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背景与规律调查研究
2015-03-23崔维军
□文/傅 宇 崔维军 韩 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近年来,创新能力成了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所有创新要素中,创新人才是核心,是推动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力量。我国正处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发展阶段,需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来担起建设重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保持国家持续发展能力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多样。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实践平台。但是,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成为了学术界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关注的重点。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机制下所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的数量虽然充足,但是质量不尽如人意,拔尖型创新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现有拔尖创新人才资料为切入点,深入了解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探究他们的成长经历与规律,对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进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美国社会学者哈里特·朱克曼研究了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01~1972年)的生平资料,分析强调了外界社会培养、重点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的重点培养、良师的重点指导及交流合作的重要性。Roco分析了科学研究中创新人才的特性问题,ArthurandJennifer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对比研究指出,尽管文、理科团体在创造力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学科类别人才的性格特质存在明显不同。
郭樑运用人才矢量分析的方法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阶段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阶段为“方向选择与基层实践积累期”(23~31 岁);第二个阶段为“资源整合期”(31~39岁);第三个阶段为“创新期或平台停滞期”(39~47岁)。丰富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年龄划分领域的理论研究。
在对创新人才人体特质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群体,探索他们成才的普适性规律。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选取30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前后工作背景的调查及其成长要素统计分析总结了他们的成长规律: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及其努力程度是成长的关键;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是促进人才成长的保证;重大科研课题是拔尖人才成长的最佳载体;自由的学术环境与优良的学术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密集的学术交流和紧密的团队合作是促进学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虽然涵盖内容广泛,研究角度多样,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普适性不强,现有文献多以案例分析研究为主,每一类别划分的研究结果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人才成长规律的内容限定不全面,学者们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切入点不同,对于人才成长规律总结的内容涵盖不全面;(3)优博论文获得者研究不足,现有研究仅有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2006)曾选取30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过研究。本文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取消对创新人才类别的划分,消除学科类别差异,总结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描述
图1 性别、年龄及数据来源地分布
(一)研究设计。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从家庭背景、科研经历及自我认知三个方面来分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成长背景的内在规律。
家庭背景包括父母受过的最高教育程度和父母的职业类型,对教育程度和职业情况细化,这样细分更能详细的看出不同职业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科研经历主要为导师情况、参加课题研究的程度、参加境内或境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以及科研条件等因素,针对116个学位获得者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自我认知则是对自身情况及培养单位情况的评价,对116个学位获得者在求学期间的自我表现程度认知,及对自身特性的认知做研究分析,该方面目前无人研究。最终结合三方面结论对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提出政策建议。
表1 父母教育程度及职业分布
表2 高校类型及专业分布情况
表3 专业选择及专业延续情况
表4 不同导师类别的指导类型和交流次数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调查问卷》的结果,调查对象为2011年至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问卷在2014年6月28日至2014年7月28日以邮件形式在网上发放回收。2011~2013年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总数为287位,我们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上得到名单,并通过笔者检索和电询获取他们的Email地址。共发出邮件444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达26.1%,其中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达100%。受访者通过打开问卷网站链接填写并提交和使用邮箱发送结果方式返回数据。
(三)数据描述。受访者中男性100人,女性16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1~40岁之间,超过总人数的90%;查询邮件回复的IP地址,得出114位被调查者的来源地分布情况,另2位来源地未知。其中,33人来自于一线城市,占28.95%;二线城市51人,占44.74%;三线城市及其以下22人,占19.30%;来自国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数分别为7人和1人,占总数的7.02%,因此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大陆拔尖人才现状具有说服力。(图 1)
三、研究分析
(一)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对于教育的影响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这对于孩子的性格特征、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会形成很大的影响。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本文在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点之一。受访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以及高中、高职、中专水平,其中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父亲。就父亲而言,初中及以下水平者占57.76%,高中、高职、中专水平占21.55%,两者加起来接近80%,仅5%的父亲的学历在研究生及以上。就母亲而言,75%仅有初中及以下学历,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数量为0。父母的职业在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起到影响作用,是了解创新人才背景情况的一个关键问题。受访者父母的职业分布广泛,父母从业情况基本类似。从父亲角度看,公务员人数、教师人数和事业单位员工人数基本相似,从事企业员工及个体户的人数略多,而从事其他类别职业数量占50%以上。
综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大部分受访者父母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且职业也多以教师、企业员工、个体户及务农等为主,并不呈现高学历、高薪职业的情况。(表1)
(二)科研经历
1、学科背景。就最高学历所在高校类型而言,超过50%的受访者最高学历所在高校为“985”高校,“211”高校占比29.3%,来自普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受访者为15.5%。由于我国科研机构数量本身明显低于高校数量,调研中只有两位学者来自科研机构。就学科类别而言,理工科获奖者较多,两者相加超过80%,艺体类最少,仅有2.6%,如表2。(表2)
就专业选择而言,受访者中有88人在本科阶段按照自身兴趣选择专业占受访人数的75.9%,其中有25人在研究生阶段调换专业,占28.41%;其余28人中有5人在研究生阶段调换专业,占17.86%。由此可见,超过50%以上的受访者乐于服从自己的兴趣,且兴趣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找到科研切入点;兴趣并非一成不变的,即便没有服从兴趣,通过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以实现自身科研价值。(表3)
2、导师情况。导师是研究生及博士生学习生涯中的指路人,其学术水平、治学方法,以及科研态度等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发展。65.5%受访者的导师属于普通教授学者,长江学者占22.4%,而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占极少部分;导师同届收学生的数目大多数在1~4人的范围之内,2~3人最多;导师指导学生风格各异,其中严格要求和宽容理解型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而强压逼迫型和放养不管不问型极其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在交流频率上,周期一般维持在一周一次,这样的频率不至于太散漫,更能够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表4)
院士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其他三类导师略有不同,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数量大于宽容理解,而其他三类导师都是宽容理解型占多数;与学生的交流较规律,以半月一次居多,而其他三类导师主要的交流频次不固定。由此可见,虽然各类导师的身份、工作强度不同,但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适合学生们的指导类型和交流频率,对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3、科研资源。课题研究和学术会议交流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60.34%的受访者是在研究生阶段首次参加课题研究,25.0%的学者在本科阶段接触课题研究,少部分学者是在博士阶段才接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短期、长期交流学习;国际会议;竞赛;交流会等)能够促进科研知识的传播,激发新的研究观点,并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针对博士研究生期间每年参加的境内和境外学术交流活动展开统计,如表 5。(表 5)
少部分受访者没有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参加1~3次交流的人数最多,超过75%,参加3~6次交流的只有12%,而拥有6次以上交流经历的几乎为0。从境外交流看,由于境外交流的难度较大,50%以上没有参加过境外学术交流,而超过3次的境外交流比例比较少。对于学术交流活动,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自身学术研究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交流活动参与者都认为学术交流对自身学术研究有影响。其中,22.4%的人认为影响非常大,46.6%的人认为影响比较大,总体来说,有接近70%的参与者还是能够从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较大的学术启发与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很多研究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116位优博论文获得者中,有38.79%的学者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而超过60%的学者没有海外求学的经历。(表6)
为了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学术成长的环境,本文对其对所在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满意度做了统计。超过80%的学者认为学校的学术氛围好,给予学术氛围不好评价的学者几乎为0。与学术氛围评价类似,学者们对所在高校或单位科研条件的满意程度也持有相似态度。总体来说,我国“985”、“211”及其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还是比较优秀的,能够满足大部分科研人学术研究的需要。另外,本文将对高校学习氛围持否定态度的18位受访者和对科研条件持否定态度的21位受访者的高校类型分别进行划分,如表7、表8所示。3位对本校的学术氛围做出负面评价的受访者都来自“211”高校,7位对科研条件持否定态度的受访者有3位来自普通高校,4 位来自“211”高校。(表 7、表 8)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考虑到科研机构统计样本的数量有限,我们主要比较“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情况。总体来看,“985”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优于“211”高校及普通高校,其中普通高校的科研条件有超过50%的学生觉得一般或不太满意。事实上,我国普通高校占据全国高校总数的大部分,如何提升普通高校的学术氛围环境和科研条件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有重要意义。(表 9)
(三)自我认知。从学习方式角度来看,受访者在求学期间主要受益于哪种学习方式对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指导方式、研究生课余权限安排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表9所示,大多数学生受益于自由的自主学习方式,超过80%;而强压高效式和按部就班教导式的学习方式,分别有5%和3%的学生受益。总体来看,自由的自主式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表5 境内外学术交流次数及影响统计
表6 高校或单位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满意度
表7 所在高校及单位学术氛围评价与高校类型联合分析
表8 所在高校及单位科研条件评价与高校类型联合分析
对于自身在求学期间的努力程度,被调查者都确定了自己的努力付出,有超过90%的学者们都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程度较大,没有学者认为在求学期间不太努力或不努力。由此可见,学术科研过程中,自身对学术的付出是取得显著成果必不可少的,而打酱油式治学态度无法在学术界立足。(表10)
性格特性细分为18条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为智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三个部分,旨在从微观的角度剖析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性格特质,如表11所示。除了体育锻炼,所有其他17项性格特征,都有超过90%的受访者持有肯定态度。其中包括善于思考、充满求知欲、有独特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术研究很感兴趣、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处事严谨、愿意接受新事物并具有创新精神、目标明确、细心并善于观察、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在内的10项性格特征得到了超过80%的受访者的重点支持。
表9 学习方式选择倾向
表10 自身努力程度评价
表11 性格特征自我评估符合度
(表 11)
从整体来看,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个性特征,智力是保证,而在兴趣爱好方面,对学术的兴趣在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他兴趣爱好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并不大。
四、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近三年国家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问卷调查,从家庭背景、科研经历和自我评估等方面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家庭背景来看:父母的教育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大部分受调查者父母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而父母的职业也多以教师、企业员工、个体户及务农等为主,并不呈现高学历、高薪职业的情况。
(二)从学科背景来看:理工科获奖者最多,人文社科次之,艺体类最少。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们找到自身的科研切入点,但没能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专业并不意味着无法从事创新科研工作从而实现科研价值。在专业类别选择方面,有75.9%的获奖者都是按兴趣选择专业,4.3%的获奖者不是出于兴趣选择专业并调整专业。
(三)从导师情况来看:培养创新人才导师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并且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65.5%的获奖者导师都不是院士、千人计划专家或长江学者,在导师招收学生的人数上2~3人的比例最大;而导师类型中宽容理解的导师占了48.3%,严格要求的比重略低于宽容理解,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次数集中在不定期,有需要的情况下交流,占到了总体的60%之多。
(四)从研究条件来看:优秀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应当能够满足大部分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需要。接近80%的获奖者对学校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持满意态度,而“985”和“211”高校分别占了满意度的 87.1%和87.5%。
(五)从自我评估来看:个人的付出是获得成就的前提,自主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扩散,不受外部框架限制,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术的兴趣在学术科研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116名受访者中近95%的学生高度肯定自己的努力程度。除此之外,富有团队精神、处事严谨、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目标明确、细心观察、充满求知欲、拥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五、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以下政策建议:
(一)导师是研究生的指路人,正是在导师的不倦指导下,研究生才能更好地步入学术殿堂。在我国高校导师配备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并授予不同导师指导学生的自主权,对于导师的考核,不能沿用之前授课及科研的考核制度,应充分调动研究生培养在导师科研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将其所带研究生成绩作为考核导师绩效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的帮助作用,督促导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在硬件设施方面,“985”、“211”及普通高校都会存在硬件配备不充足的情况,其中普通高校的情况更为严重一些。
硬件设施中基本的实验室及科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更要密切关注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实际要求,不将设备当摆设,根据学生需要采购,充分利用科研设备,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硬件支持。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中软件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老师的帮助多申请科研项目,在项目中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及科研能力。利用国内外会议活动的作用,帮助研究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激发研究生创新的思维与想法。借助国际联合培养,促进研究生与国际的交流,了解国外科研动态,帮助研究生缩小与国际科研水平的差距。事实上,“985”、“211”高校及科研院所依靠自身较高的知名度拥有相对充沛的资源,对于普通高校来说,积极争取资源是措施之一,但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像“985”、“211”等高校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及时与本校研究生分享相关讲座的信息,调动本校研究生的研究激情,对于本校学术氛围的营造是很有帮助的。
(四)充足的外部资源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创新人才的自我努力程度、个性发挥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通过本文的调查,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处事态度、浓厚的学术兴趣、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等性格特征在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是长期的培养过程,所以从大学入学时期开始,高校可以开展一些针对个性性格特征培养的活动与课程,增强创新人才健康性格特征的塑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2014.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4.12.
[3]姜文.困境与思路:“钱学森之问”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4]林炎志.对“钱学森之问”的进一步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5]项贤明.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比较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6][美]哈里特·朱克曼著.周叶源,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M].商务印书馆,1982.
[7]ArthurG,JenniferL.Subjectorientationandthe creativepersonality[J].EducationalResearch,1995.
[8]RocoM.Creativepersonalitiesaboutcreativepersonalityinscience[J].RevueRoumainedePsychologie,1993.37.1.
[9]Tuimon.Thecreativepersonality:HongKongperspective [J].JournalofSocialBehavioramp;Personality,1997.12.1.
[10]郭樑.基于人才矢量分析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11]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谈创造性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调查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