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2015-03-23李国强

科技资讯 2014年34期
关键词:安全电网

李国强

摘 要:优质的电能供应是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的基本保障,也是各种电器设备运行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大功率设备的不断增加,对电网中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新技术和设备也不断被应用,以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该文就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就电网提高其稳定性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电网 运行稳定性 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21-02

电网运行涉及的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用电设备功率的增加,对电网运行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常用的电网安全性保障措施主要有三个,一是采用继电保护器,实现对电网中某一部分电路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保护;二是采用一些性能较好的控制装置和措施,保证电网中出现故障较少时电网仍然能够稳定运行;三是采用电网控制装置,实现对电网中重大故障的控制,确保不出现大面积电网停电现象。

1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意义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新的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电网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使电网的运行经常处在其临界状态,但是其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一旦电网运行发生状况,就会导致大面积地区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加强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较大的显示意义。

2 电网故障的原因

2.1 雷电

据调查,电网中有很大一部分故障是由于雷电造成的,这主要是由于电网跟用户直接相连,阴雨天气中电网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较大。虽然输电线路使用了绝缘外壳,但是其绝缘性能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其长期暴露在外界空气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绝缘外壳的老化速度越快,遇到雷电天气就会产生电网故障。

2.2 过电压

由于电网不能够跟大地的有效连接,如果电网内部存在一定的过电压,就会给电网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过电压值超过电网的承受范围时,就会发生爆炸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3 设备老化

电网中的设备寿命较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设备的供电能力较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电网中用电负荷量不断增加,陈旧的电网设备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因此在用电高峰期,电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

用户中的输电线路经过多年的使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影响其正确使用。工厂中设备的功率较高,设备老化引发故障的概率更大,一旦超过电网承受极限就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较大的损坏,引发电网故障。

2.4 安检意识薄弱

为了避免用电高峰时电网出现故障,电力部门都会定期对其设备进行检修。但是由于电力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为了提高产量忽略了设备的额定使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年限,给电网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注意对设备的检修就容易出现故障。检修过程中还要注意电网设备的检修方式,如果检修方式选择不当就很难检查出电网中存在的隐患,影响供电可靠性。

2.5 外力

电网铺设范围较大,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就会对电网造成破坏,影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随着供电网络的不断发展,如果一个地区中的电网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电网的瘫痪,给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电网的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也会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3 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方法

3.1 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

电网铺设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维护和维修人员,随着电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调度人员需要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但是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不能满足电网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导致电网调度人员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数据分析方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完成对各项数据信息的处理,并且降低人工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纰漏和措施,提高数据处理的精确性和电网运行调控的精确性,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处理,从系统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克服传统手工数据分析不容易实现的缺陷。

3.2 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护

电网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护。首先应该采用多种措施实现对电网设备的保护,如法律的、经济的;其次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所有员工和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实现对电网设备的保护。目前一些县级地域,由于维护资金短缺,导致电力系统的维护过工作比较欠缺,设备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维修,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较低。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电力供应和使用条例》以及《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平时过程中还要不断对其完善,并且加强对用户用电安全的宣传,规范用户的用电行为。

3.3 利用电网一次调频功能

电网质量受电网抗事故能力和波动能力的影响,在保证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先进的一次调频功能提高电厂的发电质量。同时还可以在电网的电源侧和调度侧设置合理的配合方法,实现对机组各项参数的修正,提高点击调节的速度和品质,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4 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电网故障具有突发性、意外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对调度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加强对调度员各项技能的培训,能够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如果电网调度员的专业水平较差,当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后,不能对其进行快速反应和处理,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电网调度员要不断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其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endprint

电网中的设备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电网的稳定性。电网调度人员需要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扰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预测,并且采取合理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这需要电网调度人员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做出正确的评价。电力部门还要建立电网事故防范措施,对电网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给调度人员的工作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3.5 规范电网调度运行

交接班是保证电网调用连续性的关键环节,规范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交接班制度,保证交接内容的完整性,是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障,也是后续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如果交接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各种误送和漏送的现象,甚至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调度操作命令是调用员进行电网操作的主要方式,通过调度操作命令调度员可以完成对电网运行方式以及设备状态等参数的调整。电力部门必须要保证调度员发出的每个命令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电力部门规范各种规章制度,避免出现误操作和误调度的现象,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4 结语

目前我国电网运行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越来越多,为我国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电能。随着各种大功率设备的应用,电网中存在的谐波分量较大,严重影响了电能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管理,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谭武忠.矿井供电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0(2).

[2] 刘新春.“大机组小电网”电力系统和大容量电力系统互联安全稳定性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3] 黄廷谢.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J].科技信息,2010(33).

[4] 连辉林,李学铃.矿井供电运行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J].机电信息,2012(3).

[5] 项真,江文,解大,等.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7(3).

[6] 尹瑞军.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包头电网安全运行措施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2(5).

[7] 贾伟涛,张俊杰.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电网
穿越电网
图说电网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浅谈微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