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成材使命感的结构与测量

2015-03-23张秀梅廖传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成材使命感效度

张秀梅,廖传景

(1.佳木斯大学 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2.温州大学心理健康教研室,浙江温州325035;3.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1 问题的提出

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年品德意志,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使命感一直都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我国早在春秋时就有“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的记录[1],使命意指“派人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责任”。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都有使命,是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联系而产生的客观存在[2]。使命感是个体对所肩负使命的感知,其灵魂是主体的自觉体认,其内涵是主体对待国家、社会、民族、他人和自身利益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3]。本研究界定使命感为:个体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和社会赋予自身的使命的一种感知、理解和认同。由于思想教化、心理激励、政治指导等的需要,使命感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大学生的成材使命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成材是指事物(树木)的发展(生长)达到了规定的标准,比喻大学生将个人与国家、社会、民族联结在一起,确立发展目标和方向并付诸实践,成为有用的人才。青少年进入大学学习阶段,普遍会对自我发展和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进行使命设定。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加强使命感教育的紧迫性、要求、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还未有基于心理学的使命感研究,也未对大学生成材使命感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编制大学生成材使命感测量工具,对开展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的方法

2.1 被试

2.1.1 半结构式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

选取20名来自西南大学的2010、2011和2012级在校大学生作为访谈被试,男生8名,女生12名,年龄17至22岁,未记录科目。选取参加西南大学《社会心理学》公共选修课的40名学生作为开放式问卷的被试,男生18名,女生22名,未统计其他人口指标。

2.1.2 问卷预测

为有效考察问卷结构和筛选项目,在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其中,2009级15人,2010级53人,2011级85人,2012级114人;男生123人,女生144人。

2.1.3 正式施测

在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绵阳师范学院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5份,有效率86.50%,2009级45人,2010级153人,2011级295人,2012级372人;男生382人,女生483人。

2.2 问卷编制

2.2.1 搜集原始资料

本研究将大学生成材使命感的界定为:在当前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个体对国家、社会赋予自己的必须完成的关于学习、成长、发展的职责、任务和要求的感知、理解和认同的心理。在半结构式访谈中,研究者准备如“请你描述大学生具有较高成材使命感的各种表现”,“成材使命感高和低的大学生的行为的主要差别在哪些方面”等问题,征询被试的回答,并记录访谈内容。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要求被试回答“你是如何理解大学生的成材使命这一说法的?”“你认为大学生的成材使命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成材使命?”这三个问题。

对于以上访谈和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将收录的文本关键词进行原始编码,并由两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分别进行分类。原始的关键词编码共94个分类,其中9个有偏差,两人分类的一致性为88.4%。对最终内容进行归类,最后得到七个类别:(1)承担学习职责,指大学生应承担的职责、义务等;(2)主动精神,指为实现成材所需要的精神能量;(3)努力方向,指确立努力目标和方向;(4)积极行为,指成长过程中的投入和付出;(5)成材要求,指对自身成长的认识;(6)使命坚守,指对自身承担任务的延续愿望和行为;(7)价值判断,是对使命感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2.2.2 编制正式问卷

基于前期研究所搜集的原始资料,初步获得65个条目,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条目进行评定,吸纳其修改建议。梳理国内外以有的关于使命感内涵及结构的界定,发现使命感一般包括了职责与任务、意义和价值、投入与付出、认同与爱好、利他与提升、驱动与坚持等[4]-[6]。研究预设大学生成材使命感由五个维度构成,分别是职责使命担当、成材内涵洞悉、成长过程付出、成材使命坚守和使命价值推崇。每个维度保留9个条目,采用6级计分法,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有点不符合”,4=“有点符合”,5=“比较符合”,6=“非常符合”。

问卷预测后进行项目分析,删除了14个在鉴别力和共同度不符合要求的条目,保留了31个题目,组成施测问卷,进入因素分析程序。

2.3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连榕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7]作为效标效度。一般认为,成材使命感越高,学生的学习倦怠感就越弱。该问卷共20个题,包含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降低),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为α系数为0.884,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χ2/df=1.987,RMSEA=0.072,GFI=0.853,TLI=0.840,IFI=0.862,CFI=0.860,是理想的效标工具。

2.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把正式施测获取的865份有效问卷随机分成基本相等的两组,选取其中一部分(n=431)进行取样适当性检验。发现:KMO=0.920,Bartlett球形检验 χ2=22200.245,df=903,p <0.001,表明所得数据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

依照以下方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直交旋转抽取因素,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删除项目负荷过低(<0.40),交叉负荷过高、过于接近,共同度<0.4的条目。删除了7个条目,剩24个条目。

对剩余的24个条目进行重新编号,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 KMO=0.876,Bartlett球形检验 χ2=9159.670,df=276,p < 0.001。共抽取五个因素,解释63.608%的变异。五个因素边界清晰,指标良好。分别命名为:因素一“职责使命担当”,共7个条目(3、7、11、12、17、21、23),主要指对所负职责的担当、践履;因素二“成材内涵洞悉”,共6 个条目(6、8、13、14、18、22),指对成材发展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因素三“成长过程付出”,共3个条目(9、15、24),指个体在追求成材过程中的努力付出;因素四“成材使命坚守”,共4个条目(2、10、16、20),指对成材目标的认定和坚持;因素五“使命价值推崇”,共 4 个条目(1、4、5、19),指对成材使命感所具有价值、意义的尊奉、推崇。

3.2 信度分析

问卷的内部和外部α系数如表1所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测量学要求,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

表1 大学生成材使命感问卷各因子及总量表的信度

3.3 效度分析

3.3.1 验证性因素分析

依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建构五因素模型,采用Amos17.0对余下的问卷(n=434)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χ2/df=2.803,RMSEA=0.065,GFI=0.844,CFI=0.911,TLI=0.898,IFI=0.912 。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测量学标准,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3.2 内容效度

标准化的研究程序确保了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首先,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相关文献严谨界定了成材使命感的概念;其次,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参照已有量表的表述方式,编写问卷条目;第三,邀请专家评定条目并预设问卷因子。以上研究程序一定程度上确保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3.3 结构效度

通过问卷各因素及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矩阵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发现,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61-0.743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从0.146 -0.591 不等(见表 2),这些都符合 Tucker等的推荐[7],说明各因子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2 大学生成材使命感问卷的结构矩阵

表3 大学生成材使命感问卷的校标关联矩阵

3.3.4 效标关联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检验发现,成材使命感各因素和学习倦怠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181至-0.522之间(见表3),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

4 讨论

4.1 大学生成材使命感的结构

本研究从访谈和问卷调查中获得原始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参照已有研究,请教相关专家,编写条目,形成预测问卷。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一系列量化标准方法,得到大学生成材使命感包含五个因子:“职责使命担当”、“成材内涵洞悉”、“成长过程付出”、“成材使命坚守”和“使命价值推崇”。

“职责使命担当”反映大学生对其所承担的学习、成材的职责与使命的感知、思考和判断,以及在行动上的承担、履行和实践。使命感的本质是一种责任感,责任感强的大学生能主动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将学习、成材作为自己的任务。“成材内涵洞悉”反映大学生对成材要求、方向和目标的感知、理解与认同。高分者对成材的要求和内涵认识清楚,理解正确,并能快速内化为成材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成材使命坚守”反映大学生在承担使命、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坚持理想,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品质。高分者在面临困难和问题时,坚定理想、坚韧不拔、矢志不移。“成长过程付出”反映大学生追求成材时在行为上的投入、付出和奉献。得分高者愿意为实现成材目标不断努力,积极寻求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使命价值推崇”反映大学生对成材使命意义和价值的认可、内化和推崇情况。得分高者能充分感受到使命的自豪感和崇高感,可有效推动其目标的实现。从内容上看这个结构涵盖了成材使命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与操作性定义相符,突出了大学生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2 大学生成材使命感问卷的有效性

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实证调查,依照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成材使命感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证实,大学生成材使命感具有五因素结构,基本涵盖了使命感的心理要素,各因子的内在和外在信度均达到了测量学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模型与数据整体拟合良好,各个因素的载荷比较合理,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借助学习倦怠这个校标,验证了问卷具有较高的效标效度。现实生活中,成材使命感强的大学生会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将自我成长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有较强的实现理想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使命感的大学生缺乏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责任感较弱,在学校里得过且过,无所事事,随波逐流。本研究以学习怠倦作为校标来验证成材使命感的实证效度这一点上,更证明了加强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必要性。以上这些都提供了问卷效度的证据。

问卷在大样本施测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检验,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研究工具来测查大学生成材使命感的特征,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等提供参考,也可供大学生自我评定、自我检测之用。

本研究的不足:(1)被试来自于整群抽样,且绝大多数被试是重庆市和四川省内五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样本选择可能会出现偏差,问卷是否适用于其他高校或地区仍需进一步检验。(2)问卷条目具有较高的社会赞许性,在使用时需特别申明测量目的,要求被试如实作答从而保证测量的有效性。

[1]辞源编辑委员会.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李飞.试论当代教师的社会使命感[J].现代教育论丛,2009(4):59-62.

[4]Dik B,& Duffy R.Calling and vocation at work:Definitions 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09,37(3):424 -450.

[5]Elangovan A R,Pinder C C,& McLean M.Calling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0,76(3):728-440.

[6]廖传景,毛华配,杜红芹,等.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的结构与测量[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3):160-166.

[7]王宇中.心理评定量表手册(1999-2010)[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8]Tucker L R.,& Lewis C.A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for maximum likelihood factor analysis[J].Psychometrika,1973,38(1):1 -10.

猜你喜欢

成材使命感效度
中小学教师感知使命感对践行使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川庆安检院:搭建成材云梯
到底要不要成材?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
知荣 明耻 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