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
——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2015-03-24吴婉仪

关键词:人力资源情境培训

吴婉仪 罗 杰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
——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吴婉仪 罗 杰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需要在学校专家对学生学情分析和校情分析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一起确认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实施需要因时因地制宜,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再行动的戴明管理循环原则,不断促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过程;课程建设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培训师和培训组织管理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通过德尔菲法得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且在访谈高职院校专家的基础上,分析校情和学情,设计出符合实验学校的学习情境。在具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中,笔者进行不断反思,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入手,分析其在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检查、课程再行动方面遇到的困难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计划阶段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SWOT分析

优势:H学校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有5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立志建立优美的校园环境,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之路。积极推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应运而生,该校教师基本属于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丰富的企业经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师亦是如此。该校学生思维活跃,行动敏捷,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们普遍欢迎。

劣势:由于传统的学校地位等级划分、民办教育经费等问题的影响,H学校在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的落实目前存在问题;在师资引进方面由于待遇不高遇到了困难,教师的积极性有待激发;学生热衷于工作和赚钱,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机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的课程模式,解决了高职院校的出路问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实践性、可操作性强,任务明显,融理论于实践的基于工作的课程模式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的建设。

威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需要良好的设备、优秀的教师的支持,势必要求学校增加软硬件建设的投资,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基于以上分析,在课程计划阶段,首先,需要负责该课程的教师团队专心研究,开发出适合本学校本课程的基于工作课程的学习情境;其次,需要学校完善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选取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必要时可以开发校本教材;再次,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践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根据情境设置进行教学,制定课程考核标准。

1.2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计划(见下页表)

2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实施阶段

2.1 学校方面

在与H学校的访谈中了解到,学校鼓励创新,拿出了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但由于缺乏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督导,不能很快形成有效的研究团队,很多教师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要有包容改革的心态,并且形成各系部“研究型组织”,促进整个学校的课程建设。为此,首先,学校解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分批派教师去企业进行专业研修,每年至少一个月,并提交相关的学习报告。其次,学校定期举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研讨会,让教师们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再次,学校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训室。

2.2 教师方面

在与H学校实施相关教学改革的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了自己专业的发展,每天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工作安排,不仅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且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有效的学习情境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学生通过社会调研和提交报告,促进了他们各项能力的成长。但是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多好的设计都需要教师富有激情和爱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会情绪管理,坚持正确的教学习惯和行为。基于此,H学校教师的做法如下:(1)关注时事政治新闻和社会热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情境引入,比如用柴静的《穹顶之下》来启发大家作为培训讲师该如何设计课程和抓住听众的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培训课程设计。(2)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学习情境中,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做观察者和引领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但不是包办代替。(3)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社会阅历,不断了解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学时数)培训与开发的认知(4)制定培训与开发制度(4)分析培训需求(8)制定培训与开发计划(14)实施培训与开发(10)评估培训与开发(8)素质考评(24分)48课时,共24次课,旷课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玩手机、走神、随意喧哗聊天等不文明行为一次视情节扣0.2—1分。积极回答问题及参与问题讨论者可加分,视问题难度及回答程度每次加0.2—1分(总分不超过扣分,超过部分可累加分数另外进行奖励)任务考评(24分)全员参与任务: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概念、观念、原则;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汇报,制作PPT,分工进行演讲;结果:视完成情况评分(0—2)分任务:掌握制定培训与开发制度的原则、相关法规及内容;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制作PPT,分工进行演讲;结果:视完成情况评分(0—2分)任务:分析并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制作PPT,分工进行演讲;结果:视完成情况评分(0—4分)任务:(1)确定培训的对象和内容,(2)培训方式、培训师的选择,(3)培训经费的预算,(4)开发方案的设计;方法:每名同学根据相关单位情况上交WORD文件;结果:视完成情况评分(0—7分)任务:(1)培训实施前的准备工作,(2)培训实施中的管理工作,(3)培训后期的管理工作,(4)开发方案的实施;方法:每名同学根据相关单位情况上交WORD文件;结果:视完成情况评分(0—5分)任务:(1)设定评估目标,(2)建立培训效果信息库,(3)制订评估方案,(4)实施评估,(5)撰写效果评估报告;方法:每名同学根据相关单位情况上交WORD文件;结果:视完成情况评分(0—4分)技能考评(24分)全员参与了解相关单位新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情况(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正确)(视情况0—2分)制定相关单位新员工培训与开发制度(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正确)(视情况0—2分)做出相关单位新员工培训开发的需求评估报告(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正确)(视情况0—4分)制定出相关单位新员工的培训开发方案(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正确)(视情况0—7分)制定出相关单位新员工具体培训方法的实施方案(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正确)(视情况0—5分)通过调研了解相关单位近年来新员工的培养结果形成评估报告(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正确)(视情况0—4分)课程考试(28分)包括每个学习情境内容。试卷题型尽量多样化,应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案例

2.3 学生方面

在H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100名学生中,有20%的学生非常欢迎这种教学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他们对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渴望,增加了他们对以后工作的信心,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而严格细致公正的考核对自己的学业进行了有力的检测。60%的学生比较欢迎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能够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还有许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团队协作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20%的学生不太喜欢这种模式,认为自己读大专只是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地拿个文凭,而这种严格细致的考核花费时间太多不利于他们顺利拿到学分。基于此,H学校的做法是:(1)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严格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计划进行课程考核。(2)每个具体的学习情境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喜好,比如选取时下流行的“我是歌手”节目,针对其培训及营销模式,分析每名歌手的培训点和价值点。(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不同的学习情境使用不同的分组方法。

3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检查阶段

3.1 学校方面

H学校给予相关教学改革者以相应的激励,出台具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细则,使考核科学化和数据化。每个学习情境都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组织教学专家及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评价进行回应,反思对工作任务的认识,研究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2 教师方面

H学校的相关教师表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经过教学实践收获良多: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了,教师对教学工作更加有激情了,实现了教学相长。而在各个阶段的考核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教师需要作灵活处理。因为考核不是目的,考核是为了对工作成果进行检查,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学生学习的进步。因此,课程检查就是对计划的再验证,需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

3.3 学生方面

H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表示,考核无处不在,有压力才能有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需求,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不断鼓励学生,只要有进步就要进行鼓励,只要态度端正就要进行鼓励,从而不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场能。

4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再行动阶段

4.1 学校方面

H学校表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作为试点课程,此次教学改革的成功有助于基础学科及管理类等课程的工作化转型,比如“商务英语”课程,很多学生把书本上的对话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的对话过程中却一句话都答不上来。因此,学校会继续增加校内实训室和校外企业合作的投入力度,增加对改革教师的支持力度,并且出台具体的资助方案。

4.2 教师方面

H学校相关教师表示:教有定论,需要爱和责任;教无定法,需要变通。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也多种多样,他们的家庭教育和生活阅历也是千奇百态,他们的性格也都各有不同。因此,教学情境也是需要不断变化的。要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反思,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相信教学水平会不断进步。

4.3 学生方面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们看到了课程的实际价值。在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们觉得自己的道路还很远。他们表示,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他们要学习更多的内容,以便让自己的能力更加贴近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用一种主动的心态去进行学习;在考核阶段,要积极提交各种学习报告,不抄袭他人成果,促进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模块之一,它与具体的工作过程密切契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加快高职院校毕业生适应企业相关工作的步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是目前高职院校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还处于尝试阶段。教师要走在创新的前沿,以引领学生的创新。学生只有熟悉了工作过程,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才能创新企业的工作,才能把自己的学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

[1]艾云辉.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课程开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5).

[2]沈玲.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以A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个案[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3.039

2015-03-07

院级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成果

吴婉仪(1983—),女,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

G642

A

1674-6341(2015)03-0090-03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情境培训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培训通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护患情境会话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