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体系建立与优化研究

2015-03-25孟祥锐

电子测试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二次开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孟祥锐

(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体系建立与优化研究

孟祥锐

(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合理建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十分重要。本文探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建立和优化,提出课程体系建立的思路与具体的实施方案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考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理信息科学;二次开发;课程体系

地理信息科学是集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地理信息科学涉及的学科多、知识面广、理论性很强、技术复杂、实践性强[1],所以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既要注重学生各学科理论能力的培养,又要偏重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建设是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学生系统化的学习和有方向性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开发类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网连续四年(2009~2012年) 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主要是指GIS,遥感,测绘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显示,毕业生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中,从事研发类工作的比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从2009年的38%上升到2011年的28%,2012年略有下降为44%。如果将调查对象缩小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毕业生,那么该比例会进一步上升[2]。因此,开发能力的培养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而课程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

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从专业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摸索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GIS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既要注重学生各学科理论能力的培养,又要偏重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应用型的人才,开发型的人才相对较少。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量的开发类课程,但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力度不够,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衔接。因此在学生就业中从事开发工作的学生是极少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就业率。另外,通过近几年考研学生的反馈,在学生复试或研究生的学习中,也普遍反映自己的开发能力较差。针对以上的问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急待强化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课程体系建立的目标

通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体系的建立达到以下的目标:

(1) 建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往开设的开发类课程,尤其是语言类课程只注重了语言的数量,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编程语言的连续性。在2013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了语言类课程的数量和种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起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2) 调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凑。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和相关教学内容无衔接的情况。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不牢固,课程的学习不系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开发类课程的教师调整课程的教学大纲,使课程之间紧密衔接,教学内容不重复。

(3) 改革开发类课程的考试模式。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课程作业和课程项目作为考核方式比较适合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考核。课程作业主要是根据每节课的讲授内容,布置相应的内容让学生上机编码实现;课程项目主要是期末时,根据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布置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设计和开发类项目以综合进行考核。

(4) 开发类课程的设置做到“与时俱进”。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信息类专业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一定要复合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开发类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本专业的社会需求调整开发类课程。

2 课程体系建立的思路

(1) 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选择。明确开发类课程体系建设中所涉及到的课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在高等教育中,开发类课程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陪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不能将最新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在就业中往往出现所学的知识已经被弃用的现象。因此课程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课程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2) 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中涉及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之间紧密衔接,教学内容不重复。强化一门语言的应用,将一门语言应用于多门课程。通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调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课程间的衔接。在以往的教学中过分注重开发语言的种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存在着了解了几门语言,但是不会用一门语言的现象。开发类课程的教师由于沟通不够,导致相似内容的重复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出现。

(3) 改变开发类课程的考核模式。通过改革考核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体现在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考试环节来强化[3]。在考试的过程中,渗透课程体系的其他课程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所需知识的衔接性,另一方面强化了重点知识的掌握。

(4) 通过实习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实习中,增加开发类的岗位;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增加开发类论文的比例。通过学生实践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开发类课程,巩固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3 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 本课题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涉及到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开设学期为2学期;专业限选课《C#程序设计》,开设学期为第3学期;专业核心课《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开设学期分别为第4学期,第4学期,第6学期;专业选修课《Java》、《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开设学期为第5学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这些课程的设置顺序是否合理。

(2) 提高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将C#语言的学习渗透到《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的学习中。三门课程中都将应用C#语言作为相应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语言工具。在选修课中,开设《Java》课程。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学生可选择使用C#和Java进行WebGIS的开发。

(3) 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在课程开始三周后,学生分组确定自己选题方向。根据所学的课程,在学期末提交相应的设计系统。其中,《数据库技术》课程中学生团队设计的系统作为实训考核内容,理论课程的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中理论课程为机试形式,课内实践的考核内容为学生提交的团队所开发的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理论课程和课内实践内容均通过机试进行考核。

(4) 实践、实习中强化学生的开发能力,学生通过开发类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后续实践、实习的跟进,来评价课程体系的组成和结构是否合理。本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增加开发类的岗位;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增加开发类论文的比例。根据学生开发能力,及时的调整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做好开发类课程体系的建设。

4 结语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发类课程体系建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就业和考研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学生通过开发类课程的学习后,更主要的是实践、实习的跟进。本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增加开发类的岗位;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增加开发类论文的比例。根据学生开发能力,及时的调整开发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做好开发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情况作为评价该课程体系构建合理性的标准之一。

[1]《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李天文,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期.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能力指标体系及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程朋根,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3月.

[3]《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韦波,高教论坛,2008年8月.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s System

Meng Xiangrui
(Changchun Normal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Jilin Changchun,130032)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lass course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Establish reasonabl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s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cap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courses build and optimization, propose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curriculum system with specific embodiments reform program. Designed to improve students' secondary development, employment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secondary development; curriculum system

K909

A

孟祥锐(1981-), 女,吉林梨树人,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二次开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浅谈基于Revit平台的二次开发
浅谈Mastercam后处理器的二次开发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西门子Easy Screen对倒棱机床界面二次开发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ANSYS Workbench二次开发在汽车稳定杆CAE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