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扬弃视角下体育课堂环境优化分析
2015-03-25赵飞达
钟 璞,赵飞达,龙 周
(重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44)
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是营造学校体育发展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1}。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异化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对异化现象进行扬弃,对构建良好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市10所中学1 088 名初高中学生心理异化现象的调查分析,寻找学生出现心理异化现象的原因,这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异化
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活动而产生出主体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凌驾于主体之上,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控制主体本身,束缚主体[2]。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遭到异己力量的奴役,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异化扬弃的过程是人全面发展的过程[3]。异化因外界干预而产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异化现象主要指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无能感和无意义感。无能感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表达自身意愿,被动接受外部安排,个体感知为难以控制或改变[4]。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放弃、听任失败、消极参与等;无意义感是指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价值判断不甚明确,如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课堂练习的意义,抑或课堂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异化的产生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断边缘化,疏远了体育课堂,削弱了课堂对学生健康的增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心理异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10 所中学的1 088 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特征如表1 所示。
表1 被调查学生性别和年级分布情况 (单位/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访问、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在保证样本总体推论精度的基础上,采用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 份,回收问卷1 192 份,剔除无效问卷104 份,有效问卷为1 088 份,有效回收率为90.7%。走访体育教师,现场询问学生。使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估
问卷部分选项采用5 分量表,主观感觉程度从“完全影响”到“完全不影响”依次得分为1 ~5 分。为了了解问卷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对问卷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问卷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值为0.821,大于0.8,说明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比较理想,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
采用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评估,分析时运用方差最大旋转法(Varimax)对问卷进行因子提取,删减相关性低的选项。Bartlett 球星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因子分析的KMO 统计量为0.836,Bartlett 球形检验的p 值为0.000,说明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 检验和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
表3 最大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如表3 所示,经过旋转后的载荷系数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因子1 在选项Z3、Z5、Z6 上有较大载荷,说明这3 个选项有较强的相关性,将因子1 命名为课堂内容及教法;因子2 在选项Z4、Z7、Z8 具有较大载荷,将因子2 命名为师生关系。同理,Z10、Z11 归纳为因子3,命名为学生与自身关系;Z9、Z12 归为因子4,命名为同学间关系;Z1、Z2 归为因子5,命名为场地器材。因子提取结果良好,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性别与学生心理异化
表4 性别与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心理异化程度列联表
表4 给出了性别与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心理异化程度的列联表,得分越低说明异化程度越高。横向对比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异化程度的比重显示,所有男生中,得1 分和2 分的比重分别为8.1%、3.4%,得3 分的占4.3%,得4 分的占3.6% ,得5 分的占27.7% ;所有女生中,得1 分和2 分的比重分别为12.9%、4.4%,得3 分的占5.0%,得4 分的占3.2%,得5 分的占27.5%。T 检验结果sig=0.024 <0.05 表明,在心理异化的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三)场地器材与学生心理异化
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学的场地和器材。体育教学物质环境处于教学活动的最外围,相对静止,它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5]。所有体育课堂教学都要在物质环境中进行,它是教学活动组织进行的主要媒介和载体,具有特有的影响力,持续干预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器材配置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6]。反之,使用较差的器材进行教学会使学生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心理异化,疏远课堂。问卷调查显示,20.2%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少非常影响自己练习,29.8%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差非常影响自己练习。这说明相当数量的学生因场地器材不能满足自身练习需要而不能积极参与课堂练习,产生无能感。场地器材不能充分支持学生进行体育练习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制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四)课堂教学中同学关系与学生心理异化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共存关系[7]。正常的同学关系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干预而异化成为其他不良关系,影响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调查结果表明,16.6%的学生认为同学的取笑非常影响自己练习,17.3%的学生认为同学关系不和谐非常影响自己练习。这说明体育课堂中不良的学生关系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练习。
(五)课堂内容及教法与学生心理异化
分析结果显示,课堂单调和教法单一与学生出现心理异化现象呈显著正相关性,课堂内容简单与学生心理异化相关性较低。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分析及设计应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学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8]。教学内容过于单调或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使学生感到学习无意义。同时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支持学生练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异化为无意义感。问卷调查显示,在主观程度上课堂内容及教法对男女生的影响基本一致。
(六)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自身的关系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自身的关系主要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自身的评估和判断。如在生理极点出现时如何克服较低的身体机能状态及如何看待练习中可能存在的意外受伤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超负荷的练习会打破人体各器官生理机能的平衡,造成局部器官临时性机能低下,强烈的生理刺激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9]。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异化,疏远体育课堂练习。调查显示,17.4%的学生认为课堂生理负荷太大非常影响学习;20.1%的学生非常担心在练习中受伤,如崴脚、摔伤等。结果表明学生缺乏正确的生理负荷及运动损伤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异化而疏远课堂练习。
(七)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异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实施教学而是将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入体育课堂教学,无意识地给学生建立了一个被动、消极的学习环境,便会促使学生心理异化而疏远课堂练习。学生对教师教学是否随意的评价中,7%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随意;在教师教学态度是否友善的评价中,5.4%的学生认为教师态度不好,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比较满意。
四、讨论
结合教学中场地器材配置,就课堂内容、教法、学生自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5 个方面,从学生练习效果视角分析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心理异化及异化,如图1 所示。
图1 体育课堂教学中异化产生及异化扬弃的假设模型
表5 假设模型途径分析
各个途径的分析表述如表5 所示,在异化扬弃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练习实施合理的干预,给予学生积极的、建设性的外部反馈①Damien Tessier,Philippe Sarrazin.The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newly qualified teachers’interpersonal style,students’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in sport-based physical education.(Contemporary Education Psychological,2010:242-235).[10]。上述五个方面贯穿于模型的各个环节,这些方面的不合理或失常会诱发学生心理异化,降低这五方面的负面影响,对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及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要加大场地器材投入,增加场地器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保证每堂课场地器材要与学生人数、练习项目相匹配;教师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组织教法上体现多样性、娱乐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给学生普及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损伤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运动生理负荷和规避运动损伤,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体育课堂中同学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1]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49-651.
[2]李吉远.学校体育的异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36-338.
[3]龙睿赟.论异化劳动理视阈下认得全面发展[J].科学发展观,2010(6):35-38.
[4]蒋艳菊,彭雅静.习得性无助感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心理研究,2008(4):86-90.
[5]马凌燕,辛娟娟.论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系统的关系[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81-83.
[6]单小东.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改革的进程及回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49-51.
[7]裘小英.鼓励学生集体运动,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150.
[8]于蓉,李元平.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48-50.
[9]LI SHUGANG,YANG HONGTAO,ZHAO HUAEN.The humane dimension about harmonious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C]//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Tianjin:Scientific Research,2010: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