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时效研究
2015-03-25杨晓丹
杨晓丹,陈 芳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我国从2001 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2011 年10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基[2001]17 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这一“实践取向”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理念,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与内容
教学技能是教师主要的工作技能。教学技能并不仅仅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同时还包括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一系列工作及相应的教育价值观念,例如: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机智、作业留批、课后辅导、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总之,凡是就是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学能力。
二、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割裂了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
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来,很多高师院校都开始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开设了一些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但整体上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仍然过分偏重文化知识[1],例如,现行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课程的抽象概括的程度很高,理论性过强,不能很好地分析和解释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
(二)训练流于形式
一些高师院校,虽然按照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开设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但没能将其与原有的教学法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教学技能训练的课时,但训练的内容是什么、怎么进行训练、如何评价训练效果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并且授课教师缺乏教学法的相关知识,训练内容、方式过于随意,导致课程流于形式,浪费了课时,学生收效甚微。
(三)教育实习缺乏有效组织
1.教育实习时间安排问题
一些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时间相对宽松。如有的学校将大四的一个学期都留作学生的教育实习,但学校缺乏有效的组织,基本上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高师院校只是抽查学生的实习情况。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多师范生不一定真正去实习校实习,中断了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2.教育实习基地建设问题
实习基地是给师范生创设一个学习、展示、完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一个平台,同时,师范院校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传递给实习校。所以,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应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些师范院校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基地,一年换一个地方。甚至有的学校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学校,自己联系实习指导教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
(四)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师资队伍薄弱,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高师院校的教师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缺乏了解,在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时不免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质量不高,在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指导中不能很好地做出“示范”,降低了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不利于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指向一个相同的方面,即课程资源。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涉及到的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如果不能把它们很好地加以整合,就会导致上述诸多问题的出现,影响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
三、整合与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相关的课程资源的意义与原则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简单的来讲,可以以学校为中心,将教学技能涉及的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及校风、学风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指社会上可利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纪念馆、博物馆、乡土资源、教育实习基地等。
同时,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课程开设、师生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经历、教学方式方法。条件性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技能训练专用教室、实习学校的条件等等。
整合课程资源,就是把与教学技能训练相关的校内外可利用的有一定教育价值的资源,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网络,开拓思路,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真正有机结合。
(一)教学技能训练中整合课程资源的意义
1.整合课程资源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前提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虽然有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学生的选题、教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都需要师生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对教材及教学资料进行开发,从而进行教学设计,再进行课堂教学片断的演示。这一系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教学技能训练具体实施的前提条件。
2.课程资源制约着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方式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方式多样,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这直接取决于与教学技能训练相关的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等。因此,课程资源的整合可以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科学性。
3.整合课程资源可以更好提升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时效
整合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的过程。师范生作为课程资源整合的主体之一,要承担资料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与领导、教师沟通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与提升,从而使得教学技能训练真正体现出时效性。
(二)教学技能训练中整合课程资源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与教学技能训练相关的课程资源种类繁多,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时要有宽广的胸襟,凡事能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课程资源都应有效地加以利用。例如,师范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及经验的积累、师范生本人的教育价值观念;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及生活经历,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成果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特别是学生个人的经历经验的有效开发,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进行教学技能练习的积极性。
2.节约性原则
教学技能训练中课程资源的整合不能盲目求大求全,要善于发掘现有的教学资源,盘活那些闲置起来的教学资源,例如师生的教育观念及学习生活的经历等等,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与讨论,可以互相启发,这不仅使教学资源达到了有效的共享,并且推动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所以,整合教学资源,要考虑成本的投入,讲究经济性,从而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时效性。
3.恰当性原则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要讲求深度和广度,但不能无限制的过度开发,要符合恰当性原则。例如,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学技能联系有关的经验、体会,说出来,师生彼此分享、分析、讨论,可以开阔师生的教学视野。但与教学技能练习关系不大的生活经历经验则不必一一提及,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方向性原则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是职前教师培养的关键一环,与之相关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要围绕培养未来基础教育阶段合格师资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所以,课程资源的整合要有明确的方向性,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师范生不断生成对教育事业崇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批判反思能力,这都是未来的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四、整合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资源的做法
(一)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整合
1.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整合
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部分,是师范生必修的学习内容,目的是引导师范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技能训练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实践性最强的部分,是教育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佳环节。
目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一般是分科开设,各自独立,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重复、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弊端[2]。基于此,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原则,重新整合教师教育类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整合教师教育类课程,要体现实践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有多个整合标准[3]。鉴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时效性的要求,可以以学科教学法课为突破口来整合教师教育类的课程结构,将教师教育类课程有机地分散在不同年级中,实现纵横交叉的有机网络,形成教育类综合课程。
要强调的是,学科教学法既是学科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结合点,也是教育理论课与教育实践课的结合点,所以要有计划的加大学科教学法的课时比例和训练力度,以保证师范生教学技能得到科学的培养与提高。
2.师生经验的整合
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中,师生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师生经验整合的过程,是“教学相长”最好的体现。
学生资源是指来源于学生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经验,包括学生的知识、感受、创意、问题、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在教学技能训练中,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善于挖掘自身的学习及生活经验,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经验中有价值的部分给提炼出来,同时,不符合教育规律的部分也要能加以批判反思,避免再次出现。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这对他们后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及经验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的人格魅力等等。在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实现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提高自己,整合自身的课程资源,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经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教育智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师范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将自身的经验与教学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3.教学技能训练方式方法的整合
整合教学训练的方法,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设计训练、教学片断演示、微格教学[4]、现场教学、教学分析与评价、教师成长记录袋等等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多侧面的让学生体验教学工作,形成教学智慧。
教学分析与评价训练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生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价案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也能不断地给观摩案例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现场教学训练,主要通过教育实习来完成[5]。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全面展示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过程,也是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院校与实习校教师要有明确的分工,加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科学有序的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指导,不能流于形式。
成长记录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记录自己的教学训练过程与反思,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必会得到迅速的发展。成长记录袋是师范生个人作品的系统收集,首先要使师范生明确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目的,主要体现在:记录进步,激发潜能;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交流经验;完善自我。其次要使师范生明确成长记录袋所要收集的内容和方式,包括:作业、反思笔记、课件等等。再次,要让成长记录袋促进全体师范生的成长:定期展示、取长补短,分层展示、各展所长,活动展示、进行宣传。
(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整合
1.整合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
包括师范院校的教师和实习基地的一线教师。
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教师过于注重理论讲授,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脱离[6]。因此,加强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成为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水平的迫切要求。师范院校要选出有指导能力的教师,定期组织他们到中小学调研,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其指导水平。同时,加强与实习基地教师的沟通,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传递给他们,提升这些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的同时能够给师范生更好的指导。
2.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教学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师范院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的重要场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教学实习基地时,要选择办学有特色、有活力的学校[7]。这样的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给实习生更多的指导。
此外,条件性课程资源的整合还包括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不断完善师范院校的教学条件,例如,加强多媒体教学,更新微格教学的设备,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等等。
[1] 付丽萍.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5):33-35.
[2] 狄晓雨.微格训练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2):164-166.
[3] 刘锡娥.基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9):101-105.
[4] 陈威. 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及建设策略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53-155.
[5] 肖海雁,韦义平.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23-25.
[6] 王群松.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J].现代教育科学,2008,(6):41-43.
[7] 黄岳俊,欧慧谋.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课堂教学技能的调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