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有效途径

2015-03-24江春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成果

□文/江春兰

(人行新疆吐鲁番地区中心支行 新疆·吐鲁番)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指南》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因此,内部审计已经扩展成为融风险管理、组织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审计。实现内部审计增值是央行内审转型深化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如何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这一新功能,是基层行内审部门必须面对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必然性

(一)由内部审计的性质决定。内部审计是基层行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即可以对基层行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评价、指出其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缺陷、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还可以通过对组织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改进和完善组织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规避各项业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预防、揭露和抵御风险的功能,促进组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二)由央行内审转型深化的大环境决定。“为组织增加价值”是央行转型深化的终极目标。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状况的合理性、充分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疏漏和缺陷,确保单位内控制度健全、控制有效。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审计调查,对组织机构中存在的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向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提出解决或防范风险的建议,以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增加组织的价值增值。

(三)有利于内部审计发挥其“间接价值”。内部审计在央行的价值链上是一项间接辅助活动,它对于基层行的价值增值作用还体现在其创造的间接价值,即“威慑价值”。被审计单位在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检查过程中,能促使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促进经济责任的履行,从而有效发挥审计的震慑作用。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信息沟通、协调管理,优化价值链为组织创造“潜在价值”。

二、基层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优势

(一)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经常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它可以通过对基层行各项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检查与核实,对各业务层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的风险进行修补和完善,对可能发生的违规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实现价值增值。

(二)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基层行内部控制的一个环节,是基层行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中也明确了内部控制包含了四项目标和五大要素。因而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深入评价,综合利用调查问卷、流程测试、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缺陷、潜在风险点和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测试,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落实,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防范体系,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三、基层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作为组织治理的“耳目”和“保健医生”,要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协管抓,内审部门具体抓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此外,还要通过选调高素质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在知情权、参与权等方面给予内部审计特定的权限,及时排除其他外在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干扰,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基层行的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内部审计对组织的价值增值。

(二)更新审计理念,转变审计工作重心。基层行审计人员要树立

“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和增加价值”的转型理念,审计过程中要转变传统审计固有的思维模式,审计人员角色要由“经济警察”向“保健医生”再向“管理咨询师”转变。一是内部审计要全面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建立风险自我评估程序和模型,充分利用先进的审计模式,对被审计部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的识别、监控和处理,做到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使内部审计重点逐步从管理保障向风险保障转变,从被动发现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防火墙”作用;二是内部审计不仅要开展对重点领域经营的绩效审计,如基建工程预算决算和招标投标绩效审计、集中采购绩效审计、财务管理费用成本绩效审计、人力资源绩效审计,促进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另外,还要持续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如领导干部履职审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廉政审计等,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组织价值,实现组织目标。

(三)推进审计成果运用,提升内审增加价值。内部审计成果及时转化运用是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审计价值增值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如果只有审计检查,没有审计成果转化利用,就会导致同样问题前审后犯,违规违纪行为得不到纠正,管理漏洞得不到堵塞,组织风险得不到控制。一是要做好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就要抓住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发挥审计工作最大、最优的效益。要将审计重点落实到领导关心、职工关注和本单位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关系职工利益的重要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要突出对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的分析研究,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从体制上找对策;二是要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指标体系,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从审计项目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实施确认、报告完成到整改落实阶段,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让审计结果变为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要建立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数据库,创建成果信息载体,信息载体能使无形的成果有形化、分散的成果集中化、抽象的成果具体化,提高成果的可利用程度,使检查成果得到合理应用,可以采取召开专题分析会和创办成果信息交流简报等形式,强化审计成果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升基层行内审增加价值。

(四)加强审计队伍素质,为审计价值增值提供人才保障。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根本保证。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提出高层次和有价值的建议,从而得到单位领导重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才能充分体现。因此,作为审计人员,除具备必要的学识和业务能力外,还需要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流程,并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内审人员素质除引进和招录外,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后续教育、业务培训、学习交流、打通审计人员进出通道等措施,使审计人员知晓基层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基层行审计增值提供保障。

(五)拓展审计服务视角,强化审计增值效能。基层行内部审计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因此要通过转换内部审计服务视角,强化内部审计增值效能。一是内部审计要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避免充当“事后诸葛”的角色,要推进实现以客观真实、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同步发展,做到事后业务、账务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绩效审计相结合,手工账表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实现审计工作的向前延伸,对管理行为实施全过程监控;二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分析其负面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措施。还可以采取改进审计报告的方式,在报告形式方面,撰写审计报告时不使用责难性的措施,不采取简单暴露问题的做法,在报告的内容方面,向领导呈送的报告只反映重大问题,而对一般性质的问题,则在审计过程中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并督促其就地整改,真正做到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三是要做到“两个结合”体现审计服务于组织功能。首先,要做到审计监督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多从制度建设方面提出建议,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服务;其次,内审整改要与责任追究相结合,构建以“落实责任、整改台账、后续跟踪审计”三位一体的内审整改监督体制。■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成果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工大成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