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究竟能否迎来爆发年?
2015-03-2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引 言
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此之上,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传感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巨大的新兴行业——物联网。预计201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 300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25%,而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最重要、也是离人们日常生活最近的一部分,将会成为物联网首先发展的着力点。据相关统计显示,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 500亿元以上。
现在智能家居概念已经吸引了众多厂商关注,包括手机厂商、传统家电厂商和互联网厂商,他们都希望早点切入智能家居,以便在应用爆发的时候,自己能够稳操胜券。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在网络社会中“你可能会热门一分钟,下一分钟就会被彻底忘记”的遭遇会发生在智能家居身上,厂商为我们勾画的美好智能生活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成为现实?
2015年,能否成为智能家居的爆发元年?
业界声音
有了前面的市场份额预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为手机而生”的小米要入股美的,为什么2015年CES上智能家居会成为主角,为什么海尔要与微软合作以及为什么苹果要花大价钱收购Nest。
小米:打造智能家居一条龙服务
在2014年,小米就已经在智能家居方面做了4件事:连续发布了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小米智能插座、小米手环、小米智能摄像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多款智能产品;投资了美的这样的家电厂商,共同合作开发智能家电产品,同时也投资了九安医疗,共同推出了小米i Health血压测量计,布局智能家庭医疗,雷军甚至还表示小米未来会投资100家以上智能硬件公司;小米通过与各大房地产商合作,甚至推出了小米公寓,就是要借此展示小米的智能家居,让用户充分体验和感受;小米成立小米家装公司,通过为用户提供低成本装修,从而向用户打包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
显然,此时的小米已经不是那个“为手机发烧友而生”的小米,而成了“为智能时代”而发展的小米。2015年,小米在智能家居的路上也将越走越快。
海尔:打造U+平台,大佬微软助阵
在智能家居时代,传统的家电厂商如果不改变自己就可能被别人颠覆,况且海尔在家电行业深耕多年,具备先天优势来谋划智能家居,为此海尔也推出了面向智能家居应用的U+平台,而且微软小冰也正式入驻U+智慧生活APP,自此海尔和微软开始合作共谋智能家居大业。
海尔U+平台的模式是,先制定一套软件协议把自家产品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平台,然后通过协议的开放让其他厂家的产品加入其生态系统。出发点是先使自家产品升级,然后号召大家一起来打造生态系统,当然能不能吸引硬件厂商的加入,还要看这个平台能否打造出完美的用户体验。不过,海尔依然十分看好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
Silicon Labs:2015将是市场创新和突破的一年
Silicon Labs亚太区资深现场市场经理陈雄基认为,智能家居对于不同的人可以代表不同的事物,但是它本质上是一个将一台或者多台设备(甚至高达200个设备节点)连接在一起,并以不同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的家庭,从而使这些家庭的拥有者也以不同方式去控制、自定义以及监视其环境,包括天气、能耗、照明、安防甚至是家庭保健。
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一部可编程学习温控器,到一个把窗户、门和运动传感器连接在一起的安全系统,甚至是未来的智能家电。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所有这些设备都应该被集成到一个无线连接生态系统中,以便于家庭的拥有者去接入和控制。如果物联网的本质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更加智能,那么一个真正的智能家居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就是完全改变家庭设备的使用模式。
尽管智能电表是最早的物联网应用类型之一,但是智能家居现在是物联网领域中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Silicon Labs切身感受到智能家居市场对超低功耗8位和32位MCU、无线IC以及环境和光学传感器的强力拉动。智能家居市场增长的部分驱动力来源于重要的服务供应商(如美国的AT&T和Comcast),这些供应商正在试图提供安防产品和气候控制检测系统;也有部分驱动力来源于“自己动手”(DIY)的爆发,因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大型零售店获得安防、照明控制和能源监控产品。
智能家居产品的大量采用将加速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能效更高、外观更吸引人、互通性更好并更容易安装。Wi-Fi、蓝牙、ZigBee以及即将推出的Thread(用于基于IP的网状网络)等基于标准的无线技术的广泛采用,将帮助智能家居产品更容易使用和部署。在接下来的10年,我们相信在发达国家中,除了联网PC、平板电脑以及家庭娱乐系统,一般的家庭将包含20~50种互连设备。智能家居市场正处在爆发式增长的前奏,2015将会是市场创新和突破的重要一年。
360:百亿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圈
今年,360也启动了智能家居战略,要基于现有安全、大数据、云服务等核心竞争优势,从平台开放、合作扶持等多角度进行产业及跨界的聚合,助力智能家居市场全产业链条更快更好地发展。360表示其计划花费百亿建立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将致力于打造一个真正的开放平台,让更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牌的产品实现互连互通。
从其发布的一系列智能产品(360随身WiFi、儿童卫士、360安全路由器)可见,360也早已在为智能家居这盘大棋谋划棋子。
何立民:国家电网在智能家居服务中具有绝对优势
孤立的智能家居必然会走入死胡同,智能家居的未来在家居外、在家庭需求、在智慧城市的末端服务需求,如果没有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智能家居的未来。在智能家居的智慧服务中,国家电网有不可抗拒的技术优势与服务优势。
从技术上讲,最终真正能拉动智能家居需求的是国家智能电网;从服务优势上讲,国家电网智能电表已经打下智能家居智慧服务的漂亮一仗。眼下的智能家居大潮中,国家电网尚未顾及,当它醒悟过来时,会形成一家通吃的局面。目前,国家电网的智能电表工程正在静悄悄地打造一家通吃的电表服务领域。国家电网一家通吃的优势在于:坚强的互连互通的智能网络、用电体系的归一化管理、智能家电的深层次用电服务、智能电表潜在的家居智能平台。
粉丝观点
上海环联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顾宇韬
智能家居是拥有大智慧的:下雨能关窗收衣服,没有PM2.5骚扰的大晴天会开窗换气,主人回家有热腾腾的饭菜可以吃,地可以自动拖,衣服可以自动洗,家中的安防监控更是全自动的,家里有孩子的也可以找个机器人帮忙照顾……
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工程师张津生
智能家居真正走进家庭尚需时间考量,当前的智能家居只是商家推销自己产品的噱头,当70%的家庭可以用十分之一的月收入购置某些智能家居产品并切实用于日常生活时,才是智能家居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
编辑视角
纵观智能家居的发展势头,将其比喻为“人在囧途”的闹剧,也不算为过,一方面厂商在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由于满心期待的智能家居时代非常美好,面对眼下智能家居产品以点开花的局面,多少有些不情愿买账。
是消费者过于挑剔吗?在今年3月份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笔者也在无数的展台上看到了明晃晃的“智能家居”字眼,凑上一看,要么是一个小开关可以调节灯泡的亮暗,要么是一个智能手机APP可以监控家里的电器……不可否认,智能家居时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仅仅以一个小小的卖点就开始炒作智能家居,多少有点过度消费“智能家居”这个字眼的感觉。
现在不少厂商认为,只要能够用智能手机控制的家用产品,就可以归为智能家居的范畴,但是智能家居与智能手机真的是这样的关系吗?其实从概念上来看,智能家居与智能手机毫无瓜葛,但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会强调手机远程控制,智能家居为什么会患上手机依赖症?
存在即合理,智能家居依赖手机自然有它的道理。就目前来看,至少有两点让智能家居不能脱离智能手机:第一,智能家居并不是一件产品,而是多个家庭设备的集合,这种“碎片化”性质要求必须有统一的管理平台,而智能手机恰好满足了这种要求,通过APP应用就可以让用户对分散的设备集中管理;第二,智能家居需要有更加便捷的控制手段,而智能手机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可以使智能家居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手机管理家中的设备。
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手机控制和管理只是智能家居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真正的智能家居要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具有“主观能动性”,知道什么样的东西适合我们,知道我们真正需要什么,并能主动为我们服务。这里的智能不仅仅是聪明,而是人文关怀。所以,用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还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这就需要谋划智能家居的厂商从传统意识格局里跳出来,带着人文情怀来理解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
回到我们的题目,可以肯定地回答,智能家居时代的勾画不是海市蜃楼,但是也并非会像渲染的那样突然在某一个点就能爆发,毕竟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它的发展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我们需要怀揣一颗宽容的心,等待它成熟之后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