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2015-03-24徐艳玲
徐艳玲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针灸科 辽宁 北票 122100)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徐艳玲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针灸科 辽宁 北票 122100)
目的:分析并探讨针灸在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所有患者均应用针灸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分析50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显效、好转的例数分别为36例、6例、6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6%,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针灸疗法对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强,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针灸;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
呃逆主要是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至的疾病,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轻者系偶然发作,常可自然消失,重者持续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则需辩证施治,方可恢复正常 .临床上常见于受寒(突然摄入冷饮、冷食、吸入冷空气等)后,或继发于消化系疾病或手术后。中医认为脾胃虚寒或胃火上冲、食滞停饮、气郁不畅及年老气衰等病因,皆可造成气机逆乱而成呃逆。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该病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结果理想,现将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作如下汇报。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50例呃逆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选取该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38~82岁,平均年龄为65.7岁,患者的发病时间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7天,平均发作时间为5.4天;发病原因:多因情绪恼怒、过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及年老体弱某些疾病末期恶病质患者[2]。
病例选入标准;(1)不存在严重的内部系统疾病,如心、肾功能性衰竭等;(2)参与本次研究前2周内均未接受过临床相应治疗;(3)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较高,能够自觉地配合本次研究的相关治疗步骤。
1.2 治疗方法
①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用2寸毫针向脊柱方向针刺膈腧穴和膈关穴,得气后稍作停留将针缓慢拔出,然后再在这两穴附近找反应点,如淤络、出血点、白斑点等用采用针点刺后拔上火罐,10分钟后将罐取下,擦净局部;②患者取仰卧位,选用1.5~2寸毫针,针刺中脘、膻中、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年老体弱者再加上双太溪(行补法),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一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呃逆的相关临床治疗指南,本研究中的治疗效果共分为四级:痊愈、显效、好转以及无效。痊愈:治疗1~3天,症状消失,随访2个月无复发。显效:治疗3天,症状均消失,随访1个月内无复发现象。好转:治疗3~7天症状明显好转,发作间隔时间显著延长,程度明显减轻。无效:治疗7天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
1.3 治疗结果
1.3.1 5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分析
50例患者中,痊愈为36例(其中,1天治愈19例,2~3天治愈17例),显效为6例,好转为6例,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96%。
1.3.2 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的分析
治疗过程中,50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针灸疗法的安全性较强[3]。
2.讨论
膈肌的神经支配来自于膈神经第6~12对肋神经和神经丛(腹腔神经丛的分支)膈神经主要由颈(部分)及颈4神经根组成,信息传入后通过反射将冲动传出是膈肌痉挛而产生呃逆。健康者进食或饮水过快或过多使胃骤然扩张,大笑、饮酒或姿势位置改变都导致呃逆。
中医认为呃逆为胃气上逆,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机不畅,气郁痰阻,正气亏损引起,治疗:和胃降逆。膈俞穴和膈关穴统治隔膜之病,刺络放血有祛瘀通络的作用,中脘是胃之募穴,配合合谷足三里,可通降胃气,膻中为气之会可降逆调气,内关为手厥阴之络通于阴维,利之可宣降气机宽胸利膈,年老体弱肾虚冲气上逆动膈引起的呃逆加补太溪,有补肾益气降逆之功。该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5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的针灸治疗有效率高达96%,提示,应用针灸疗法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1] 李信铭.中西医结合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9):29-30.
[2] 姜进平,张苏婉,彭燕玲等 .顽固性呃逆24例中医针灸治疗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16):103-104.
[3] 刘雄.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102-102.
R245
B
1009-6019(2015)07-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