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蜜蜂双王群与单王群的中心温度及个体发育期比较

2015-03-24肖子春肖铁光

作物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发育期工蜂蜂群

肖子春,肖铁光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 410128)

中华蜜蜂双王群与单王群的中心温度及个体发育期比较

肖子春,肖铁光*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沙 410128)

饲养蜜蜂已成为我国农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多数蜂农采取单王群饲养。为了推广经济效益更高的双王群,本试验对蜂群中心温度进行研究后发现,双王群温度比单王群高0.71℃且更平稳,更益于蜂子的繁殖。试验同时还研究得出双王群工蜂的羽化时间(出房时间)比单王群早0.7 d,蜂农管理双王群时应引起重视。

中华蜜蜂;王群;温度;发育期

中华蜜蜂(ApisceranaF.)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蜜蜂科(Apidae),在我国有悠久的饲养历史。自然蜂群和蜂农饲养的蜂群一般是单王群,少数蜂农采取双王群同箱养殖。双王群就是两群同箱饲养,两群之间只有一模板隔开蜂王,工蜂可以自由来往。相同群势下双王群比普通单王群产蜜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均大于单王群[1]。实际观察冬季双王群不是各成一个球形的团,也不是完全成一个球形团,而是似两个大半球相靠在一起。在蜜蜂养殖中是否全面推广双王群,还应对双王群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蜜蜂是变温动物,对温度变化敏感,蜂子对温度尤其敏感,温度稍低造成发育时间延长,温度若高于36℃则不能形成健康的蜂王[2],所以分析比较双王群与单王群对温度的控制情况很重要。蜜蜂发育历期关系蜂农对蜂群的日常管理和经济效益,为了明确双王群的个体发育情况,笔者对双王群工蜂的个体发育期进行了系统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测蜂群中心温度的材料:①单王群中蜂。培养试验用的双王群使用的单王群原形由湖南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提供;②温度计为高灵敏度煤油温度计,精确到0.1℃;③自制有孔蜂箱盖;④米尺;⑤照相工具;⑥电脑。

测个体发育期的材料:①双王群中蜂一箱;②毛笔和干树枝若干;③自制铁丝筐3个;④镊子;⑤放大镜。

1.2 方法

1.2.1 双王群养殖

试验在湖南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进行,蜂群系本研究所养殖多年的各方面性状都优良的中蜂品种。首先培养双王群,将郎氏标准蜂箱用隔板分成两个区,中间绝对不能有缝隙,以免蜂王串行后见面相斗。在5月份天气开始变热时将两个相同群势单王群合并在一个蜂箱中,看两群是否有变得一大一小或互相打架,若有即是双王群合并失败,直到两群蜜蜂和平相处再开始试验。

1.2.2 温度记录

在试验的双王群和单王群蜂箱的箱盖恰当位置钻孔后插一个高灵敏度煤油温度计并固定,感应球直达蜂群中心,感应球两边均为子脾。所试验的双王群,共10张脾,每只王各分配5张脾。同时在蜂群所在的树林中非日光直射位置放置一温度计,记录箱外环境温度。每日8:00、14:00和19:00观察记录。

1.2.3 个体发育期观察

于盛夏接近中午时分选优质封盖子脾3处,各选取100个连片巢房。因一脾单面有4 300个蜂巢,所以对蜜蜂无影响。用镊子将封盖子去掉后放回双王群中让工蜂清理干净,供王产卵。3 h后查看已有蜂王产卵,立即用铁丝测量框选定连片产卵率达到80%的100个蜂巢并标记好。在试验记录本上绘好蜂巢的图样并编号。同时记录产卵时间。48 h后记录孵化时间。卵孵化后96 h开始记录封盖时间。封盖后240 h观察羽化时间。每日8:00、12:00和16:00观察。此试验从7月20日至8月15日,历时26 d。有些蜂巢在蛹羽化后或因发育不正常在羽化前被工蜂清除,蜂王会来巢继续产卵,因此每个蜂巢中所观察的历期可能不只1个。从第3天起基本是每天观察3个时间点。

1.3 数据处理

温度试验数据用SPSS和Excel统计软件统计分析。采用One-Way ANONA和Kendall’s tau-b 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历期实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采用One-Way ANONA和学生氏t值表(两尾)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王群与单王群蜂群中心温度变化情况比较

从6月15日至7月14日,基本无雨天。以日期为横坐标,将3个时间点的单、双王群和环境温度绘成折线图如图1~3。

由图1~3和表1~3可知:①由3个时间点的分析得出,双王群中心的平均温度比单王群中心的平均温度高0.71℃;②3个时间点双王群中心温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小于单王群,说明双王群中心温度更稳定,双王群控制蜂群温度能力更强;③从多日得出的数据看,单王群、双王群的中心温度均与环境温度关系很小,8:00和14:00双王群的相关系数稍大,说明双王群对环境温度的感知更积极;④双王群中心出现的最低可能温度高于单王群中心的最低可能温度,且最高不超过6℃,说明双王群更有利于蜂子的繁殖;⑤一天中的蜂群中心平均温度,中午最高,下午次之,早晨最低,这与祁海萍测量的结果一致[3]。双王群中午温度与早晨温度的差值小于单王群的温度差值,说明从一天内看依然是双王群的温度更稳定;⑥单王群一天中最高可能温度与最低可能温度之差为2.8℃,双王群最高可能温度与最低可能温度之差为1.9℃,也说明双王群温控能力强于单王群。

图1 6月15日至7月14日 08:00单、双王群温度变化情况Fig.1 The dynamics of temperature of double and single king bees at 08:00 from June 15th to July 14th

中蜂群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与环境温度的相关系数单王群30330349340100452813009双王群30340356346830419412016

图2 6月15日至7月14日 14:00单、双王群温度变化情况Fig.2 The dynamics of temperature of double and single king bees at 14:00 From June 15th to July 14th

中蜂群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与环境温度的相关系数单王群303363583457005370160129双王群303433593529304668130202

图3 6月15日至7月14日16:00单、双王群温度变化情况 Fig.3 The dynamics of temperature of double and single king bees at 16:00 from June 15th to July 14th

中蜂群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与环境温度的相关系数单王群303323583447306680190231双王群303423583520704690130229

2.2 双王群与单王群的工蜂个体发育期比较

本试验是用观察所得双王群的发育历期与前人所观察的单王群的发育历期进行比较。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①双王群工蜂的卵期的平均数为2.9 d,众数为2.8 d,均少于单王群的平均数(3.1 d)。未封盖幼虫期的平均数为4.3 d,众数为4.1 d,均少于单王群的平均数(4.9 d)。进行0.01水平的t测验,得出平均数间差异极显著;②双王群工蜂封盖期的平均数为11 d,众数也为11 d,与单王群的10.9 d相差无几。进行0.05水平的t测验,差异不显著;③双王群工蜂的羽化期平均数为18.2 d,众数为17.9 d,均比单王群的平均羽化期(18.9 d)要短。进行0.01水平的t测验,得出平均数间差异极显著。

表4 双王群工蜂在北纬28 °11′树林中的个体发育期

注:由于时间特定,所以观察值均为离散型数据。试验观察数据远少于100个的原因主要是每日观察蜂巢中与蜂巢同为黄色的卵需要拨动工蜂,被工蜂感知,工蜂对蜂王产卵行为进行了适度的限制。

表5 前人研究得出的单王群工蜂的个体发育期(d)

3 结论与讨论

(1)本试验结果表明,春夏季节双王蜂群中心温度比单王蜂群中心温度更高更稳定,更易于蜜蜂的生存繁殖。一年四季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冬季温度不是越高越好,冬季双王群控制群势温度有什么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2)双王群工蜂的卵期和封盖幼虫期比单王群短,使得双王群工蜂的羽化时期比单王群的工蜂短,有利于快速恢复群势追赶花期。但目前的观察方式不可避免对蜂群会有影响,且不能得出及时的线性数据,有待研究更好的观察方法。

(3)双王群中心温度比单王群更高,有可能导致双王群的羽化时间缩短。

(4)蜜蜂经过亿万年进化变成如今的单王群,而双王群确有不少优势。所以在不断深入研究双王群优势的同时丰富了蜜蜂生物学的理论认识水平,但是也应当寻找双王群的缺点,在向蜂农推广双王群时加以指点。

[1] 康龙江.双王群与单王群效益对比[J].中国蜂业,2006,57(11):35-35.

[2] Spivak M,Zelter A,DeGrandi HG.The influence of pupation temperature onthe color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time of queen boney bees[J].Amerian Bee Jorual,1990(12):814.

[3] 祁海萍,邵有全,张云毅.蜂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76-78.

[4] 张书方.中、意蜂生物学及其工蜂蛹发育形态比较[J].中国蜂业,1979(1):13-14.

[5] 陈盛禄.中国蜜蜂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45-145.

[6] 曾志将,胥保华.实用养蜂学[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

[7] 刘炽松,赖友胜.中蜂发育历期及蜂巢温湿度测定[J].中国蜂业,1980(4):10-13.

Comparison on Central Temperature and Ontogenetic Development between Double and Single King Bees

XIAO Zi-chun,XIAO Tie-guang*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Bee raising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become rich in Chinese rural area.At present most beekeepers adopt single king bees mode to raise bees.In order to promote double king bees with higher benefit,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on center temperature of bee colon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double king bees was 0.71℃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king bees,and it was more stable.The emergence time of workers of double king bees was 0.7 days earlier than that of single king bees,so bee-farm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ouble king bees.

Apisceranacerana;king bees;temperature;development stage

2015-03-12

肖子春(1982-),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Email:3165053116@qq.com。

*通信作者:肖铁光,教授,Email:tieguang@21cn.com。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项目(湘发投资[2014]658号)。

S891

A

1001-5280(2015)03-0293-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3.18

猜你喜欢

发育期工蜂蜂群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勤劳的工蜂
不同发育期云南‘三台’核桃营养品质研究
“蜂群”席卷天下
蜂群自组网双信道频率分集多址接入协议
设施葡萄果实发育期管理技术要点
阿勒泰市农作物播种期和发育期天数特征分析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