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直播油菜播期与密度试验初报

2015-03-24杨翠娥

作物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角果播期单株

万 燕,周 宇,杨翠娥

(1 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南通 226006; 2 海门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海门 226100)

机直播油菜播期与密度试验初报

万 燕1,周 宇1,杨翠娥2

(1 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南通 226006; 2 海门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海门 226100)

以荣华油6号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4个播期、3种密度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当播期为9月30日,密度为22.5万~30万株/hm2时,机直播油菜产量最高;密度过大,播期过早、过迟均会导致减产,但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提高密度可增加产量。

油菜;机械直播;播种期;密度

油菜是江苏省南通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单产稳定在10.3万公顷、2 850 kg/hm2左右,在全国地级市中位于前列。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劳力日渐短缺,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传统的育苗移栽等油菜种植方式受到了挑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实施简化栽培、提高油菜产量,成为当前发展油菜生产的瓶颈[1~3]。近年来,南通市开展了多方面的机直播油菜高产技术研究[4~6],在此基础上,笔者于2013秋播进行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期为高产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2014年度进行,设在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二桥村。前茬作物为大葱,土质为沙壤土,土地平整,地力均匀,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设置密度和播期两因素。A因素为密度,设每公顷种植油菜22.5万(A1)、30.0万(A2)、37.5(A3)万株共3个水平;B因素为播期,设9月20日(B1)、9月30日(B2)、10月10日(B3)、10月20日(B4)共4个水平。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供试材料为双低油菜品种荣华油6号。

1.2 田间管理

油菜全生育期每公顷投入纯氮240 kg,N∶P2O5∶K2O为1∶0.5∶1,硼砂15 kg。氮肥运筹按基(苗)肥∶腊肥∶薹肥=5∶1∶4,磷肥和硼砂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分基肥、薹肥两次各半施用,薹肥在薹高3~5 cm时施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中耕除草和田间沟系配套等常规田间管理工作。

1.3 测定项目

所有处理均按统一标准观察生育进程,成熟期各小区随机取样10株考察油菜植株性状,收获时分小区实收计产。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程序和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直播油菜生育期

由表1可知,在相同播期条件下,5叶期后,密度A1、A2之间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密度A3相比A1、A2,生育进程相应提前1~2 d。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不同播期从出苗至成熟收获各生育进程有明显区别,播期早的处理生育进程相应提前,特别是现蕾—抽薹阶段区别明显,其中B1比B2早3~4 d,比B3早10~15 d,比B4早15~18 d;进入花期后,随着温度的上升,播期晚的处理生长速度加快,各处理间的生育进程差距逐渐缩小,成熟期时B1比B2早2 d,比B3早5 d,比B4早6 d,全生育期表现为B1比B2长8 d,比B3长15 d,比B4长24 d。

表1 不同处理的机直播油菜生育期

2.2 机直播油菜植株性状

如表2所示,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总叶片数、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变化幅度分别为0.1~1.1叶/株、0.5~4.1 cm、0.02~0.26 cm、0.2~2.3个;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总叶片数呈减少趋势,其中B1、B2之间变化幅度为0.2~0.5叶/株,而B3、B4与B1、B2之间减少趋势明显,变化幅度为1~3.4叶/株;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均表现为先增后减,B2最高,其次为B1,最低为B4,其中B1、B2之间有效分枝数变化幅度不大,为0.7~0.9个,而B3、B4与B1、B2之间有效分枝数减少趋势明显,变化幅度为2~5.1个。

表2 不同处理的机直播油菜植株性状

2.3 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密度处理的平均产量为A1>A2>A3,但A1、A2之间差异不显著,A3与A1、A2之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在此密度范围内,机直播油菜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适宜的种植密度应控制在22.5万~30万株/hm2。

表3 不同密度处理的机直播油菜实际产量

注: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达1%显著水平。下同。

2.4 播期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处理的平均产量为B2>B3>B1>B4,且B2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B1、B3之间差异不显著,B4与B1、B2、B3之间差异极显著。说明播种期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机直播油菜产量先增后减,过早或过迟播种均会导致产量降低,在9月30日左右播种可获得最佳产量。

表4 不同播期处理的机直播油菜实际产量

2.5 密度×播期互作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密度×播期互作的平均产量为A1B2>A2B2>A2B3>A1B3>A3B2>A1B1>A2B1>A3B1>A3B3>A3B4>A2B4>A1B4,其中A1B2、A2B2产量最高,均在3 000 kg/hm2以上,且差异不显著,A1B4产量最低,仅为2 201.6 kg/hm2。在播期为B4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机直播油菜的产量呈增加趋势,这与播期为B1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机直播油菜的产量呈减少趋势,正好相反,说明在适宜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大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产量[7]。

表5 密度×播期互作的机直播油菜实际产量

2.6 机直播油菜产量结构

由表6可见,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趋势一致,3种密度、4个播期条件下,机直播油菜产量的变异系数为11.4%。整个试验中,A1B2处理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均最多,达265.2角、18.5粒、3 g。其中每角粒数受密度、播期影响变化较小,其变异系数为2.5%,变化幅度为0.3~1.5粒。千粒重受播期影响也较小,变化幅度为0~0.2 g,主要受密度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变化幅度为0.3~0.5 g。单株有效角果数受密度、播期影响变化最大,变异系数为18.2%,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有效角果数先增后减,其中B2最高、B4最低,这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有效角果数减少,这与产量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特别是播期为B4时,受密度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个体的生长与群体产量的增减并不完全一致。

表6 不同处理的机直播油菜产量结构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机直播油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和植株性状均有明显的影响,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机直播油菜最佳播期在9月30日左右,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30万株/hm2。密度过大时,机直播油菜群体数量偏大,单株产量明显下降,群体个体之间失调,从而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1,8,9];播期过早或过迟,机直播油菜产量也下降,主要表现在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偏低,特别是播期过迟时,生育期相应缩短,不利于发枝壮秆,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因此,在生产上机直播油菜栽培仍需要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适期播种,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也同样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3]。试验同时表明,在10月20日播种时,进一步增大种植密度,提高到37.5万株/hm2,可以补偿增加产量。因而,在大田生产中,建议对播种偏迟的田块,适当密植,通过增加群体数来弥补个体的不足,从而实现稳产增产。

[1] 汪新国,吴文革,孔令娟,等.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01-14902,14910.

[2] 刘文冰.浅析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种业,2005(1):17.

[3] 浦惠明,龙卫华,高建芹.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Ⅰ.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9 (3):48-51.

[4] 秦 莉,杨翠娥,黄金金,等.油菜机直播氮肥试验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4 (1):95-96.

[5] 顾玉民,李炳生,管怀锦,等.氮肥运筹对直播优质双低油菜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2 (11):51-53.

[6] 虞瑞娟,杨翠娥,黄金金.油菜机直播播期试验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3 (6):62.

[7] 刘翠莲,刘雪基,蔡建华,等.播期、播量对稻田套播油菜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81-82.

[8] 侯 剑.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散播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25-27.

[9] 马 霓,张春雷,李 俊,等.播期和密度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 (7):1580-1583.

Preliminary Studies on Sowing Date and Plant Density of Mechanical Direct Seeded Rapeseed

WAN Yan1,ZHOU Yu1,YANG Cui-e2

(1 Crop Cultivation and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of Agriculture Council in Nantong City,Nantong,Jiangsu 226006,China;2 Crop Cultivation and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of Agriculture Bureau in Haimen City,Haimen,Jiangsu 226100,China)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 density on yield of mechanical direct seeded rapeseed,a two-factor random configur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Ronghuayou No.6 as materia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treatment of sowing on September 30 and 225 000~300 000 plants/hm2was highest.Higher density,later or earlier sowing date would lead to decrease in yield.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time,raising density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rapeseed;mechanical direct seeded;sowing date;plant density

2015-01-30

万 燕(1983-),女,江苏南通人,农艺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3]111)。

S565.404

A

1001-5280(2015)03-0246-04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3.07

猜你喜欢

角果播期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6个农艺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直播油菜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