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与文化
2015-03-25本期栏目主持人张祖立
本期栏目主持人:张祖立
(大连大学 人文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2)
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最为迅猛的城市化。所有的人与物,都被卷入这一过程,改变了面貌。但是,无论我们体验到了多么强烈的难以抗拒之感,都不可能是无所作为的,因为每一种现代化的具体形态,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我们的感应和理解、回忆和想象、表达和行动,都参与了到并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开设了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专栏,并诚挚地向全国关注现实的文化学者约稿。
城市化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城市的空间区隔中默默地建造着城市。他们生活状况与心理状况,在有关城市的文化表达中还有很多欠缺。我们每年都会获取大量有关农民工的统计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能质感地呈现每个农民工的喜怒哀乐。在这种文化状况的背后,是知识生产的专业化。当前的知识生产日益被限定在专业领域,知识生产者也被限制在书房、教室、会场和一系列固定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调研活动,就显得难能可贵了。《何处是“家园”?——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之一撇》一文,就是该中心朱善杰先生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年走访调研的总结。文章曾在韩国木浦大学主办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后经作者多次修改而成。
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断裂,也造就了现代城市的文化地理层。城市文化地理层不仅记录在特定的历史建筑中,也铭刻于特定的城市空间。王安忆笔下的弄堂、厂区、商业区和棚户区,都构成了追踪上海文化历史的线索。这正是《当代中国空间批评实践——以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为例》一文采用的方法。该文作者朱羽先生是纽约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张旭东的门生,现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与朱善杰深入调研具体的社会空间不同,朱羽关注的是从整体上把握上海各种文化空间和文化历史的可能。
作为连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重要桥梁,上海的都市化内含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重大课题。而地处东北沿海的大连,在东北地区具有与上海十分相似的历史地位。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入了许多现代企业生产线,也汇聚了大批新产业工人。我校张红翠女士在深入调研这些厂区和工人生活的基础上,撰写了论文《现代都市与休闲:一对天然的矛盾——以工业区为重点的研究报告》。她关注的是:在特定的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消费文化的笼罩下,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生命形式。
上述学者均出身于文学专业,但社会调研在他们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即使在朱羽讨论王安忆小说的文章中,对非文学的材料使用也很多。这些研究对于重建人文学术与现实的关联,在方法论层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