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绘画“天赋”观的认识
2015-03-24王春子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江苏徐州221000
王春子(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江苏 徐州 221000)
美育美学研究
对儿童绘画“天赋”观的认识
王春子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江苏 徐州221000)
摘要:“天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含许多方面,以多种形式表现,它同一个人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先天因素与后天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今社会中,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误区,把儿童绘画能力看成是先天的,建立一个正确的绘画“天赋”观是非常必要的。作者认为:孩子都具备天赋的特点,有发展绘画能力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是儿童发展特长的决定因素,后天环境教育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儿童绘画天赋认识培养素质教育
“天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含许多方面,并且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一个人从出生到逝去的过程中,天赋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的,它只是一个人的全部发展中的一部分,不过,它同一个人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个人的天赋受遗传、环境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有天赋的儿童往往具有广泛的才能,也许在其他领域则一般,但他们在具有天赋的领域显得出类拔萃。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理论分析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是天生就具备的,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日渐习得。虽然各种认识理论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快乐的很大程度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日后的发展正是顺应和展示这一兴趣,这是儿童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也是我们认识到所有儿童具有的绘画方面的天赋的表现和特征。其次,天赋对于儿童的发展究竟先天因素起决定作用,还是后天教育起决定作用的问题,历来就存在争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先天因素与后天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子女是否有绘画天赋。然而我们在实践中,的确看到不少爱好画画的孩子具备一定的天赋,有发展绘画能力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是儿童发展特长的决定因素。因为,后天环境教育也十分重要。有不少发展条件好的孩子,由于中途兴趣转移或没有坚持的毅力导致半途而废;与此相反,有的孩子绘画能力并不十分突出,由于他们能坚持参加活动,逐渐培养了孩子的美术特长。在当今社会中,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误区,把儿童绘画能力看成是先天的,因此树立正确的绘画“天赋”观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立正确的绘画“天赋观”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因为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可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而不是让美术成为代替其他学科的“休闲”“减负”学科。正如罗恩菲尔德所倡导的:“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但不是让儿童的这种不合理的天赋——“偏好”变成为一种成长过程中不利于成长的“利刃”。如果用不好美术教育这把“利刃”,等发现了问题可就迟了。所以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天赋。当然艺术领域世家遗传的天赋艺术家很多,例如贝多芬、毕加索、凡高等。有人提出,美术史可以重新再编一部,是按照有天赋的和一般努力的来分开写。一个有天赋的画家的诞生,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推进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有天赋的绘画大师,他们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就应该大篇幅地写。那么对于儿童的绘画天赋对其成长是很重要的因素。
天赋对于每个儿童都是具备的,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蒙娜·布鲁克丝的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绘画,他们的绘画思维的外界原则受制因素比较少,绝大多数儿童都擅长儿童绘画,儿童10岁后再来学画就感到不会画了。天赋对于每个人是具备的,只不过是看有没有受都后天利用和开发。一个人的天赋的发展既然受遗传,环境与教育因素的影响,那么天赋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在绘画过程中,大家都想创新,都想突破,都想得到赞扬,得到肯定。那些老是被赞扬的,就会认为他有天赋,而且会因为他的天赋,过分地爱戴他赞扬他。一方面,如此的“待遇”让他对自己的画自信百倍,对于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学习自立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有可能促使他不思进取,长久地吃“老本”,倚“天赋”卖“天赋”。让孩子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天赋的优势,同时认识到“天赋”的本质与天赋后天启导和培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天赋观”,从而使我们应正确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敏感地找到教育的定位点,不要以有天赋而把儿童防之成人的眼光为中心,使儿童受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扰总想试图让天赋带来意料之外的什么。对于儿童而言,有了这样的天赋,也许有时会使儿童变的小心翼翼而带有功利性地迎和成人的意愿,从而失去自主的人格。这样就会过早地消磨天赋的“光辉”。让儿童自己去认识天赋,了解天赋,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天赋的真正的超前的意识和技能,而且相信自己,靠自己的先天能力不断地历练,开拓更新的领域。
二、天才儿童的识别与培养
有些人对儿童发展美术能力存有偏见,认为只有功课不好的孩子才去画画,而实验证明在画画的儿童中,天赋儿童在幼小时期的表现正是如此。那么对于天赋儿童,作为家长和教师都要做个有心人,在萌发儿童审美情感的前提时期,让儿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不如自己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天才”的眼睛,这点对于家长是很重要的。我们发现:那些在绘画方面有天赋的儿童,一般学习虽然时好时坏,但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只要是感情兴趣的事,他们都很执著地投入,而且表现得异常聪明、好学、敏感,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好。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那么美对于他们的吸引往往是很强烈的,天赋儿童对于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欲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不是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而是家长本身缺乏一双发现天赋的眼睛了。而这样的天赋儿童最初也只是去模仿或是刻意地追求一些生活中成型的审美作品,那我们是否考虑把他们放进应该属于他们的环境中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所谓天赋的培养就是在承认遗传对天赋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一个人的天赋潜能,其实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天赋发挥特长的最佳手段。
但有些家长硬是把没有绘画天赋的儿童放在了 “美术培训班”,把没有音乐天赋的儿童送进了“钢琴班”,这样没有了解孩子天赋所在,盲目地培养“天才”岂不是过早地把天赋浪费,说不上就把一个好好的“天才”扼杀了。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天赋的培养,充其量就成了模仿抄袭高手了。“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俄国伟大文学家列·托尔斯泰说过的一句颇让人深思的教育名言。假如天赋儿童在学校能够继续自己的兴趣并有所发挥,那就是把天赋培养,目标是天才;假如天赋儿童在学校不能够继续自己的兴趣并没有被发挥,那就是把天赋过早地抹杀。要使儿童的作品真正能熠熠生辉,在教学中应注意方法的运用。
三、绘画天赋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世界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教育应面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儿童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罗温菲德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一部分,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之共识。小学美术素质教育,它既不同于幼儿时期从涂鸦开始任其自由发挥,旨在培养兴趣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又不同于少年期着重于提高表现力来促成整体美育素质提高的技能教学,而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正处于两者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学生教育方法不当,就会把他们引入歧途,或一味继幼儿绘画之道,以稚拙粗犷美为满足,使他们长期摆脱不了低幼化状态;或拼命苛求规范严谨,容易使学生对绘画从小产生惧怕心理,从此“望画生畏”。为了儿童素质的均衡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绘画是教育的一个特殊的开发和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美]吉尔达·伯杰,著,苏杨,译.天才儿童的识别与培养.重庆出版社,1985.
[2]徐敏,著.幼儿专辑·幼儿的绘画心理及美感教育.湖北省云梦县智美幼儿园.
[3]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4]王建军,著.美术教学与审美创造力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丁玥.幼儿美术教学法.湖南少儿出版社,1985.
[6]屠美如,主编.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