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山地新农村建设理念探索
——以邛崃市灾后重建安置点规划建设为例
2015-03-24涂海峰徐勤怀
涂海峰, 徐勤怀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留住乡愁—山地新农村建设理念探索
——以邛崃市灾后重建安置点规划建设为例
涂海峰, 徐勤怀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当前成都市面临“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时期,如何针对性地开展山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实现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的总体目标,成为近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邛崃灾后重建新农村示范点的规划建设实践,在总结汶川“5·12”灾后重建规划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山地新农村建设在选址、布局上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以及对生态、田园环境的保护策略,强调通过精细化设计充分彰显川西地域文化和传统风貌特色,是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次有益的探索。
城市规划; 灾后重建; 山地新农村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图1)。距震中不足30 km的邛崃市西部山区再次遭受重大损失。受灾区域涉及6鎮4乡41 591户居民,其中受到严重破坏的6 429户。地震发生后,经过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政府决定正式启动灾后重建安置点的建设工作,各参战单位的全力配合,克服各种困难,从前期的选址定点、勘察设计、审查,到后期的施工,前后仅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首批3个示范安置点的建设便得以顺利完成,并且创造了灾后重建史上的又一个奇迹。示范安置点的建设工作不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进一步探索了山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借鉴。
图1 雅安芦山
1 山地新农村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陆地总面积近70%,居住着1/3人口,而且大部分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山地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山区发展长期落后的现象,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保护生态景观环境,彰显地域人文特色,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在山区,自然形成的村庄具有很强的景观视觉敏感性和景观生态敏感性,在快速建设过程中极易对农村整体风貌造成破坏,使得突兀的、风格单一的现代建筑与山地风貌特征不相协调,丧失自己的特色,景观也日益趋向雷同,丧失了景观的连续性与整体美学特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山地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等同于城市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不能完全照搬城市建设的模式。
山地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注重保护和体现地方特色与农村风貌,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山地景观资源,确保开发建设与景观生态保护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山地新农村的特色,杜绝“千村一面”的现象,实现人居环境的“天人合一”。
邛崃市高河镇毛河村寇家湾安置点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龙门山区域,属于高山、丘陵地势,地形起伏较大,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为21.64%。高河镇是本次“4·20”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明确提出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建以及打造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典范、灾后重建传世精品的要求,目前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首批示范安置点也已初步建成。下面以“邛崃市高河镇毛河村寇家湾安置点”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为例,系统地总结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方法。
2 科学选址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极大促进了成都乡村地区的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从产业、基础设施、到环境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并创造性地提出新农村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这“四性”原则的实施,是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突破,使新农村建设发展有了现实的依循,有了具体可行的途径。本次灾后重建规划则进一步强调“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即:业态、生态、文态、形态的充分融合,达到“产村相融、景村一体”。
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局限,灾后重建存在重建设、轻选址的问题,在哪儿建、怎么建、建多大基本上是领导钦点,缺乏科学的论证,随意性大,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如大量的新建安置点临近主要道路的平坝地区选址,造成新的夹道建设和对耕地破坏。
本次重建安置点选址从前期的选址、定点开始,规划、国土、勘测以及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综合场地的区位、人文、景观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地质灾害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反复论证、多方案比选(图2~图4)。明确提出安置点的选址要充分结合山地河谷的地形特点,选择河谷中部田园与山体的过渡区或滨水的一、二级台地上,充分利用原有村庄的道路、绿化、基础设施,既有利于保护田园生态景观、改善原有村庄的环境,又能节约投资,保护耕地,突出山地、丘陵的地貌景观特色。选址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不占或少占良田耕地(2)靠山、近水、上坡、进林盘(3)有一定的地形坡度变化(5~15°)(4)满足安全的要求,适宜建设(5)尽可能结合现有村庄、林盘进行改造(6)与主要道路保持50~100 m的间距。
图2 安置点选址示意
图3 场地现状
图4 文景江
3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布局模式
“5·12”汶川灾后重建安置点的规模普遍偏大,以200~300户为主,甚至更大,布局上与城市小区趋同,空间简单重复、缺乏特色,难以充分体现“四性”的要求。本次灾后重建提出在乡村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规模上适度集中,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田园、生态化的布局模式进行规划。单个点位规模控制在50~70户左右,既具有一定的规模,方便配套,又能避免空间尺度的失调(图5)。
以“寇家湾安置点”为例,规划结合原有的村落进行改造,建筑选址尽量避开有滑坡、泥石流的区域,充分利用旧的宅基地进行改造建设,避让大的堡坎,不做或少做切坡,保证地基的稳定。规划总共安置73户,分5个小的院落组团,顺应山体等高线布置,每个院落组团按15户左右进行组合,为了避免建筑对背景山体的过度遮挡,规划对组团的形态和尺度进行了控制,组团南北纵深控制在70~90 m,东西向宽度控制50~80 m以内,组团与组团之间的间距约20~25 m,留出一定的生态用地和排洪通道,使得山体与田园之间视线廊道保持通透,保证户户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看得见田园。
图5 空间布局示意及总平面图
4 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4.1 新旧融合
乡村规划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往往有许多现状的因素需要考虑。在重建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一方面,保护好山水田园的整体格局,另一方面,要保护好村落中历史的街巷院空间肌理以及有价值的古建、构筑物如名人故居、祠堂、书院以及桥梁、码头等,避免大拆大建。在“寇家湾安置点”的规划中选择了其中一个历史较久远(明清时代)、质量好的老院子保留下来,进行了修缮,内部功能适当规划改造提升,既可以成为乡村记忆的展示平台,同时也可以作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给村民使用,花钱不多,村民很满意,实施效果非常好(图6)。
图6 老宅改造前后实景
绿化景观方面应尽量保留原有宅基地当中的绿化植被,尤其是高大的乔木,组织到院落空间当中,也使得新建建筑与原有环境巧妙融合在一起,在住宅的房前屋后以及组团之间种植农田果林,形成微田园景观;保留村落的桥梁、码头、古井、磨坊、水车等设施,并加以利用,组织到环境景观当中,既保护了文化的原生态和多样性,又体现了新旧的对比和共生。
4.2 传统空间的现代演绎
空间设计突出人文关怀,规划构建社区中心、组团中心、院落等多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设计上延续川西林盘功能单元的构成理念,以川西住宅院落为基本单,将传统的封闭小院落演变为半开放式大合院形态元,结合丘陵台地形成二~三进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每个院子高差控制在2米左右,通过内部空间的组合变化,形成高低错落、富于特色的山地村庄聚落。院落与院落之间通过路、街、巷的交通系统,串联整个村庄的组团空间,院落内部空间与周围的山体、田园景观相互渗透,互为对景(图7~图10)。
图7 空间演变模式图
图8 院门
图9 庭院
图10 入口
4.3 川西建筑风貌特色的彰显
“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在村庄建筑风格上强调体现“四性”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常常出现理解的片面,将建筑的多样性与相融性割裂开来,导致风貌的杂乱、无序等现象出现。本次安置点新建建筑强调延续了川西建筑风貌的主要特点,如院落式建筑的空间肌理、形制、尺度,立面整体上突出白墙黛瓦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增加风雨廊、穿斗式构建、木质窗花格等细部装饰,细节上突出乡土特色,在材料、工艺上尽可能采用本土材料和传统施工工艺。如小青瓦、青石板、木材鹅卵石等材料运用到建筑细部、挡土墙、铺装以及各种景观装饰中,使建筑在形态和环境景观方面得以充分融合传统元素。
5 功能弹性,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山地型新农村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本次“寇家湾安置点”规划除满足居住功能的需要外,还充分考虑了未来旅游接待功能的拓展,规划有乡村酒店、客栈、停车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点,建筑户型主要功能包括住宅、产业用房、服务配套设施用房三类,建筑功能上考虑住宅空间及功能的可变性(图1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同时结合自然山体、水系等优良的生态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滨水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特色乡村旅游。
6 精细化设计,做好现场服务,保证实施不走样
灾后重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设计要求经常发生变化,设计图纸的深度往往难以一步到位,加上地形图、地勘等基
图11 户型平面功能改造示意
础资料的滞后,有时会导致设计方案进入施工阶段后走样变形,甚至面目全非。为了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本次“寇家湾安置点”设计在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后,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放线校验,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单体建筑施工图完成后,还针对每个院落组团建立三维的工作模型,推敲空间形态,包括确定建筑屋顶及外墙的色彩、材质,大门、围墙、堡坎以及内外的绿化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并提供给施工单位,施工过程全程派驻规划师和建筑师进行现场指导,参与建筑材料的选样、审定工作,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以确保最终效果的实现。
7 结束语
新一轮灾后重建要求在总结以往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四态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尤其是山地新农村建设在选址、布局上突出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以及对生态、田园环境的保护。通过精细化设计充分彰显川西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风貌特色,是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次有益的探索。
涂海峰(1969~),男,本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984.11+4
A
[定稿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