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5-03-24金国花柳明仁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循证证据护理人员

金国花 柳明仁

(1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吉林 延边 133000;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谨慎、明确、严格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有效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而循证护理评鉴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循证护理过程中,为保证循证护理"证据"的真实、正确、严谨性,采取有效手段对证据进行分析、评价、筛选的能力。一般来说,医院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均需具备良好的循证护理评鉴能力,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在新医改的深入以及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下,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但其对于循证护理方面的评鉴能力依旧缺乏,这对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分析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培训现状,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也是目前需注意的重点。

1.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概述

1.1 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概述:循证护理评鉴能力也可称作循证护理质疑能力,是指循证护理人员以批判性、质疑性思维能力对所收集的循证护理证据展开分析、评价、筛选,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循证护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与严谨性。"循证医学"这一理念最早是加拿大学者在1991年所提出的,之后渐渐衍生出了"循证护理"这一护理观念。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逐渐完善,循证护理观念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循证护理观念与方法在国内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的循证护理实践与培训也成了护理领域的热点[1]。

1.2 提高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不仅对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术与科研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拥有高学历的护士及护生,在掌握专业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同时,还需掌握流行病学、统计学等相关科研知识,才能保证护理工作开展的合理性、严谨性与有效性。而循证护理作为护理领域的一种新护理模式,通过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对护理科研、护理教学、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种形势下,也更加突出了循证护理的重要性。然而,循证护理的"护理证据"是否科学、严谨、真实,还需要通过严格、客观的评鉴才能确定,只有将真实、准确的"护理证据"应用于临床循证护理工作中时,才能保证护理效果。基于以上客观因素分析,可以总结出:护理人员在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时,不仅要具备专业、丰富的循证护理知识与技术,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护理证据"评鉴能力。因此,重视循证护理评鉴培训,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评鉴能力,也将显得很有必要。

2.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现状分析

循证护理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国外也是在近二十年间才开始对循证护理方面开展大量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国外的研究总结认为,缺乏证据评鉴与技巧,是影响循证护理临床实践的主要障碍。因此,近几年来,国外部分护理学者提出应用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措施,对临床护理人员及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展开了培训。通过对培训结果的研究发现,护理人员拥有较高的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对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的确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对循证护理的逐渐重视,开展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便也成了必须趋势。但纵观现状,由于我国在循证护理方面还欠缺成熟,导致目前的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两点:

2.1 对循证护理评鉴的认识不足:通过相关资料统计调查发现,虽然国内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愿意进行循证护理的学习和运用,但他们同时认为对于循证护理的评鉴活动太过复杂、深奥,学习愿望并不是十分强烈。阮海涛[2],李春燕[3]等人的研究资料便充分表明,很多护理人员对于循证护理的真正涵义、循证护理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了解,对于循证护理评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也存在一定疑虑,进一步阻碍了他们学习循证护理评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忽略了循证护理评鉴活动的开展:我国近年来虽已逐渐认识到循证护理的作用,并在临床及各学校积极开展循证护理培训与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只重视对护理人员循证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却忽略了对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培养。毛秋婷、曾铁英[4]等人曾报道说:有研究者从循证护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不同角度展开调查,分析如何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评鉴能力。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可见,虽然循证护理评鉴活动属于循证护理实践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国内已有一些护校将这方面培训纳入到了教学当中,但培训仍旧面临一些困难,获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可能与循证评鉴能力培训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相关院校对评鉴培训活动的开展不重视,有效性培训手段的缺乏等原因有关。

3.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发展策略

随着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循证护理评鉴能力也是必然趋势,基于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现状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建议,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策略着手,加强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

3.1 高等护理教育阶段的发展策略:高等护理教育是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的源头,在此阶段开展"循证护理证据"的评鉴也属必然。通过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结合循证护理的特点,建议高等护理教育阶段的评鉴能力培训,可通过如下几点来实现:

⑴传统教学理念与新教学理念的融合。传统的以教科书为准则的护理教学方式固然重要,但在新时代发展下,各种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的教学实践也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与新教学模式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活动,才能使护生在遵循"严谨护理"理念的同时,灵活应用网络信息、网络检索学习循证护理评鉴。⑵重视循证护理评鉴教学的开展。护理在校期间时间充足、精力充沛,这个阶段护生有足够时间和机会接受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学校也要善于把握时机。以国外学者设计的循证护理评鉴方案为依据,结合教学环境,开设评鉴教学课程,利用循证护理的新理念、新模式这一优点,激发学生对循证护理的兴趣,进而为培训他们的评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打好基础。⑶加强护理评鉴的实践。护生不仅要掌握循证护理评鉴的理论知识,还需学会在实践护理中灵活应用,因此,学校应该与各医院相互合作,为医院输送实践人才,使学生通过护理实践,掌握完整的循证护理评鉴技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评鉴能力[5]。

3.2 临床护理实践阶段的发展策略:临床护理实践阶段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护理知识与技术已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因此,针对该阶段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他们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评鉴知识,进行护理实践,同时加强继续教育,以便能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评鉴能力。护理人员可将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设计的护理文献评鉴项目,以及英国制定的临床指南评价标准"AGREE"体系等公认的,较全面的循证护理评鉴体系作为依据,于临床循证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通过对"护理证据"的标准评鉴,作出两方面的决策:其一,若相关研究缺乏强有力证据,不适合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时,可以作为开展原始护理研究的良好素材;其二,若护理证据级别较高,适用于临床护理中时,便可以合理、灵活应用相关护理措施,并加以推广,以达到改进与完善临床护理模式的目的。

3.3 高层次循证护理实践阶段的发展策略:高层次循证护理实践主要是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大型综合医院、循证实践中心所开展的循证护理实践与科研工作,该阶段区别于临床护理实践阶段,具有对大规模、大范围、复杂性原始护理数据的评鉴能力。为促进临床护理评鉴活动的开展效果,以上机构有义务为推进循证护理实践提供完整、有效的评鉴服务。相关机构研究人员可以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组成评鉴小组,共同对临床护理问题展开大规模、专业性的检索评鉴,通过互相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获得完善、清晰、客观的评鉴结果,从而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循证支持。

4.总结

加强循证护理评鉴能力培训,在我国当前的护理教学中已是必然趋势,而如何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培训措施,还在不断探索阶段。本文针对我国循证护理评鉴能力的培训现状,提出的几点较合理的发展策略,但这些策略也只是提供些许参考,具体的实践还需要得到我国护理教育机构及各医院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优化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循证护理评鉴能力。

[1] 胡雁.循证护理实践: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3-5.

[2] 阮海涛,等.循证护理实践障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21):94-95.

[3] 李春燕,黄丽华.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9):832-834.

[4] 毛秋婷,曾铁英.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训现状及发展策略[J].护理研究,2013,27(7):2054-2056.

[5] 慈海彤,等.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2,

猜你喜欢

循证证据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手上的证据
手上的证据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证据”:就在深深的水底下——《今生今世的证据》“读不懂”反思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