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通信系统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5-03-23黄沛兰
黄沛兰
摘 要:在我校,《通信系统基础》作为移动通信技术和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这门课综合了高等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概率论等课程的知识,同时又是后续主要专业课的基础,它的理论深度和难度相比较而言都是较大的。如我们所知,基础知识是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的自学能力与数字功底也是稍微差一些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公式推导和理论探讨,授课效果不好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通信系统基础》课程在高职高专中的教学质量,该文探讨了如何使高职高专学生学好《通信系统基础》课程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到通信行业中。在教学内容、方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分析。
关键词:高职 数字通信技术 课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91-01
信息产业部经过综合分析,估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仍非常广泛,其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左右,像多媒体、互联网、数据通信、多媒体、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互联网等这些新型通信业务在不久的未来也将快速扩大、发展。电子类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从长远来看依旧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报考这类专业的学生人数会逐年增加。作为通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通信系统基础的课时量适中,对于刚进入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中,也是作为专业常识理论知识直接使用的。高职高专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的基础稍差,关于如何启发学生入门并把《通信系统基础》这门课程学好,为了使学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素质与能力,结合对该课程的教学体验和探究,本文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1 加强实训环节,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培养岗位技能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通信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很多,比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尺度、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但缺乏专业是实训设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1.1 注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数字通信行业的认识
专业词汇及缩写繁多,内容抽象,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要求高等都是《通信系统基础》课程的特点,所以第一次接触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系数是相当大的。那么授课老师就面临了一个相当大的难题: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对所要讲的内容,要求老师做到简单化:用简炼易懂的言语讲解繁杂的内容,用简单的文字分析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四个环节进行学习。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教材和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关于移动通信的常识以及应用也是要向学生普及的。
1.2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校内讲授及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工学交替、任务引领教学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包括教室、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学习基地。在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真实环境中进行通信系统的认识、通信网络维护等知识和实训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体验式学习,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3 新旧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分别在课堂讲授和实训室中开展,教学中建议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提出问题,课堂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对相关理论正确性的验证选择在现有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另一方面,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相关的通信技术原理为指导,仿真设计实验关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是以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 Sinmulink仿真软件等)为平台来进行的;掌握程度好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相关项目开发的实验是创新性实验,创新的或现有的实验都可以,一般是和各类电子竞赛及职业资格证书相关。
2 优化教学该改革,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2.1 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与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若想得到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是重要手段,优质教学资源要提高其使用效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时刻增进,最大程度的扩展受益面。可以将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建成具有反映学生要求,问题解答及提供的3G系统知识与技术更深更广等功能的一个平台。一方面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以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及减少课时的需要,以便深与浅、学时与教学量的矛盾获得很好的处理和解决;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动态教学反馈机制的形成,其目标是建一个最优的教学模式。以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使网络教学的特点得到充分地利用,把一个完整的虚拟教学课堂建立在共享教学资源平台上,提供一个课下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具有自主性,师生间的双向反馈进行及时,强化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与分享
通过课程建设,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训场所,提供实训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与培训服务。改进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注重对考评方式的改革,不但要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评。
3 结语
教学改革本身就耗时很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通信系统基础》也不例外,理论联系实践,该文主要讨论了教学的教案、实验项目和内容等方面,对教学与实验结合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也给出了相应的改良方法,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格局自身的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研究探索,做到安排合理、组织灵活,使实验环节具有创新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事实上,通信技术专业是一项高技能专业,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表现最佳。因为在专业建设发展方面,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经由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意义重大,在这方面通过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而提升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的教学与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强调实践与操作的课程,通信技术课程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为适应社会对现在技能型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状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积极探究新型的教学方法及课程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雪.《数字通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7-59.
[2] 陈洁萍.浅析高职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2.
[3] 许萌.高职《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授课过程设计探讨[J].电子世界,2013(23):161.
[4] 皮琳琳.高职选修课程数字通信与技术课程项目教学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2(24):161,3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