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探讨

2015-03-23刘积慧

科技资讯 2014年34期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建设

刘积慧

摘 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信息化的支撑,这对信息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立足于水利工程信息化以及现代化建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通过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关键的技术措施,旨在能为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而提供借鉴之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 数字化资源 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036-01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信息是国家基础国情信息之一、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信息化,增加水利的科技合量、降低水利的资源消耗、提高水利的整体效益是21世纪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1 当前水利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为特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进展比较缓慢,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各水利业务覆盖全国的水利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对照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当前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1)信息资源不足。水利工作管理要面对洪涝、干旱及水污染灾窑的防范、水资源环境监测四大主题,所需支撑信息在内容上涉及面厂,信息采集的时空间隔、数据类型、数据精度、交换格式与表达方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尽管多年来水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同时积累一些基本观测资料、初步建设了一些基础数据库。但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众多急需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还极不完善。如服务于多层次业务需求的空间数据,水资源调度,工程现状与工程规划设计及其他各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尚未全面启动。

(2)信息共享困难。当前对于信息的共享性以及重用性是信息资源价值优势的突出体现,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由于水利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信息基础设施与共享机制仍不配套,导致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对于当前水利系统结合各项业务应用目标,开发建设了一些专用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但由于各自技术水平、任务来源和资金渠道不同,这些数据库及其应用大多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和不同业务部门,呈现条块分割的特征,形成以地域、专业、部门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

(3)应用基础薄弱。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处理的数字化,除因信息资源限制导致的应用水平低外,对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应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数水利业务数学模型还难以对实际状况做出科学的模拟。各级水利业务部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市用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难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成本高、维护困难,不能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维护的应用软件资源。

2 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构思

对于国家建设来说,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作为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一减而就,需要我们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要做到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近期目标是:从现在起用几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把我国的水利信息化网络建设完成,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水利基础数据库,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另外,还需要健全当前我国相关水利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体制,实现及时以及准确有效的水利信息服务。建立水利工程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建成六大应用系统,并部署实施其他备用系统。要在水利系统基本实现信息化,全面完成水利信息公用平台的建设,全面完成十大应用系统和安全体系的建设并投入运行。

2.1 国家水利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

水利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建设过程,其需要各个子系统组成并且共同作用,如需要建立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国家水质监测评价信息系统工程等,尤其是作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龙头工程之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其需要全面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来传输相关信息资料。

2.2 基础数据库建设

为了能实现水利信息化,必须要借助于数据库。水利工程建设的数据库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其应当全面地包含多种子数据库,如包括方法库、超文本库和历史热带气旋等9个数据库,以及国家水利科技信息库、水利经济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

2.3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

为了能全面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还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建设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

(1)计算机网络设计。组成以局域网、Internet相关联的网络结构。非本单位用户只能通过Internet访问局域网的数据,内部网络的数据有选择的对外公布。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搭建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设计结构直接决定着整个性能的优劣和资源共享程度。

(2)实现网络连接带来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在整个系统网络内共享诸如打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等外围设备。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中设计外围设备逻辑位置时有三种基本的方法:将外围设备与联网计算机连接、直接连接到网络集线器、使用一个外围设备服务器。

(3)另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远程办公功能。水利部门办公人员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登录系统。如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直接通过Internet可以查看系统内部数据,完全实现远程办公的功能。

(4)通过系统网络,可以访问整个系统内具他计算机的文件。用户需要管理水利文档,以保证各部门的文件都在本部门计算机上。在建立网络之前设计好文件的管理能解决一些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网络将处理多少事务,哪些文件需要备份,哪台计算机联有备份设备,存储和访问多少文件以及这些文件存放位置,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涉及业务复杂,数据量大,备份水利数据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ZIP压缩、刻制CD盘或通过存储设备(如磁带)实现备份。无论用户选择哪一种,清列出一个计划,备份网络内所有重要文件。

3 结语

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必须要重点推广的内容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小康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水利要求,应当实行采取电子化管理以及水利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同时提高信息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这样更能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丰景春,赵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型及架构[J].建筑经济.2013(7):33-36.

[2] 李陶.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20(5):84-85.

[3] 高勇,李秀艳.基于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9):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建设
《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及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
要善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高中物理教学服务
“智慧教室”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研究
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企业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