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地区多层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
——套内户型设计

2015-03-24程珑语

四川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套型起居室卫生间

谭 建,程珑语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四川地区多层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
——套内户型设计

谭 建,程珑语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文章以四川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的居住建筑适配性需求为背景,以既有住宅建筑适应老龄化使用需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既有住宅建筑内部户型改造与设施的完善等改造技术的研究,探索适合四川地区既有住宅建筑户内空间适老化功能提升与完善的综合改造策略。

户内空间; 适老化; 既有建筑改造; 四川住宅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凸显、老龄化较为严重。四川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全国第二位,且趋势加剧。四川省在1997年步入了老龄化城市的行列,比全国提早约4年[1]。四川省现有老旧住宅居民的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年代较久的住宅中老年人口的比重较高,1970~1990年代多层住宅最为突出。由于这类住宅起初设计并未将适老化功能纳入其设计理念,导致套内空间不适应老年人目前的生活需求,因此对此项功能的改造需要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1 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四川地区1980年代多层住宅居住着大量的老年人,而该时期的住宅设计没有纳入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理念,即原来的设计与使用存在着诸多适老化不足的问题。根据现状,四川地区该类住宅存在的适老化不足问题有:

(一)物理性能方面:该年代住宅有一部分房间自然通风与采光差,由于平、立面或规划密度等因素造成,特别是厨卫空间;临街的房间会受到城市道路的噪声干扰。

(二)空间尺度方面:该年代住宅内部套型面积紧凑,特别是厨卫空间,处于较低的水平,有的厨房不足4 m2、卫生间不足1.5 m2,功能布局不合理,无起居室设计。

(三)功能设备:四川地区1970~1990年代住宅中普遍缺乏配置老年人专用的设施。目前这种需求仍没得到重视,大部分老年家庭中仍然缺少针对老年人的设施与设备。

(四)结构特点:1980年代的住宅普遍使用预应力空心板构建楼板,黏土砖和混合砂浆筑造的墙体,在结构体系属于多层混合结构,墙体承重方式属于纵横墙混合承重。该类住宅大多使用水泥砂浆面层和抹灰顶棚,整体构建方式简单。

2 改造需求

根据老年人的生活特点,户内各空间功能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各不同,需改造的重点如下。

2.1 卧室

该类住宅大部分集中建在城市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段,有一部分面向马路或街道的房间缺乏良好的隔音措施。因此,需要改善户内空间的隔声。

由于四川地区属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的气候特征,室内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是重点,通风、采光、温度等条件是影响卧室舒适度的重要因素。1980年代住宅套型中卧室面积仍处于紧凑的水平。特别是需要使用轮椅的老年人,难以通行。因此需获得较多的可利用空间,使老人居住空间保持适宜的空间尺度和形成集中的活动空间。

2.2 卫生间

较多的套型卫生间采光差,朝向较差,易受遮挡,有的套型甚至出现无窗卫生间的情况(图1)。而且该类住宅卫生间面积普遍小于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2]的规定。此外,大部分居住者仍采用蹲式马桶且老旧,在使用过程中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图1 卫生间采光通风条件差

2.3 厨房

该类住宅有一部分套型内厨房缺乏通风采光,依靠间接采光。此外,一些厨房设备较简陋,而且厨房面积较小,大部分套型的厨房在4 m2左右。

2.4 阳台

该类住宅阳台的进深多在1.2 m左右,较紧凑。实际使用中,住户对阳台使用情况是比较多元化的。该类住宅的阳台都为开敞式阳台设计,但住户大多都已把它改建成封闭式阳台(图2)。

图2 改建的封闭式阳台

3 住宅套内适老化改造方法

以四川地区1980~1990年代多层住宅典型户型为例,探讨适宜住宅套型内部的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可以分为套内使用空间整合和扩展套内空间面积。

3.1 住宅套内使用空间整合

通过改善原有平面布局,在不改变其主体安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既有布局,充分利用现状条件,进一步挖掘既有住宅的潜在空间。

案例1 建造于1980年代的三室户住宅,面积为40.29 m2。住宅为传统砖混结构,对墙体的改动受一定的限制;从户型平面看,各使用空间大致完整,动静分区明确,坐南朝北。与阳台连接的房间基本上都作为起居室来使用(图3)。

图3 案例一套型改造前

3.1.1 改造前的问题

针对老年人来讲,存在的问题有:

(1)卫生间面积太狭窄,不足1.5 m2,只够安装一个蹲便器;

(2)卫生间入口处作抬高300 mm(图4),在邻厨房墙上开一小窗,间接采光、通风差;

(3)采用蹲式马桶,淋浴空间混用;

(4)无洗衣、晾衣区域空间;

(5)户内交通空间窄。

图4 卫生间台阶

3.1.2 改造的情况

该户型改造内容包括见图5。

图5 案例一套型改造后

(1)卫生间做降高,下水管线整体下移;

(2)延伸厨房和卫生间部分墙体,使得厨房和卫生间呈并列横向排布;

(3)将蹲便器改换为座便器,并增加洗手池、设置扶手;

(4)改变厨具原有布置,将炉灶台与洗涤槽布置呈L型操作台面;

(5)调整原有次卧门洞的位置,使户内空间南北通透;

(6)将原有次卧改成餐厅使用;

(7)卫生间加装通风排风机械设备;

(8)将洗衣机由厨房移到阳台,增加厨房的使用面积,并在阳台安装插座并设置上下水管线;

(9)阳台与起居室拆除原砖墙门洞,与起居室联通;并采用落地玻璃推拉门。

该套房与改造前相比,通过优化卫生间与住宅室内高差和减少户内通道空间,使得原有卫生间有效使用面积大大增加,在既有环境下提升了卫生间功能性。并且,增加了整个房间的功能性,将用餐空间与休闲空间区分开,使空间功能更加完整明确;增加了阳台家政功能,将洗衣机移入阳台。老年人卧室家具摆放调整后,留有了可变性活动空间。调整客厅与原来次卧门洞位置之后,促进风的进入与对流,便于南北通风变得更加通畅,自然换气效果得到改善。

3.2 扩展住宅套内空间面积

在现有结构与周边环境条件下,通过在老旧住宅周边扩建新建筑空间的方式,在保障室内日照、消防、卫生等条件的基础上,扩展户内使用面积。

案例2该户型为20世纪80年代四川地区常见的一梯四户中的二户室。该户型现状没有起居室和餐厅。砖混结构,墙体承重改造较困难。房间数少,卫生间面积较小,功能不完善。虽然两间卧室面积适中,但其中一间卧室容纳了起居、就餐功能,稍显混乱(图6)。

图6 案例二套型改造前

3.2.1 改造前的问题

该类户型对于老年人存在的问题有:

(1)阳台与室内地面之间有高差150 mm(图7);

图7 阳台处台阶

(2)卫生间开间小,进深适宜;

(3)厨房、卫生间无窗,采光、通风差;

(4)房间使用功能混乱。

3.2.2 改造的情况

该户型改造内容见图8。

图8 案例二套型改造后

(1)扩建改造:套型布局紧凑,采用局部加建的方式在住宅的东侧,对应厨房的位置加建一个2 100 mm×2 600 mm面积的空间与原空间合并;

(2)将厨房从该套内空间西侧移置东侧;并将厨房的操作台呈L型布置;

(3)将卫生间南侧分隔墙南移240 mm,加大卫生间开间;

(4)面积加大后的卫生间可采取单边式的布置,并设置洗脸盆、马桶以及淋浴间,并安装专用扶手;

(5)卫生间加装通风排风机械设备;

(6)原来厨房的位置改为餐厅;

(7)与阳台相接的房间作为起居室,保留结构墙柱,将隔墙材料改为透光不透视的玻璃材料;

(8)可以将洗衣机移置阳台,并通过阳台设置上下水管线,作阳台整体抬高150 mm。

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各个功能区域规划更加合理,分区明确。构建了以厨房、餐厅、卫生间和起居室为主体的日常生活区,使用面积分配更加符合老年人要求。厨房位置调整后,更大的使用空间使得冰箱能够入厨,设备安排紧凑,布置成L型操作台面,并且使“冰箱-水池-炉灶工作三角形”交界流畅,使走廊宽度足以满轮椅老人操作[3];厨房增加了开窗,改善了厨房通风与采光。餐厅与厨房联系紧密,可以通过厨房间接采光。改造成的起居室功能也相对独立,满足了老年人家庭的日常生活或需求。对于起居室与阳台改造后隔墙材料的选择,兼顾了给起居室的增加间接采光和空间感受的效果;改造后阳台与室内无高差,并在阳台增设了洗衣机。改造完成后,空间上得到一定的改善,适老功能上得到较大提升。对于卫生间的改造,不仅限于增大面积与完善它的功能,还需要对其物理性能进行改善。由于卫生间位置受限制,不能引入自然通风换气,应采用机械换气设置排风扇,可设置进风口与排风口(图9)[4]。此外,套内空间改造,还应从很多方面考虑,如设备设施、细部装修、家具等。

图9 卫生间进风口、排风口设置资料来源:《厨房卫生间设计布置及装修技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4 隔声处理

四川地区1970~1990年代的多层住宅建设中门窗隔声比较薄弱。因此,适老化改造中的隔音问题应将重点放在窗户的隔音处理上,特别是临街的立面窗户以及户内空间的门扇与隔墙隔音处理。在材料选用上,应多选用较厚的玻璃和厚重的门扇。如采用双层隔声玻璃,并在窗框上设置吸声材料则更佳。

5 结束语

本文以现存剩余价值较高与老年人居住集中的的1970~1990年代多层住宅为研究对象。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与其居住需求,运用建筑设计理论,根据四川地区地域特点与现有住宅条件,对四川地区该年代多层住宅套内空间广泛存在缺乏适老化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类型住宅套内空间改造的两种措施:套内使用空间整合与扩展套内居住面积,并提出了改造中应注意的事项,为住宅适老化改造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并为四川地区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1] 于姝楠.四川老年人口居全国第二比全国提前4年“变老”[N].华西都市报, 2011.

[2] GB 50096-2011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S].

[3] 周燕珉. 老年住宅套内空间设计-厨房篇[J].住区,2011(4):86-96.

[4] 白雪.80年代住宅内部空间更新改造研究——以重庆为例[D].重庆大学,2007.

TU241.93

B

[定稿日期]2015-07-02

猜你喜欢

套型起居室卫生间
韩国市区内老年集合租赁设施分析*
——以首尔市Signum Haus和Noblesse Tower项目为例
卫生间抢劫案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我帮你上卫生间
创新学生公寓:可持续设计的新方向
在卫生间里“玩一会儿”
住宅起居室设计新发展研究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浅谈起居室设计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