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及腕关节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2015-03-24代梅吕佑辉张光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对称性腕关节

代梅 吕佑辉 张光海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自贡 643020)

手及腕关节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代梅 吕佑辉 张光海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自贡 643020)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以关节痛为主诉的患者60例,对其双手和腕关节进行MR扫描,经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50例,观察其MRI的骨侵蚀、是否有滑膜强化、肌腱炎、骨髓水肿等症状,以及不同症状对早期诊断的价值。观察各种症状出现的频率,用Bayes判别方法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MRI诊断标准。结果:本次研究中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5例为MRI早期诊断,将对称性的滑膜强化作为诊断标准,其特异度达到87%,灵敏度达到86%。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时,MRI的诊断结果是很可靠的,在早期诊断中可以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关节病变为主,主要特点是具有对称性,周围多关节均为慢性炎性的病变。本文主要探讨手及腕关节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以关节痛为主诉的患者60例,对其双手和腕关节进行MR扫描,经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50例。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以关节痛为主诉的患者,对其双手和腕关节进行MR扫描,经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50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32~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 2.3)岁,病程时间在3~20个月之间,平均时间为12个月。诊断符合美国ARA规定的RA诊断标准。

1.2 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其中包括临床评分、临床症状、患者体征、实验组化验标准、类风湿性因子、C反应蛋白等。

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检查,包括对患者的两侧掌指、腕关节进行常规检查,平片需由一个放射科的医生评阅。

对患者进行MRI扫描检查时,首先要对患者的腕关节、掌指关节进行检查,包括桡腕关节、腕掌关节、尺腕关节、近侧指骨近端等内容;对腕关节进行扫描时,患者要采取俯卧位,双手举过头顶,放在头线圈的中间,将患者手背固定住,掌骨、手骨需保持一个水平面。扫描序列使用SE序列、STIR序列。MIR片的观察指标为滑膜炎(增厚或强化)、骨侵蚀、骨髓水肿、肌腱炎、关节积液等。

对MRI资料进行分析评阅时,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由两位放射学医生独自阅读。观察各种症状出现的频率,用Bayes判别方法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MRI诊断标准。

1.3 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属于RA,使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此方法根据观察的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判断研究对象属于哪种分类以及分类几率。

2.结果

两位放射学医生的观察结果比较一致。

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MRI表现如下:10例患者有多关节肿胀的情况,发病时间少于一个月;单关节肿胀患者10例,骨髓水肿患者8例,肌腱炎患者6例,关节积液患者7例,9例患者出现晨僵;X线片发现6例患者腕关节骨质疏松,3例患者关节间隙比较狭窄。

本组患者在单独出现对称性滑膜增厚或者强化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为26%,若和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骨侵蚀、肌腱炎等其中的一项并存,患RA的几率为93%;若只有非对称性的滑膜强化或者增厚时,患者患RA的几率是3%,若和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骨侵蚀、肌腱炎等其中至少两项并存时,患者患RA的几率为85%。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致残性关节炎,不进行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危害。不进行早期诊断,便使用二线药物进行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关节畸形,严重时丧失生活能力,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二线药物在应用当中有很大副作用,因此在患者还没有确诊时,严禁使用。X线平片如果受到软组织分辨率的影响,就不能清除反应炎性滑膜的具体情况,在早期诊断当中就难以进行准确诊断。由于MRI的组织分辨率比较高,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可以清楚直接的显示炎性滑膜、骨髓、软骨、肌腱等,在病情早期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早期诊断,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1]。本文主要选择了手腕关节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手腕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容易发病的部位,而且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也符合对手腕风湿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还缺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的MRI诊断标准,大多数的RA患者的MRI资料都可以发现骨侵蚀、滑膜(强化或增厚)、骨髓水肿、关节积液等现象,但对于各种症状还没有明确的权衡标准,因此对初诊患者在进行诊断时依然存在很多阻碍。

MRI的重要作用是普通影像学检查,是CT、X线等无法比拟的,对骨骼肌肉系统类的疾病进行诊断时,结果准确度非常高。MRI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时,可信度很高,因此可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临床表现上,多关节疼痛的患者MRI如出现对称性的滑膜强化,就高度提示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如滑膜增厚或者强化和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骨侵蚀、肌腱炎等其中的一项并存,或者非对称性的滑膜增厚或者强化和上述情况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并存,那么就应该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2]。

由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可以及时排除患病的可能性,因此手及腕关节MRI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余宁,李岩,李建军,等.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磁共振的诊断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3):404-407.

[2]李萍,刘吉华,徐文坚,等.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超声与MRI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4):363-366.

R593.22

A

1009-6019(2015)01-0050-02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对称性腕关节
一类截断Hankel算子的复对称性
巧用对称性解题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对称性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巧用对称性解题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