2的波动范围内。

2 氧化膜呈彩虹色

2.1 产生原因

(1)阳极氧化处理时间过短。(2)电流密度太小。

(3)工件氧化时导电不好。

2.2 解决方法

(1)延长处理时间。适当延长处理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 min,可满足要求。

(2)提高电流密度。适当提高电流密度,加快膜的生长速率。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时,成膜速率反而下降。

(3)检查夹具。通用夹具应有一定的弹性,夹具接触点部位不应有氧化膜存在,每使用一次应退膜一次,保证工件与夹具的接触良好。而夹具挂钩与氧化槽导电棒接触处最好用紫铜片。

3 氧化膜有黑斑或条纹

3.1 产生原因

(1)电解液中Cu2+、Fe3+等杂质过多。

(2)氧化膜不连续而脱落(油未除尽)。

(3)工件氧化后未能清洗干净就封闭。

3.2 解决方法

(1)去除杂质。电解液中的主要杂质为Al3+、Cu2+、Fe3+、Cl-、F-、NO-3等。当Cu2+的质量浓度达到0.02 g/L时,膜上就会出现暗色条纹或黑斑。去除过量的Cu2+,可用直流电电解,电流密度0.1~0.2 A/dm2,使金属铜在阴极上析出。

(2)彻底除油。碱洗后的工件一定要用热水清洗,并在硝酸(1∶1)溶液中充分漂洗中和,方可洗尽表面上残存的碱类油脂,否则氧化膜不可能在该处生成,而变得不连续,甚至脱落。

(3)加强清洗。将氧化后的工件充分清洗干净,再进行填充封闭处理。

4 氧化膜粗糙或局部腐蚀

4.1 产生原因

(1)电压和电流密度过高。

(2)电解液中Cl-过多。

4.2 解决方法

(1)降低电压。阳极氧化初期,电压对于氧化膜的生成有很大影响。若一开始电压过高,就会使工件棱角击穿,且使电流密度增大,造成膜层溶解。操作时应将电压从0 V逐步升高,严禁一步到位,同时保持氧化过程中的电压波动在1~2 V。

(2)分析Cl-。电解液中Cl-应控制在0.05 g/L以下,当其质量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会产生膜层穿孔而造成局部腐蚀。因此,配制电解液用水及清洗工件用水必须是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 氧化膜发暗或灰色

5.1 产生原因

(1)工件在氧化槽中不通电的时间较长。

(2)氧化过程中有断电又通电的现象。

5.2 解决方法

(1)带电下槽。尽可能缩短工件在溶液中的停留时间(指不通电的情况)。工件因不导电而表面未生成氧化膜发暗。发灰是受酸浸蚀留下的硅化合物(指含硅铝件)。

(2)检查电机。日常应注意所用电源电机(直流整流器)是否在良好状态,且加强保养和维修工作,以保持正常运转,防止运行中发生断电现象。

6 工件局部不易生成氧化膜

6.1 产生原因

(1)轧制板材铝件表面有致密的焦糊物未能去除掉。

(2)工件碱洗后在硝酸中漂洗不彻底。

(3)碱洗液中积累过多的铝杂质。

6.2 解决方法

(1)打磨表面。工件在氧化前用细砂纸将表面致密的焦糊物打磨掉,然后进入氧化。

(2)硝酸中和。工件经碱洗后应在硝酸(1∶1)溶液中充分漂洗出光,以中和碱液且使工件表面光洁。

(3)更换碱液。由于旧碱液中大量Al3+导致溶液黏度增大,这种状态的碱液很难将工件表面的油污洗脱下来,部分油脂阻挡了氧化膜的生成。

7 工件孔眼及周围较难生成氧化膜

7.1 产生原因

(1)工件除油后清洗不干净,孔内残留碱液。

(2)工件的孔眼周围存在黄油。

7.2 解决方法

(1)用热水洗。工件经碱洗后,采用热胀冷缩清洗法,能有效地将工件孔眼中的碱液去除。

(2)汽油洗刷。黄油主要来自机械攻螺孔时所用的润滑油。对此,必须在工件碱洗之前,先用有机溶剂或汽油刷洗一遍,然后进行碱洗处理。另外,在碱液中应加入适量的乳化剂,有助于去除黄油。

8 氧化膜色泽不均匀

8.1 产生原因

(1)工件在氧化槽内摆动幅度过大。

(2)包铝件在加工时部分包铝层被切削掉。

8.2 解决方法

(1)停止摆动。大面积工件在氧化时的摆动幅度要小,否则,工件边沿和中心部位与溶液的接触、更新、交换有很大区别,导致生成的氧化膜色彩不一致。可以静置氧化,但必须注意溶液温度不能过低,否则容易出现地图状花斑。

(2)说明原委。由于外层包铝属优质铝被切削掉,而被包的内层是杂铝,两者的材质差异较大,所以经氧化后便出现了不同颜色。这一现象应与客户说清楚,以免引起误解,即使进行返修也得不到好的要求,甚至更差。

9 填充封闭后氧化膜色淡发白

9.1 产生原因

(1)氧化膜太薄。

(2)填充封闭处理时间短。

(3)填充封闭温度低。

9.2 解决方法

(1)增厚膜层。延长氧化时间,以满足膜层厚度要求(一般为5~20μm)。

(2)延长时间。填充时间不少于12~15 min,即可满足产品要求。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粉化。

(3)采用高温。氧化膜填充封闭在115~120℃下进行,水蒸气压力控制在71~101 k Pa,要严格防止水蒸气在表面冷凝。采用重铬酸盐填充是各种封闭法中氧化膜性能较好的一种方法。具体工艺配方为:重铬酸钾50~70 g/L,在90~95℃下封闭30 min,p H值6~7。

10 结语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生产中,操作者可根据上述所列的氧化膜缺陷及其原因进行调整,一般都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TQ 1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4742(2015)06-0046-02

2013-12-16

猜你喜欢

碱液电解液电流密度
液化气深度脱硫系统对液化气脱后硫含量的影响
氯乙烯合成废碱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平行流铜电解液净化一次脱铜生产实践
盐水工序碱液输送系统泄漏原因及解决措施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提高碱液利用率研究
滚镀过程中电流密度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
电流密度对镀锰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电流密度对Fe-Cr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圆形线—板式电极极板电流密度分布研究
防过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