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规范化研究
2015-03-24任鑫芳何润华
江 一,任鑫芳,何润华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广东 广州 510663)
广告目次
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规范化研究
江 一,任鑫芳,何润华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广东 广州 510663)
安全措施作为电气工作票的核心内容,其正确与完备是确保作业过程安全的关键。分析了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过度及不足的危害和原因,阐述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实践及成效,为创新电气工作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规范化;风险评估
0 引言
从电气工作票在电力系统的运用情况中,不难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仅掌握安全规程和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等原则,凭借自身技术技能和经验进行作业的电力员工,在实施安全措施时,存在因人而异的不确定性。同一项变电检修作业,所做的安全措施往往不尽相同,可归为3类:一是误以为“措施越多就越安全”,导致安全措施过度;二是风险辨识不充分导致安全措施不足;三是安全措施适当。数十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一般都与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不恰当有关,因此规范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尤为重要。
1 安全措施不恰当的危害及原因
电力生产实践中,安全措施不恰当表现为过度和不足2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将给现场作业埋下安全和质量隐患。
1.1 安全措施过度的危害
有人认为安全措施越多就越安全,研究发现并非如此。安全措施过度,可能导致以下几种后果:
(1) 增加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次数,会使走错间隔、带电合地刀等电气误操作的风险随之增大;
(2) 增加检修人员现场安全措施布置的工作量,衍生误碰、误接线等情况,导致保护误跳闸风险增大;
(3) 造成检修交叉作业面增多,增加的作业间断、协调等环节挤占有效工期,可能导致检修质量降低,甚至可能导致某些检修项目无法完成。
1.2 安全措施不足的危害
安全措施不足,会造成作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安全保障不充分,其危害及事例举不胜举,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止停电设备突然来电的隔离措施,防止人员误入带电间隔的围闭措施,防止感应电伤害的接地措施等;倘若这些布置不充分,将可能直接导致作业人员的人身受到伤害。
(2) 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一、二次隔离措施布置不充分,将可能危及正常运行设备甚至电网的安全。例如:因电力系统中交叉分布的电气量测量回路和复杂的控制保护逻辑,使设备相互关联,则在对已停电设备试验加入电气量时,将可能导致误跳运行设备;又如:在安稳装置电流二次回路上工作时,若隔离措施不彻底,将可能引起安稳系统误动作,导致切机、切负荷甚至解列等事故。
1.3 造成安全措施不恰当的原因
(1) 制度的局限性。现有的安全规程、规范对于工作票安全措施的填写要求更多是从原则上给予指导,同时对于直流输电领域也较少涉及。要提高现场制度执行的正确性,取决于电力生产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对规程、规范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
(2) 人员的差异性。由于员工对安全规程理解的差异和经验技能掌握的差异,导致执行安全规程的准确性因人而异,风险辨识能力参差不齐,安全措施布置差别很大。
(3) 设备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接线方式、不同设备原理、不同检修内容中。这些特殊性给安全措施制定带来了不确定性,盲目套用已执行过的工作票安全措施,势必造成安全措施不恰当。
一直以来,现场多存在检修和高压试验工作相互影响的局面。根据《安规》14.2.1条规定“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许可高压试验前,应将其他检修工作暂停;试验完成前不应许可其他工作”,因此开关高压试验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停止主变检修工作。在电网企业减少用户停电时间的考核要求下,有限的工期将导致2项工作无法同时完成。但就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而言,由于有时存在明显断开点(刀闸),2项工作同时开展并无影响。当工期无法延长时,现场可能出现默许2项工作同时开展的“违章”情况。制度和工期的矛盾,以及现场人员的“违章”情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制度和工期的矛盾无法解决的前提下,如果员工的“违章”行为被认可,则等同于助长员工的违章习惯。其实,对安全规程不正确理解而导致安全措施的过度,才是造成上述困局的根本原因。因此,安全措施的制定有待深入研究并加以规范。
2 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实践及成效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历时2年,以现有安全制度规程为基础,以作业风险评估为核心,以便于现场操作为前提,以安全措施恰当为准则,编制了《变电检修作业安全措施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应用于现场实践,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结合实际解读《安规》,提高现场可操作性
2.1.1 布置安全措施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对于设备检修状态的定义仅涉及作为明显断开点的刀闸,并未涉及开关。而该《规范》明确界定安全措施实施范围,提出“无需将设备倒闸操作步骤中断开的开关纳入必须满足的安全措施,而根据工作是否对开关分合闸位置状态的要求而定”。
2.1.2 明确实施办法
由于现有规程、规范更多是针对常规交流变电站的单一间隔考虑的,面对点多面广、交叉作业频繁的交直流合建换流站大型停电检修现场,《规范》在整体安全管控以及控制各作业面间相互影响的细节问题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规程进一步细化。例如:针对“将各侧明显断开点的刀闸操作机构闭锁”,在交叉作业频繁的换流站检修现场存在较大执行难度问题,《规范》结合实际提出“将可能来电侧明显断开点的刀闸操作机构闭锁”。这样既实现了带电与检修区域的安全隔离目的,又降低了现场执行难度,使规定得以有效执行。
2.2 补充直流输电盲区
现有的安全规程未充分考虑直流输电设备检修的特殊性,仅在电气连接部分定义、安全距离、带电作业停用直流再启动装置方面涉及直流输电系统,而对于直流双极间的相互影响、直流接线方式、阀冷控制系统与直流极状态的关联等直流输电特殊方面存在制度盲区,现场安全措施则更多是套用交流设备相关规程填写。例如:对某极的直流场开关保护进行传动工作时,开关的分合位置将改变直流线路电阻的计算方式,进而导致直流线路非额定电压运行,故安全措施需要考虑另外一极的状态;但现有电气工作票模板没有对直流极状态的要求。《规范》提出直流设备检修必须考虑双极状态,并通过直流极相应馈线交流开关状态反映。
2.3 促成作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执行
传统安全措施制定更多是凭借工作负责人的经验,且侧重于保证人身安全,但由于设备、电网安全风险因素复杂,控制措施难以周全。尤其是交直流合建换流站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潜在风险,如直流单极金属运行方式下,停运极设备检修对运行极的影响,3/2接线方式下的单开关二次回路工作可能导致的最后断路器跳闸、母线分裂运行跳闸等。《规范》针对各类作业潜在风险提前辨识,明确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预控措施,最终通过工作票安全措施布置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地执行。
《规范》对46类常规作业和17类特殊运行方式下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优化和规范。自2013年起,在4个超、特高压换流站年度停电大修工作中试用,对1 153项交直流设备检修工作明确了作业风险点,降低了执行成本,得到一线员工的广泛认可。
3 结束语
规范检修作业安全措施的意义并非在于使同类作业的安全措施完全一致,而是结合现场实际实施流程从制度层面明确安全措施填写要求,弥补各类规程、规范对交、直流设备检修安全风险辨识的盲区,纠正员工对于工作票安全措施填写“做得越多就越安全”的认识误区。最终实现每项检修作业均能采用恰当的安全措施,使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安全措施作为确保作业过程电气安全的关键,对其进行规范性的研究是破解当前制度与执行矛盾、探索电气工作票管理新思路、引导员工习惯性遵章的有利突破口。
1 GB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S].
2 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S].
3 Q/CSG 10004—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S].
4 江 一,夏 拥.深圳换流站最后断路器及线路保护的改进建议[J].南方电网技术,2009(1).
2014-10-21。
江 一(1979-),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交、直流输电运行及安全管理工作,email:renxf2006@126.com。
任鑫芳(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交、直流输电检修及安全管理工作。
何润华(197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交、直流输电运行及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