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量对晚粳嘉58和秀水13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5-03-23孔燕等
孔燕等
摘 要:采用不同播种量处理,研究晚粳嘉58、秀水134单晚直播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与2个品种的田间最高苗、有效穂、产量呈二次曲线效应;与成穂率、植株高、每穂总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分别呈负、正相关;与千粒重分别呈正、负相关。每提高1.0kg/667m2播种量,分别为成穂率减2.0、2.2个百分点,株高降2.42、1.83cm,穂总粒减3.88、12.02粒,结实率减0.37、高1.53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0.27、减0.09g。2个品种的极限播种量为3.0kg/667m2左右,最适播种量嘉58为1.67kg/667m2,秀水134为2.25kg/667m2。
关键词:嘉58;秀水134;晚粳品种;单晚直播;播种量;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5-41-02
近年来,嘉兴市单季晚粳稻直播栽培的大田播种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致使田间基本苗多,群体过大,穂数多,穂型细小的现象较普遍,这不但影响了晚稻单产的进一步提高,也增加了栽培管理难度。为了明确当地单季直播的播种量对主栽品种秀水134和新品种嘉5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14年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分别为常规优质软香米晚粳新品种嘉58[1]和中熟晚粳主栽品种秀水134[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播种量处理,分别为每667m2播种1.0kg、1.5kg、2.0kg、3.0kg、4.0kg。
1.3 试验过程 试验在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高产示范方田中进行,土质青紫泥,肥力中等,前茬小麦。试验于6月8日播种,采用翻耕直播,每处理播种面积48m2。一块田纵向对半分,同品种占一边,同播种量处理相对相邻。试区施肥每667m2,基肥尿素7kg,6月18日秧苗2.1叶期施尿素10kg,6月30日秧苗4.1叶期施尿素10kg+钾肥7.5kg,7月28日施尿素7.5kg作穂肥。共化学除草2次,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褐稻虱3次,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相同。
1.4 调查分析 每处理定点调查基本苗、分蘖消长、生育期、穂数等。成熟期取样考查相关性状,实割测产。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回归与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量对最高苗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2个品种基本苗相近的条件下,嘉58平均最高苗为48.2万/667m2,比秀水134平均多6.6万/667m2,增加15.8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见,嘉58分蘖比秀水134强。播种量与2个品种最高苗均呈二次曲线。据回归分析,秀水134的播种量为3.02kg/667m2时,其最高苗达顶点为51.3万/667m2,嘉58播种量为3.2kg/667m2时,其田间最高苗达顶点为55.6万/667m2。显然,田间最高苗数的可容纳量嘉58略大于秀水134,2个品种的极限播种量应在3.0kg/667m2左右。
2.2 不同播量对有效穗的影响 由表1可知,嘉58平均有效穗数为33.6万/667m2,比秀水134多1.6万/667m2,增加5.0%,但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数值显示,品种田间穂数以嘉58略多。播种量与2个品种的有效穂均呈二次抛物曲线。回归分析表明,嘉58播种量2.92kg/667m2时,其有效穂数达最多为38.5万/667m2,秀水134的播种量3.33kg/667m2时,其有效穂数达最多为37.5万/667m2。可见,播种量对穂数的影响以嘉58的效应稍大,以最大穂数而言其极限播种量也应在3.0kg/667m2左右。
2.3 不同播量对成穗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嘉58平均成穗率为69.9%,秀水134为78.0%,嘉58比秀水134降低8.1个百分点,二者差异弱显著(P<0.01)。嘉58的成穂率偏低可能与其植株偏高有关。播种量与2个品种成穂率均呈负相关,均以播1.0kg/667m2的成穂率最高,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成穂率降低。据直线回归,嘉58、秀水134的播种量每提高1kg/667m2,成穂率分别降低2.0、2.2个百分点。结果显示,播种量对成穂率的影响秀水134比嘉58要略大[3]。适量稀播有利于群体与个体的协调。
2.4 不同播量对株高的影响 由表1可知,嘉58平均植株高为99.1cm,比秀水134平均高11.5cm,高13.1%,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播种量与2个品种株高均呈负相关,均以最稀播的植株最高,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植株高度降低。据线性回归,嘉58、秀水134的播种量每提高1.0kg/667m2,植株高度分别降低2.42、1.83cm。显然,播种量对植株高度的影响嘉58要比秀水134明显,适量稀播有利于植株矮壮。
2.5 不同播量对每穗总粒的影响 由表1可知,嘉58、秀水134平均每穗总粒数分别为94.4、94.6粒,2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播种量与2个品种每穂总粒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以稀播1.0kg/667m2的穂粒数最多,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每穂总粒数显著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嘉58、秀水134的播种量每提高1.0kg/667m2,每穂总粒数分别降低3.88、12.02粒。可见,不同播种量对每穂总粒数的影响,嘉58要比秀水134稳定得多,也可以看出秀水134适当稀播的增产潜力比嘉58大。
2.6 不同播量对结实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嘉58平均结实率为80.0%,比秀水134降低11.9个百分点,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本试验中其结实率偏低可能是嘉58丰产性逊于秀水134的主要原因。播种量与品种结实率,嘉58呈显著负相关,秀水134呈弱正相关。据直线回归,嘉58播种量每提高1kg/667m2,其结实率下降0.37个百分点,而秀水134则结实率提高1.53个百分点。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播种量的增产效应,秀水134比嘉58大,亦即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秀水134(植株矮,株型挺,分蘖弱)可比嘉58适当密播。
2.7 不同播量对千粒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嘉58平均千粒重为24.5g,比秀水134平均低0.5g,低2.0%,差异为弱显著水平(P<0.01)。播种量与品种千粒重,嘉58呈显著正相关,秀水134为负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嘉58播种量每提高1.0kg/667m2,千粒重提高0.27g,其原因可能与播种量提高使其分蘖穂比重下降有关;秀水134播种量的多少,对其千粒重的效应无显著影响。
2.8 不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5个播种量处理,嘉58平均单产为618.9kg/667m2,比秀水134减产4.6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t=10.25>t0.01[v=4]=4.604)。显然,嘉58的丰产性逊于秀水134。由图1可见,播种量与2个品种的产量均呈二次曲线,过稀或过密播种均不利于高产。回归分析表明,嘉58播种量为1.67kg/667m2时,其产量达最高,为626.6kg/667m2;秀水134的播种量为2.25kg/667m2时,其产量达最高,为658.4kg/667m2。由产量曲线趋势可见,播种量对品种产量的效应以嘉58略大,即随播量提高而减产的趋势嘉58要略大于秀水134,这也表明,最适播种量秀水134要略高于嘉58[4]。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播种量与嘉58、秀水134的田间最高苗、有效穂、产量呈二次曲线效应;与成穂率、植株高、每穂总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分别呈负、正相关;与千粒重分别呈正、负相关。每提高1.0kg/667m2播种量,分别为成穂率减2.0、2.2个百分点,株高降2.42、1.83cm,穂总粒减3.88、12.02粒,结实率减0.37、高1.53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0.27、减0.09g。适量稀播有利于综合性状的提高。
在嘉兴市区作单晚直播栽培,播种量对产量的效应嘉58略大于秀水134。从最高群体(苗)、有效穂数、产量的二次曲线效应看,2个品种的极限播种量为3.0kg/667m2左右,最适播种量嘉58为1.67kg/667m2,秀水134为2.25kg/667m2。
参考文献
[1]高荣村,陆金根,李鹏,等.光身软香米新品种嘉5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4(2):74-75.
[2]李老虎,严冬晖.晚粳稻新品种秀水13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6):84-87.
[3]韩娟英,杨立武.单季直播稻秀水134的播种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4):457-457,462.
[4]杨志根.晚粳稻秀水134不同播种量对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65-65,6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