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MP-3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5-03-24王浩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硬化斑块冠心病

王浩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MMP-3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王浩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目的:探讨MMP-3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其中AMI患者53例、UAP患者40例、SAP患者43例;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53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MMP-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四组间血清MMP-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血清MMP-3水平>UAP组>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间血清MMP-3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MMP-3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为ACS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MMP-3;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急症,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SAP)之外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病理状态[1]。目前斑块不稳定、破裂,生成血栓作为ACS的病理生理机制已得到共识。近年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扮演重要角色[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3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MMP-3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3例、UAP患者40例、SAP患者43例。AMI组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45~76岁,平均(59.82±9.71)岁;UAP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9~74岁,平均(60.17±11.35)岁;SAP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6~81岁,平均(59.26±12.42)岁。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53人为对照组,均无冠心病相关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异常,脑梗死等。其中男性40例,女性13例,年龄44~72岁,平均(57.29±8.81)岁。各组性别构成、年龄之间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AMI患者于病情发作3h内,其余各组均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3mL,离心取上层血清后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样品中MMP-3水平,试剂盒购于郑州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说明书中方法进行检测。各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为冠状动脉狭窄直径大于一半的主要冠脉支数。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血清MMP-3水平比较

对照组血清MMP-3水平为(1.74±0.97)μg/L,SAP组为(1.66± 0.74)μg/L,UAP组为(4.33±2.70)μg/L,AMI组为(6.48±1.79)μg/L,四组间血清MMP-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血清MMP-3水平>UAP组>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冠脉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MMP-3水平比较

冠脉单支病变者MMP-3水平为(3.83±1.99)μg/L,双支病变者MMP-3水平为(4.33±1.81)μg/L,三支病变者MMP-3水平为(4.97 ±2.35)μg/L,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间血清MMP-3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包括有不稳定型和稳定型两种状态,且稳定性于动脉管的狭窄程度相比更能提示发生高危事件的风险,同时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3]。MMPs为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可将斑块的强度减弱,进而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其中MMP-3为MMPs家族中表达最为显著的成员,可对细胞外基质中的多数成分起到特异性降解效果,其中MMP-3的分泌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发生之间存在明显关联[4]。

本次研究中AMI组血清MMP-3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三组,UAP组血清MMP-3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MMP-3高水平表达多仅存在于纤维帽的肩部,引起该处的斑块容易出现破裂,ACS发作时多合并该处斑块破裂,导致大量MMP-3进入血液,提升了血清MMP-3水平。SAP患者与ACS患者相比斑块的性质较为稳定,MMP-3进入血液量较少,因此血清MMP-3水平较低。提示MMP-3水平升高可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的发生。

[1]高阅春,何继强,姜腾勇,等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178-181.

[2]于滢,杨向红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11(6):592-595.

[3]范晓迪,刘建勋,林成仁,等 .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3):300-305.

[4]曾智桓,赵艳群,周万兴,等 .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与改良[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30(5):957-960.

R541.4

B

1009-6019(2015)08-0274-02

王浩(1982~),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冠心病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硬化斑块冠心病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