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ODAF架构框架在电力系统应急抢修的应用
2015-03-23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穆 迪
0 引言
2012年4月10日20时30分左右,深圳龙岗一座500千伏变电站设备故障,导致深圳福田、罗湖、龙岗等多区域同时发生大规模停电现象,部分区域停电时间持续两个多小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2年7月30日至31日,印度北部和东部地区连续发生两次大面积停电事故,覆盖了一半以上的国土,直接影响了6亿多人的生活。大面积电网停电事故的发生引发了我们对完善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思考。当发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及设备故障时,若能迅速、准确、有序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将社会损失降到最低。美国国防系统的DODAF架构框架代表了应急体系结构框架的发展方向,是近年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引入DODAF架构框架,可以在电力系统内部建立业务透明、过程规范、应对敏捷、决策科学的应急抢修支援体系,从而指导应急抢修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1 DODAF架构框架简介
DODAF架构框架是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在美国国防部运行的实践框架,是解决复杂系统结构化问题的指引。美国国防部(DoD)于2004年2月颁布了《DoD体系结构框架》,用于指导国防指挥控制系统和商业运作过程的体系结构描述, 提出了框架的两层机构即数据层和表示层的理念。数据层表示的是体系结构数据元素及其属性和关系;表示层表示体系结构产品和视图,共同为沟通和理解体系结构用途、体系结构描述内容以及进行各种体系结构分析提供可视化手段。目前DODAF架构框架包括8个视图和52个模型,提供解决人员、流程和技术融为一体、结构化、深层次问题的建模方法集。其中,DODAF架构框架中的作战视图完全可以裁剪成为适应电力系统应急抢修业务的应急抢修视图,从而在国内创新性的建立一套适合电力系统的DODAF架构框架。
2 在应急抢修业务中应用DODAF框架的必要性
电力系统的应急抢修业务具有事件突然、处置过程复杂、人员协调繁多等特点,与军事应用有一定的业务相似性,在应急抢修业务中引入DODAF架构框架具有以下优势:
(1)DODAF架构框架能够全面、准确的表述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关心的问题,IT系统建设的需求考虑更全面,不光考虑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企业级IT系统建设原则(例如:数据共享)和决策层关心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2)决策层关心的应急抢修时间、设备故障原因等关键业务指标能够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应用系统中,从而使现场的数据采集更加准确,抢修业务的决策更加科学。
(3)通过裁剪DODAF架构框架建立起适合电力系统的企业架构框架,在业务逻辑层建立的数据和业务模型能够为未来的IT系统建设提供合理的投资决策依据。
(4)DODAF架构框架来源于美国国防部的C4ISR体系结构系统,在指导建立包含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车、卫星定位、变电站监控视频接入、现场即时摄录图像、无线传输、应急移动终端的地、空、天三位一体的应急抢修系统中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优势。
3 电力系统DODAF应急体系的模型设计
以电力系统运检、调度、营销等各专业领域数据为基础,以应急指挥为中心,以无线通讯、卫星定位等为手段,以为现场应急人员提供各种能力支援为目标,分析DODAF架构框架各视图间的关系,建立适合电力应急抢修的架构模型。
(1)顶层作战概念图(OV-1)。
(2)能力构想模型(CV-1)。
4 基于DODAF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设想
以美国国防系统的DODAF架构框架为基础,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车、卫星定位、变电站监控视频接入、现场即时摄录图像、无线传输、应急移动终端的整套系统,并辅以开发覆盖电网构架、应急队伍驻扎点、应急物资存放点及重要用户信息等电力应急抢修基础信息的拓扑图,研究建立应急流程和关键业务指标体系,并在关键节点建设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节点提示应急处置步骤、内容和所需信息,指导应急抢修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如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装备,实时记录现场的情况,利用无线传输网络(4G/WIFI等),将音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结合GIS/GPS系统,实现统一管理和指挥。
5 结束语
通过研究DODAF架构框架,可建立起集信息传递、决策指挥、处置救援为一体的应急抢修体系,帮助电力企业在遇到大面积电网停电等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迅速处置,及时恢复电网运行方式,保障社会和居民的可靠用电。
[1] 高昂,王增福,赵慧波,杨峰,潘泉,刘卫国.DoDAF体系结构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10月第5期.
[2] 王明贺,刘建闯,汪洋.基于DODAF的作战能力视图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2年3月.
[3] 崔潇潇.基于DoDAF的集成体系结构设计及评价[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