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看小提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相配合
2015-03-23郭世锦
郭世锦
摘要:《西班牙交响曲》作为世界十大著名小提琴曲之一,一直是演奏会上的热门曲目。该曲名为交响曲,但因其是由小提琴与乐队相配合演奏的曲目,故实则为协奏曲。现今这首乐曲普遍被作为小提琴专业学生必练乐曲之一,为配合学生演奏,出现了钢琴伴奏版本。本文意在从对该乐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风格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入手,结合自己在实际练习中与钢琴伴奏相配合时所遇问题,分析研究解决方法,为之后学习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拉罗 西班牙音乐 揉弦 钢琴伴奏
爱德华·拉罗生于1823年,法国作曲家,有着西班牙血统。自幼学习小提琴,不过拉罗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由于拉罗的父亲不允许他专攻音乐,认为这不可当饭吃,1839年失望之余的拉罗独自赴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拉罗的作品受地域影响,具有浓厚的法国色彩。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时期拉开了辉煌的序幕,此时的大多作曲家不再屈就于宫廷贵族,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原本刻板的古典音乐烙印上了鲜明的个人特色,音乐情感愈加丰富华丽。且此时正值民族解放思潮涌现,大批作曲家开始为自己的作品中注入带有民族特色的旋律,拉罗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民族乐派的一员,拉罗所秉承的民族主义也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于1873年完成的《西班牙交响曲》,是互为好友的拉罗献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的作品,1874年,萨拉萨蒂演奏了拉罗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罗听后,大为感动,决心为这位与自己同乡的著名小提琴家量身定做谱写一首乐曲,因此以西班牙风格为基调。拉罗自身便是学习小提琴出身,为他创作此曲提供了很大便利,加之在创作中与萨拉萨蒂对于技巧等方面的不断研讨,《西班牙交响曲》于1875年2月7日在巴黎上演,便赢得首捷,获得空前好评。自此这首协奏曲成为了音乐会上的热门曲目,被众多演奏家所追捧。
拉罗可以算是大器晚成的作曲家了,在他创作《西班牙交响曲》时,已年过五十,但年老的身体并未禁锢他的创作灵感,拉罗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创作,虽命名为交响曲,但实则却是协奏曲,该曲的演奏依旧是由一位小提琴独奏和管弦乐队的伴奏及指挥完成,保留了协奏曲传统的演奏形式,但拉罗创新就创新在他并未局限在传统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模式下,而是破陈出新,采用了类似于组曲形式的五乐章,比交响乐多出一个乐章,较之协奏曲更多出两个乐章。这样的新形式为乐曲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作空间,是乐曲始终都充满了西班牙独有的异域风情。不过拉罗虽采用了具有西班牙民族特性的音乐语言和舞蹈节奏,但从乐曲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形态仍带有明显的法国音乐特色,节奏均匀齐整,旋律性强烈,与其他法国音乐作品有相似性。另外在整部乐曲中,小提琴所承担的独奏部分不再像一般意义上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样有大段华彩部分,而是只保留了些简短的经过句,大部分还是小提琴与乐队的相互配合演奏。
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速度为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在钢琴伴奏版本中,引子部分首先由钢琴强有力而短促的八度双音奏出,同时预示了主部主题动机,随后小提琴独奏部分紧随而上在高音区演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应答钢琴的动机。需要留心的是此时小提琴在承接钢琴伴奏部分,应注意之间的短暂空隙,钢琴伴奏结束由一拍半的休止,许多演奏此曲者在与钢琴伴奏配合时往往忽略了此处,致使乐章引子处听起来节奏紊乱,慌张,上文就曾提过法国音乐的特色便是节奏有节度性,因此控制节奏是演奏这一乐章的难点重点之一。小提琴进入独奏部分,这时的节奏可适当自由一些以显示旋律的流畅性,但当第9小节钢琴伴奏进入时,小提琴应注意控制自己的节奏,此处往往容易因为前面的自由节奏而使后面的三连音拉慢,与钢琴伴奏相脱节,当然这处的速度也并非要完全刻板地紧随节拍演奏,小提琴与钢琴在下面也可就此处商讨速度的快慢适宜,并勤加练习配合。
经过钢琴伴奏对于主部主题动机的再次重复,小提琴独奏出两句凸显调性的华丽琶音,并停止在d小调的五级音上,此时这个音的力度就要加强,恰好钢琴伴奏四个和弦强势进入,小提琴与钢伴一起加重强调了即将到来的主部旋律。第41小节,音乐进入主部,此处西班牙风格呈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小提琴演奏应更加铿锵有力,谱面上也标注了力度是双f,小提琴在G弦上与钢琴演奏同一旋律节奏,按理说应是较为简单的地方,但这里同样不可忽视小提琴的揉弦作用,为保持恢弘的气势,揉弦的力度一定要持续有力,练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揉到一半便停下的情况,因此应避免揉弦中断。钢琴伴奏此处会演奏出简短有力的跳音音形,小提琴此时也应该用弓子的下半弓,贴近琴码演奏厚实有力的八分音符。
主部主题的后半部分由一串五连音音阶进行带出,在这部分中由于力度标注只有一个f,因此应比之前的演奏稍弱一些,此处的钢琴伴奏更是用PP演奏,可见是为了突出小提琴的旋律,这一段旋律中也存在着大部分的三连音,应防止节奏越来越快脱离控制,为后面的密集快速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做准备。
第65至88小节为乐章的连接部,由十六分音符琶音,三连音和音阶组成,这一部分顾名思义,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连接部中,该乐章的调性发生了变化,由d小调转为降B大调,因此在这里音乐情绪也会有一定上升,小提琴旋律起伏会加大,情绪会更加饱满,此时切记节奏不要跟随情绪上涨而摇晃。这里的音符由于变化大,把位高,且出现连续的八度大跳,可以算是整部乐章体现高超技巧之所在,因此当属难点。小提琴在与钢琴伴奏配合时,应特别注意连续十六分音符琶音的音准及节奏,此处很容易出现因为了按准音而刻意放慢节奏,这样便导致了乐曲气氛的中断,与钢琴的配合也会相应出现问题,所以小提琴应尤为注意把握节奏。
随着钢琴苍劲有力多个二对三节奏音形的演奏,将音乐推至顶点并转向降B大调,正式进入副部主题。在这一乐段里,小提琴旋律的节奏性较之前会略微弱一些,因此可以有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尤其在第92小节处,钢琴伴奏停歇,留给小提琴独奏这几个八分音符,乐谱标注有pesante(沉重的),这里为加强沉重感可放慢并用弓根演奏。100小节处,音乐情绪有所变化,旋律开始变的绵长舒缓,小提琴开始弱奏,为配合小提琴旋律,此处的钢琴伴奏音形简单许多,但小提琴依旧要仔细听钢琴高声部给的和弦重音,以此判断自己的节奏是否与钢琴相吻合。到了114小节,小提琴旋律开始渐强,音乐情绪逐渐激动起来,引出后面的发展部。
在发展部中,旋律到了真正体现小提琴演奏者技巧的时候,开头出现的和弦八度大跳,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八分音符,频繁的换把跨弦,加上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这些都为本身就不好演奏的小提琴更加大了难度。这里小提琴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因速度过快而失去节奏感,因此聆听钢琴伴奏给出的重音很关键,尤其是小提琴连续快速三连音时,钢琴伴奏给出的八分音符恰好都是三连音重拍上的音,所以在演奏时做到与这些音对应,节奏便不会丢失。
再现部开始采用了呈示部里的各个主题,此处的伴奏音形也大致与前面相似,因此在与钢琴伴奏的配合上还是前面提到的几点,但再现部的力度方面应被给予更多关注才行,力度的变化也关系到小提琴与钢琴哪一个才是主题旋律,因此在小提琴弱奏时,钢琴应更加弱化,之后随着小提琴声部的逐渐加强,连续震音将音乐推至乐章尾声。
小提琴充满力量的声音再次在G弦上响起,尾声与呈示部的主部主题首尾呼应,更加凸显音乐的均整性,同时钢琴伴奏织体改变,使得旋律声部更加丰富,最后在钢琴的主音与主和弦再三强调下辉煌结束。
《西班牙交响曲》作为十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其旋律的华丽优美是被人们称赞的原由之一,同时这首乐曲所体现的高超技巧性也是世界公认的,因此想要完美诠释这首作品,不仅需要分析主奏声部的曲式结构、调式风格、伴奏部分也是同等重要的。当然一首好作品的呈现,还是需要演奏各方相互配合协助完成的,这才有助于音乐形象的体现,才是演奏者达到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