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CU 厂商若安好,物联网便是晴天!——访新唐科技微控产品营销企划处处长黄日安

2015-03-25薛士然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厂商联网科技

本刊记者 薛士然

当下,物联网给MCU 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据市场研究机构预计,到2020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6 558亿美元增至1.7万亿美元,联网终端的数量将达到500亿个以上。设备、连接和IT 服务将占据全球物联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仅设备就占到整个市场总量的31.8%。对于MCU 厂商来说,这既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近年来,MCU 国际厂商风云变幻,Freescale被NXP收购,Atmel被Dialog收购,不禁给人一种感觉,MCU 厂商这是怎么了?物联网时代,MCU 厂商能否通过自我变革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下面以新唐科技为例,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在物联网时代开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的。

新唐科技是2008年7月由华邦电子逻辑产品事业分割设立,是亚洲第一家推出32位ARM Cortex-M0/M4的MCU 供应商,其32位ARM Cortex-M0MCU 销量超过1亿颗,创建了以ARM Cortex-M0/M4为核心的MCU 品牌NuMicro。

产品:多种多样

据新唐科技微控产品营销企划处处长黄日安介绍,自从2010年第一颗ARM Cortex-M0 MCU 上市,到目前为止,新唐科技已经推出了300多颗产品,满足了客户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马达控制、汽车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新唐科技MCU 产品线分为4个大类:High Performance Line 靠 谱 芯(包 括NUC472、NUC100、NUC200、NUC240),SPI e-Flash Line ARM7/9 系 统 芯(包 括NUC501/502/505、NUC700/900、N329),Value Line给力芯(包括N79E/N76E、Mini51、M051、M451)和Low Power Line节能芯(包括Nano100、Nano102、Nano112)。

物联网时代的产品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在ARM 一统MCU 天下的时代,一招吃遍天下的策略显然是行不通的,唯有不断推出更多的新产品才能不被市场遗忘。

服务:贴近客户

不仅是电子产业,未来大部分行业都会进入服务时代,MCU 厂商不能再只注重于卖出多少颗产品,因此新唐科技在服务上也下足了功夫。

黄日安介绍,每年新唐科技都会在全国多个城市做研讨会巡展,今年选定了北京、广州、深圳和台北4个城市。与往年注重新产品发布相比,今年的研讨会加大了应用研讨力度,希望能向工程师传递多种活生生的应用信息,而不是冷冰冰的IC。鉴于几个城市的客户应用不同,不同城市的研讨会其内容设置是有区别的,南方偏重消费类应用,而北方重点在金融、医疗、三表类应用。

市场上采用Cortex-M0的MCU 产品有很多,而新唐科技的产品近几年销售非常好,黄日安认为,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提供的“7心级”的服务:信心—Cortex-M0 单片机销售量领先;宽心—全系列产品多重选择与快速升级;放心—高质量测试流程(125℃测试);安心—高抗干扰高抗噪(6~8kV);细心—快速技术支持;舒心—快速交货;开心—优异的性价比。其实归根结底,新唐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服务的各个细节。

黄日安认为,未来MCU 的竞争力在于开发平台的搭建和兼容性的统一,因为MCU 需要一个易用的开发平台,比如新唐科技NuEdu系列为一套针对NuMicro Cortex-M0/M4单片机家族设计的全新开发工具包,支持Nu-Tiny接口及兼容于Arduino接口的NuEdu应用模块,是多功能的全新开发工具,专门提供给工程人员使用。其基于CMSIS架构的应用程序代码,可兼容于新唐科技各系列芯片,用户易于移植到不同开发板上,无需重新编写程序。

未来:物联网

谈到MCU 的未来,64位处理器是绕不开的话题,但目前来看,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应用中32位足矣。对于64 位处理器,新唐科技也将持续关注,但是近几年公司会集中精力在物联网领域,而且会继续在这方面进行布局。物联网应用中的控制和计算都需要MCU,凭借多年来在客户方面积累的基础,在物联网这块“大蛋糕”面前,新唐科技还是很有优势的;此外,物联网需要感测、控制、计算、通信和联网相结合,为此新唐科技已经着手布局无线通信方案。

半导体厂商的起起伏伏,是不会影响到250亿~300亿美元的市场需求的,因为物联网时代真的来了,MCU 厂商都做好准备了吗?

猜你喜欢

厂商联网科技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抢占物联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