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评介

2015-03-24陕西王伟

名作欣赏 2015年16期
关键词:唐人诗文唐诗

陕西 王伟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评介

陕西 王伟

诗歌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美类型,形成了中国古典文艺创作的高峰。唐人编选本朝之诗文总集在20世纪唐代文学研究中渐为学界重视,卢燕新先生踵武前贤,集数年之力结撰《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无疑对继承和发扬这一瑰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诗选编 选编标准 原则

神丰韵异的唐代诗歌,在继承先代创作经验和融合时代风气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古典诗艺的转型,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美类型,并产生了大批优秀的诗人、诗作,从而形成了中国古典文艺创作的高峰。然如何发扬、继承这一文学瑰宝,自宋以降,因角度各异而代有不同,其中诗文总集或选集的编选便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继承或批评方式,由其中我们不仅可以洞悉一代文坛概貌,又可把握特定时代文学思潮的变迁。然从场景还原与复现文学原生态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宋及以后,在总结唐代诗文成就方面虽粲为大观,然终有异代之隔。“唐人眼里选中的唐诗不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倒更能见出唐诗的风格体式之渐变趋势”(《吕玉华:《唐人选唐诗叙论》)。职是之故,唐人编选本朝之诗文总集在20世纪唐代文学研究中渐为学界重视,由“幽径”而成“坦途”,其中成果卓著者有傅璇琮、吴企明、陈尚君、陶敏等先生。今南开大学文学院卢燕新先生踵武前贤,集数年之力结撰《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诚又为新时期学界研究唐代诗文总集编选添一力作。燕新为傅璇琮先生高足,得傅先生治唐代文史之真髓,并增华其后,在唐代文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本书即是在他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认真修改而成的。由于机缘凑巧,本人得以先睹为快,并愿与学界同好一同分享之。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一书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前五章),作者将唐人编选诗文总集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予以整体考察,其中重点探讨唐前编纂诗文总集对唐人的影响、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社会文化背景、唐代编纂者的心态、编纂人员类型特点、选本批评及其特征及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传播规律等问题。第二部分以初、盛、中、晚四段颇具代表性的选本为代表,或考论编纂者的生平宦迹,或探究其编选体例,或辨析收录文士及其作品,或论述编选家选本批评的得失,或阐明编选标准的代际嬗衍特点,个案精微,结论具体而有创见。第三部分重在文献整理辑佚,旨在照应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个案研究。总体而言,全书将理论研究、个案探微、材料考述融为一体,研究体系严密而富有逻辑性,是近年来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细而论之,该书又有以下四端颇值学界注意。

首先,文献整理辑佚全备。唐人编选唐诗自唐始就受到重视,其编选原则也屡屡受到文学创作界与批评界的广泛关注。顾陶《唐诗类选序》云:“虽前贤纂录不少,殊途同归,《英灵》《间气》《正声》《南薰》之类,朗照之下,罕有漏遗。而取舍之间,能无少误?”《唐诗纪事》卷七○“郑谷”条载:“谷不喜高仲武《间气集》,而喜殷璠《河岳英灵集》,尝有诗曰:‘殷璠鉴裁《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可见,唐人选本在继承前人编选经验时往往就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明确的编选思想,而这亦时时引起历代唐诗研究者的注意。1949年以来,仅唐人选唐诗国内就先后出现过四种版本,往往后出转精,嘉惠学林。在唐代诗文总集方面,吴企明、卞晓萱、陈尚君、陶敏等辑补考佚,成效显著,但仍留有余地。在此基础上,该书又从唐人序文、唐宋别集、唐宋公私书目中辑出唐人选编诗歌总集十五种。如从《旧唐书》卷三○《音乐志》第十《音乐三》中辑得武德、贞观时期杨恭仁妾赵方等编选《宴乐》,并以《玉海》注“或云贞观中杨恭仁于赵方等所集”为据,考其为五卷,且辨其体例为“收集太宗朝及其以前的唐世词人杂诗,以五音分类”。又,从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九辑得佚名编《唐薛苹唱和诗》,又以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所记为佐据,证该集至宋尚存,而又以《唐音癸签》卷三三所存史料推考其编选于中唐中后期。唐人在编选诗歌总集的同时,亦编纂了大量唐文总集,其集名、卷数、编纂人、著录内容特点等散见于两《唐志》《崇文总目》《通志》《玉海》等。故作者对其特加辑考,以使全书体例完备。作者先后辑考了温彦博《古今诏集》、王方庆《王氏神道铭》、李吉甫《类表》、马总《奏议集》、李太华《新掌记略》、林逢《续掌记略》、五代前蜀刘赞《蜀国碑文集》等唐人编选的文总集七十五种,这些考证,既澄清了《旧唐书·经籍志》《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等典籍的阙漏错讹,又对唐人编撰的诗文总集做了一次很好的文献整理工作,为唐代文学研究者摸清“家底”颇有裨益。这是本书的贡献之一。

其次,微观个案研究精微。该书首先对学界较少关注的《续诗苑英华》《诗例》《西汉文类》《群书丽藻》等进行细致考论。如在对晚唐诗人姚合《极玄集》中不选李杜、只收王维的选诗倾向进行辨析的同时,还据《新唐书·艺文志》《通志》和《崇文总目》对冠名姚合的另两种选集《诗例》《极玄律诗例》进行考证。对于《诗例》,作者依据其在《新唐书·艺文志》中的归类、《文镜秘府》中的成规、前代相似著作的体制,对这一散佚之作进行大胆而又稳妥的建构性推测,认为其当是姚合在《极玄集》之外以选诗与评诗相结合的另一诗歌总集。而于《极玄律诗例》,他先以杨士弘《唐音序》所记之《极玄》与《极玄集》对读,从所选诗体与数量两个层面否定其为同一本书。后据《唐音癸签》所记,确论《极玄律诗论》实为《诗例》之又一名,从而基本廓清姚合诗歌选集的编选概况,亦为晚唐诗集编纂和文学思潮变迁提供新的例证。文理明晰、推考有据、结论扎实,是该书个案研究的特点。另,《西汉文类》是唐人编选的为数不多的唐前文集,然自宋以降,该集散佚而不可见。作者据柳宗元《西汉文类序》《志从父弟宗直殡》《祭弟宗直文》等文献,对其作者柳宗直之生平、编纂时间、选录内容及标准、编纂体例及批评特点进行谨细梳理考辨,并指出《西汉文类》乃柳宗直“配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学古者’提供借鉴之蓝本”,从而为古文运动兴起之家族背景提供绝好佐证。“《西汉文类》追求高古壮丽、比兴风雅、简野质朴,而反对靡荡华丽文风”,无疑可以视作北方质朴文风对南方绮靡文风的一种反拨,并孕育着文运潜转的态势。其次是对学界较多关注的《翰林学士集》《景龙文馆记》《河岳英灵集》等的考辨探微。《翰林学士集》所录诗后均有职官题名,前人多据其考辨诗人生平、诗文活动。然据卢燕新先生考辨,该集所录诗歌之作者职官有误,且有题名未为精确者,并以内证与旁证相佐,分析其原因为诗歌创作与编选时间错位所致。另,《河岳英灵集》的编纂与殷璠尚古、壮志难酬的苦闷、发愤著书的愤激心态紧密相连,殷璠对李白诗歌的择选与排位均与盛唐文坛声气相通。《景龙文馆记》收录学士数,今学术界研究成果计有二十九人,据本书考,至少应有三十三人。其他对于《古今诏集》《白云记》《中兴间气集》也多能发前人未发之覆。这些个案研究,不仅为学界深入了解唐代诗文编选和选本批评提供了佐证支持,也与本书的宏观论断互融共通,体现出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和娴熟驾驭史料的能力。

再次,研究领域界定准确。本书将唐人编选文总集与唐人编选诗总集做并行研究,并将唐人编选的未选唐人诗文的总集纳入研究视野。作者辑考出唐人编选诗文总集总数约有二百五十余种,其体例或以官班为序,或以时代相别,或以文类相从,或以地域为限,或以艺术成就为秩,逐一研析,并以《河岳英灵集》为例认为诗文总集的选本批评价值“瑕中有瑜、瑜中有瑕,瑕瑜并存,不可一以论之”,颇为公允。当代学者对唐人编选诗歌总集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唐文总集研究却显薄弱。该书既从宏观角度探讨唐人编选文总集的选学观、文学批评观,唐文总集与唐文学运动的关系,唐人选编文总集的文化背景、政治背景,选编人员及其心态、唐人选唐诗和唐人选唐文异同关系,唐人选编文总集与文学传播等,又从微观角度探讨文总集编纂家、具有代表性的文总集,并对唐人编选文总集予以辑考。同时,将唐人编选文总集与编选诗总集比较,作者认为:唐代选诗批评较多关注遴选对象的艺术价值,而选文批评则更讲求遴选对象的实用价值;唐人编选诗总集比文总集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学面貌和特征;唐人选诗批评和选文批评的力度和针对性不同。而在后世传播过程中,诗总集之影响远胜于文总集,其原因在于“唐人选唐文重实用并与唐代政治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发展,其社会应用价值逐渐消失,除此以外,也和唐代文总集编纂家没有能够及时关注唐文创作的时代特色、反映唐代文坛变化规律有密切关系”。这种由概念界定、内涵阐发、意义比较到原因申述的研究路数,无疑有助于学界深入掌握唐人编选活动之实况,还原非创作性文学活动现场的原生态,推动对唐代文人及其文学活动更为全面的认识。

最后,研究方法兼取并蓄。知识考古学背景下的文献考据与史料精读是本书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但除此而外,作者根据具体研究内容的变化适时调整研究方法与策略,并先后采用了图表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全文统计列表二十幅,分析绘制传播类型图八幅。以《河岳英灵集》为例,本书将入选诗歌逾十首的十一人逐一量化,选王昌龄诗十六首,选常建、王维、李颀诗十五首,而选李白诗十三首,选诗数量高于李白者有四人;数量接近于李白的有储光羲等六人。以选诗数量统计,李白位列第五;以选李白诗体裁观之,殷璠选李白古体诗十二首、近体诗一首;以选李白创作时间段观之,选李白开元二年至开元十五年间诗七首,选王维三首,而高适则一首未选。依据这些数据,用统计分析法可以看出《河岳英灵集》对李白诗的态度。又,该书将唐人编选文总集与唐人编选诗总集并列,论题及研究范围设定即意味着比较研究在本文的意义。运用比较法进行研究,不仅能清楚地认识总集编选者的选学观、文学观,也有助于洞悉唐人诗文总集中所包含的对本朝人的评价及其意义。本书还兼及归纳、演绎等研究法,通过对唐人唱和集、送别集、通代特点的归纳,演绎推理出可能因材料佚失等原因而未被发现的文学、选学现象及特点。这些研究方法的综合、交叉使用,使得本书分析途径逐步多元化,并推动研究内容走向深入。

当前国学炙手可热,但依“弘扬国粹必自始于整理国故”的逻辑,卢燕新先生《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一书研究唐人选本的批评意识与接受特点,洞察唐人诗文总集编纂方法技巧,对于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唐人在文化领域的贡献,无疑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当然,由于文献原因,本书部分诗文总集的作者、编纂年代、编选内容与选本批评指向都还有继续研究的余地。而且,书中所论述的观点,诚如作者所言,“或有未能立者,或有未近善者等”。但本书在宏阔的学术视野下, 运用富有创意的研究思路,归纳总结此前唐文唐诗的总集、选集研究成果,通过扎实的研究成果还原唐人视角下唐诗与唐文编选活动的文化原生态及文学文化意义,对于唐代文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作 者:王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

编 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欢

唐人诗文唐诗
唐人路上 花瓣飘香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唐诗赏读
走遍万水千山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唐诗赏读
唐人神股价腰斩波及股权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