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2015-03-24陈雯雯

当代医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弹力袜妇科下肢

陈雯雯

综合干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陈雯雯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进行了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针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分别在术中使用血栓压力泵和改良截石位,以及术后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结果 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腹腔镜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

综合干预;深静脉血栓;预警分级护理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预后康复,一旦伴有栓子脱落甚至可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病人生命[1]。研究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肥胖等因素均是DVT高危因素[2-3]。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了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上海市复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共有82例采用腹腔镜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8.43±12.45)岁;肿瘤分类:外阴肿瘤14例,阴道肿瘤18例,子宫肿瘤26例,卵巢肿瘤15例,输卵管肿瘤9例。

1.2 护理方法 对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病房与手术室紧密结合,术前采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分级别护理;手术中护理干预;术后分级别护理干预相结合,引导患者积极有力参与各项预防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瘀斑以及疼痛变化情况,必要时结合彩超检查,及时明确有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2.1 术前预警分级护理 本院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评分,评分表由眉栏、风险因素评分、推荐护理措施组成。眉栏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评分日期。风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为0分,40~50岁为1分,51~60岁为2分,>60岁为3分;BMI=kg/m2:<25为0分,25~27为1分,27~30为2分,≥30为3分;疾病性质:良性为0分,(可疑)恶性为2分;手术情况评估:手术规模/时间:小手术/≤30分钟为0分,中手术/≤2h为1分,大手术/≥2h为2分,盆腔淋巴结清扫为3分;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为1分;询问病史:既往史无血栓史为0分,有血栓史为2分;是否合并高凝、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无为0分,有为2分。

采用评分表将风险评分分为4个等级,即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评分1分为低危人群,发生血栓风险的几率较低,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2)督促患者尽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评分为2分为中危人群,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鼓励早期活动,建议使用弹力袜(指导使用方法)。评分为3~4分为高危人群,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鼓励早期活动,建议使用弹力袜(指导使用方法),根据医嘱使用腿部充气压力泵。评分为≥5分为极高危人群,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鼓励早期活动,使用弹力袜,腿部使用充气压力泵。

1.2.2 术中干预

(1)抗血栓压力泵。对于极高危人群,手术开始前由巡回护士对患者解释使用抗血栓压力泵的作用,介绍仪器的动能,消除患者紧张不适感。手术时由巡回护士给患者使用抗血栓压力泵,抗血栓压力泵使用方法:将2个袖带分别放在左右腿下,包裹小腿,松紧以伸进去1指为宜,包裹牢固;将袖带接头分别连接抗血栓泵,并确保连接管的通畅;启动电源,待系统完成自我检测后,其自动开始工作。从远端开始充气,并不断通过测定患者的静脉充盈时间,来自动调整充气、排气间隔时间和充气压力[4]。如系统发现问题,自动报警,并显示问题所在,系统立即保护性关机。

(2)改良版截石位。将托脚架安置于手术床上,根据患者身高调整脚手架的高度,托脚架支托患者肌肉丰满部位,托板关节端朝向腘窝,小腿位于水平位置,两腿分开80°~90°,使髋关节屈曲110°~130°,外展45°,膝关节屈曲110°~130°[5],并使用立体轮廓垫垫于托脚架上,使用自制脚套保护小腿,起到保护小腿摩擦损伤以及保暖的作用,可以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2.3 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说明正确体位和时常翻身对预防DVT的重要性,时常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摩下肢的比目鱼肌、腓肠肌,以帮助患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功能锻炼。手术结束后24h,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抬高训练,如果患者不能下床,护理人员则需协助并督促患者在床上进行下肢屈伸运动、换转足踝运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回流,减少血液的瘀滞。在患者恢复期,指导并鼓励患者使用弹力袜。弹力袜的穿法:穿医疗弹力袜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下床前,或在穿弹力袜前将腿抬高5~10min。穿袜必须保证腿部皮肤的干燥(必要时可使用爽身粉),使用橡胶手套能增加手部与弹力袜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穿脱更加方便。

(3)预防性抗凝。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对患者的静脉进行穿刺时,容易损伤局部血管,诱发血栓的形成,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注意以下方面: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能及熟练程度;②对注射高渗溶液或具有极强刺激性药物时,应避免反复穿刺患者同一处静脉,尤其是禁止反复穿刺大隐静脉;③持续滴注的时间需保证48h以内,如由于持续滴注导致患者局部出现炎症,应及时予以消炎,同时需重新建立静脉通道,以降低对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

2 结果

82例患者经过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并且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

3 讨论

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缓慢等因素。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范围较大,血管损伤严重,促使血小板凝集功能、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血液凝固性增强,从而增加了静脉血栓的发病几率。腹部腹腔镜手术是指外科医生借助腹腔镜技术将腹腔内的情况显示在显示屏上,通过在腹部壁上开1个孔;然后将细长的手术器械通过该孔进行手术。该术式创伤小、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预后。但由于其特殊的气腹手术要求,也极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梗死等并发症。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原因总结了以下几方面[6-8]:(1)气腹因素。腹腔镜手术导致腹腔内压升高,增加了下腔静脉的阻力,从而减少了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量,导致下肢血管扩张;(2)麻醉因素。手术麻醉导致患者周围静脉扩张,降低血液的流速,降低了肌肉的收缩功能,导致血液流动不畅;(3)手术因素。手术本身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高了血液的黏稠度,导致血栓产生风险增高;(4)高血脂因素。高血脂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降低,易形成血栓;(5)糖尿病因素。患者血糖浓度高,导致红细胞和血小板粘附力增加,血液流速降低。

本院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了综合干预。病房与手术室紧密结合,术前采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分级别护理;手术中护理干预;术后分级别护理干预相结合,引导患者积极有力参与各项预防措施,82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综合干预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妇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王守军.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2009,49(18):123-124.

[2] 王芬,陈美华.35例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4,20(9):775-777.

[3] 张震宇.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与预防[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9):650-651.

[4] 许建芬,小岚,沈小芳,等.老年科预防深静脉血栓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11(47):997-998.

[5] Ikeda M,Kan-no H,Hayashi M,et al.Predicting periopera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Japanese gynecological patients[J].PloS One,2014,9(2):89206.

[6] 钱多.一例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64-466.

[7] 廖冰,童频,程艳冬,等.情景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2):379-380,387.

[8] 张世琴.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02-1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67

上海 200440 上海市复旦附属妇产科医院手术室 (陈雯雯)

猜你喜欢

弹力袜妇科下肢
正确使用医用弹力袜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静脉曲张患者怎样选择弹力袜?
妇科手术后如何选抗血栓弹力袜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吗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