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
2015-03-24雷华平刘纯一杨德俊
雷华平,秦 韦,刘纯一,张 辉,杨德俊
(1.湘南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南 郴州 423000;2.湖南济草堂金银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桂阳 424400)
不同品种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
雷华平1,秦 韦1,刘纯一2,张 辉1,杨德俊1
(1.湘南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南 郴州 423000;2.湖南济草堂金银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桂阳 424400)
目的:测定不同季节‘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的花蕾、茎、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金银花含量测定项规定的方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湘南产‘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都是绿原酸含量在花蕾中最高,木犀草苷含量在叶中最高。两个品种金银花的花蕾中绿原酸含量从5月到9月都迅速减少,而茎、叶中绿原酸含量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两个品种的花蕾、茎和叶中木犀草苷含量从5月到9月都逐渐减少。结论:湘南产‘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较佳的采收季节都是5月份。
金银花;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测定
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常以干燥花蕾或初花入药[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类,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木犀草苷[2]。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是中医临床清热解毒之良药,另外在抑制突变、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及降血压方面也有显著疗效。
金银花品种多,来源广,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不同品种金银花的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陈豪[3]、郭艳文[4]、周日宝[5]等通过对不同品种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了不同品种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有很大差异。李昌爱[6]、李焕荣[7]等通过对河南密县、山西太谷、山东平邑、四川重庆、云南大理及吉林长春、浑江、通化、抚松、靖宇、老爷岭等地的金银花进行有效成分的测定,显示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也是有差别的。金银花品种多,来源广,以往的研究证实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但湘南地区的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分析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季节湘南产‘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各部位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为金银花的合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与试剂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泵L-7100,UV-Vis检测器L-7420,柱温箱L-7300,Hitachi型);色谱柱1:Kromasil 100-5 C18(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2:Agilent ZORBAX SB-phenyl(5 μm,4.6 mm×250 mm);电子天平(AUY220,日本岛津公司);超声提取器(KQ2200E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三重纯水蒸馏器 (SZ-97,上海勇规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快速水分测定仪(MF-50型,日本Android公司)。
试剂:乙腈(色谱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绿原酸(批号:110753-200413,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木犀草苷(批号:720-200905,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样品采集
‘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于2012年5月20日、7月21日、9月26日采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经湘南学院彭名勇副教授鉴定为Lonicerajaponica。
1.3 实验方法
1.3.1 绿原酸含量测定[8]
1.3.1.1 色谱条件 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 ∶87)为流动相,柱温25 ℃,检测波长为327 nm。
1.3.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1.3 mg,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5.2 μg的溶液,即得(10 ℃以下保存)。
1.3.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项”操作。
1.3.1.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1.3.2 木犀草苷含量测定[8]
1.3.2.1 色谱条件 Agilent ZORBAX SB-phenyl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药典规定的流动相梯度进行梯度洗脱[8];柱温40 ℃;检测波长为350 nm。
1.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木犀草苷对照品10.6 mg,加70%乙醇制成每1 mL含42.4 μg的溶液,即得。
1.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项”操作。
1.3.2.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2 结果与分析
绿原酸对照品、木犀草苷对照品和金银花样品HPLC图谱见图1。
图1 HPLC色谱图
由表1可知,‘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都以花蕾中绿原酸含量最高,在5月份‘济草堂一号’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比‘九丰一号’金银花中高,约高出41.36%。在5月份‘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的叶和茎中绿原酸含量都远低于花蕾的。两个品种金银花的花蕾中绿原酸含量从5月到9月都迅速减少,而茎、叶中绿原酸含量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可见,不同品种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有差异;同一品种的金银花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含量也有明显差异。此外,同一品种金银花的同一部位绿原酸含量在不同季节差异很大。在金银花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应考虑到采收季节、品种和部位差异,以利于合理应用。
表2 不同季节‘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各部位木犀草苷含量
由表2可知,不同季节的‘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都以叶中木犀草苷含量最高,而茎中的含量都不高,这与杨敏丽[9]和王柯[10]的分析结果相吻合。因此,若以木犀草苷为考察指标,金银花叶的利用价值较大。两个品种各部位对比,木犀草苷含量差异不大。并且两个品种金银花的花蕾、茎和叶中木犀草苷含量从5月到9月都逐渐减少。
3 讨 论
本文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金银花含量测定项方法测定‘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实验显示:两个品种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都以花蕾中最高;而木犀草苷量含量都以叶中最高。两品种对比,在5月份‘济草堂一号’金银花的花蕾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九丰一号’的,而木犀草苷含量两者差别不大。此外,‘济草堂一号’每年5月至10月均不间断性地开花,比‘九丰一号’开花频次多,产量高。因此,‘济草堂一号’比 ‘九丰一号’金银花具有更高开发利用价值。比较不同月份两个品种金银花各部位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发现湘南产‘济草堂一号’和‘九丰一号’金银花较佳的
采收季节都是5月份。该结果支持药典描述的金银花在夏初采收的观点[8]。
金银花药用价值广泛,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和三萜皂苷类物质,其标志性成分为绿原酸和木犀草苷[2],据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金银花的质量控制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为指标,并常以是否含有木犀草苷区别金银花和山银花。金银花的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来自不同产地、品种、采收季节,用不同加工方法、炮制方法所得金银花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不相同[11]。因而,在实施金银花的GAP生产以及采收加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提高金银花的质量和产量,为临床提供质优效高的金银花药材。
[1] 石任宾,陆温如.我国药用金银花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724-727.
[2] 罗集鹏.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75.
[3] 陈豪.2种不同来源金银花的鉴别及绿原酸含量分析[J].福建中医药,2004,35(2):38-39.
[4] 郭艳文,朱兆仪,陈建民,等.黄褐毛忍冬花与金银花的比较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0,10(1):2-5.
[5] 周日宝,童巧珍.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比较[J].中药材,2003,26(6):399-400.
[6] 李昌爱,姚满生,郭宏滨.金银花产地和类型对其质量的影响[J].中药材,1993,16(5):56.
[7] 李焕荣,崔健,宋玉环.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双波长薄层扫描法[J].吉林中医药,1989(2):39-40.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5-206.
[9] 杨敏丽,王丽婷. 金银花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木犀草素含量的比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0):666-668.
[10] 王柯,王艳艳, 赵东保,等. HPLC法测定金银花不同部位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39-43.
[11] 司晓萍,宋辉.浅析金银花质量的影响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8):785-786.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uteoloside inLonicerajaponicaof Different Cultivars in Different Seasons
Lei Huaping1, Qin Wei1, Liu Chunyi2, Zhang Hui1, Yang Dejun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China; 2.Hunan Jicaotang Honeysuck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 Guiyang 424400,China)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uteoloside in the flower bud, stem and leaf of ‘Jicaotang 1’ and ‘Jiufeng 1 ’ honeysuckles in different seasons. Methods: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uteoloside were measured with the honeysuckl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in 2010. Results: The ‘Jicaotang 1’ and ‘Jiufeng 1’ honeysuckles originated from Xiangnan both ha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flower bud, and the highest luteoloside in the leaf.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flower bud of the 2 cultivars decreased remarkably from May to September. But the variation trend of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 in stems and leave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2 cultivars. And the content of luteoloside in the flower, stem and leaf of the 2 cultivars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May to September. Conclusion: The ‘Jicaotang 1’ and ‘Jiufeng 1 ’ honeysuckles originated from Xiangnan should be harvested in May.
LonicerajaponicaThunb.; chlorogenic acid; luteoloside; content determination
2015-03-21
雷华平(1979-),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提取分离和分析研究。E-mail:audenlei@163.com
10.3969/j.issn.1006-9690.2015.05.008
R284
A
1006-9690(2015)05-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