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地区稻蟹共作生产技术操作要点

2015-03-23隋洪霞邓吉河王

黑龙江水产 2015年5期
关键词:稻蟹环沟养蟹

隋洪霞邓吉河王 华

(1.佳木斯市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2.佳木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高寒地区稻蟹共作生产技术操作要点

隋洪霞1邓吉河1王 华2

(1.佳木斯市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2.佳木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近年来,佳木斯市郊区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及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重点推广“稻蟹共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以黑龙江金海大地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典型的蟹田有机大米生产基地,该基地也是目前黑龙江省最大的“稻蟹共作”示范区(面积1000亩),其产品“金海生态”大米为黑龙江省蟹田有机大米第一品牌。

一、稻田养蟹的优点

1、有利于水稻生长

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底栖生物等,并能大量消灭稻田水中的害虫,抑制无效分孽,疏松土壤,其排泄物能肥田。经测定,连续养蟹三年的稻田,耕作物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75%以上。

2、有利于河蟹生长

稻田水层浅、温度高、光照充足,是河蟹天然饵料的繁衍场,并为河蟹隐蔽和蜕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稻田养蟹共生互利,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

一般情况下,河蟹亩产20~30kg,亩效益200~500元。水稻亩产与常规水稻亩产基本无差异,由此可见,稻田养蟹、稻蟹共生的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是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二、稻田养蟹条件

1、水源

养蟹的稻田要有充足、清新无污染的水源。

2、田块

保水性能好,每一个养殖单元以10亩为宜。

其实我也早对市、区医院的专家们失去了信心,只不过我一直觉得为了一颗假牙抑或是北方较为寻常的支气管炎就去省城未免有点儿小题大做。兼或也有点儿和老婆置气的味道在里面。

三、稻田工程

1、修建环沟

在稻田坝埂内侧挖宽0.6m、深0.4m的环沟,环沟位置应在修完田埂后留有0.5m的投料场。这部分面积在每隔6m左右留0.5m宽的投料点外,其它部分全部密插水稻。用挖环沟的土方加固坝埂高、宽。坝埂上宽0.5m,高0.6m以上。(以10亩为一田块计算,环沟占地约553m2,不到田块面积的10%)。

2、建设防逃设施

用防逃专用防老化塑料布既经济又适用,一般质量好的能用三年,每亩一次投入60元左右。用普通稍厚点的塑料布或用其它材料做防逃墙也可以。

(1)选用宽65~70cm塑料布,沿坝埂四周埋入地下10~15cm,上端用竹竿固定,在上端加一道草或尼龙绳更好,整个塑料墙要向内倾斜,拐弯处不能成直角,要有弧度。

(2)支撑防逃塑料布的竹竿间距∶南北走向稀一些,大约0.6~0.8m,东西走向密一些,大约0.4~0.5m。

3、修建暂养池

佳木斯郊区水稻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要晚于河蟹苗种大量供应的时间,因此要在养殖田块靠近水源一侧修建暂养池,面积按1.5∶10修建。因四周环沟内水位低,渗漏快,要加深加宽增加水体,以宽1.5m、深0.8m,加高坝埂提高水位,保持池水的平稳时间长。如果稻田附近有坑塘做暂养池更好。

四、蟹种暂养

1、清塘消毒

暂养池注水约0.3m停止注水,浸泡24h后,生石灰0.15kg/m2用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一周后加水放苗。环沟内用量要稍大些。

2、选择苗种,适时放苗

(1)稻田养蟹时间相对短,苗种选择规格160只/kg以内的健壮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均匀、体表光亮无挂脏、肢体完整、肥满度好为选购标准,过大回捕率低,过小养成规格小、效益低。

(2)河蟹在5℃的状态下就开始摄食,18℃开始蜕壳,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放苗越早越好。

(3)苗种入暂养池方法∶苗种入池很关键,苗种入池方式视脱水时间长短而定,一般情况下,脱水时间1h内,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8~10min,捞出放在坝埂上,让其自由入水,脱水时间2h以上,要由短到长浸入水中提起,重复4次以上缓慢湿润鳃丝(防止呛死)。

(4)苗种入池2h后就开始投喂,前3d摄食量基本为倍量,待胃肠充满后量恢复正常,投喂量多少,要依据投料后1.5h看余缺,余下次少投、缺下次多投。每天下午16∶00~17∶00时投喂1次。

五、水稻种植

选择秸秆坚硬、不宜倒伏、抗病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水稻栽植以6寸—10寸—6寸或6寸—14寸—6寸的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在环沟向内侧1m内,大垄加插一行,小垄加密两穴的边际优势来弥补环沟占地部分的穴数。稻田使用农家肥,耙地前一次性施入,每亩1500kg,其后,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追任何肥料。

六、蟹种放养

在水稻插秧结束的7~10d,待水稻返青后,把蟹苗移出暂池,放入稻田里养成。亩放苗量控制在350~450只。

七、饲料投喂

7月中旬期间,是河蟹增长最快阶段。在四周投料点以优质高蛋白饲料足量投喂,投量按依据投料后1.5h后,河蟹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7月下旬~8月上旬高温期间,河蟹生长缓慢阶段,改投喂低蛋白饲料、青饲料、瓜果等。立秋后到起捕前是河蟹快速增重育肥阶段,摄食量剧增,要以高蛋白饲料,3%杂鱼虾等足量投喂,保证起捕时育肥到位。

八、水质调控

清水、活水是养成大蟹的必须条件,但在稻田中养蟹很难达到这样环境,要实现养成大规格成蟹(雌蟹75g,雄蟹110g以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加深水层,增加水体。

2、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活、爽,换水能促进河蟹活动,刺激蜕壳。但在河蟹大量蜕壳前后,只能加水,不能换水。

3、一般情况下,每隔20d左右,亩用5kg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来调节水质。

九、病虫草害预防

稻田不施用任何农药杀虫杀草,以生态防控为主,充分利用河蟹的食性防虫、草害,没吃掉的草用人工处理。稻田养殖的河蟹很少患病,以预防为主。只要从苗种质量、水质调控入手,始终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期泼洒生石灰,投喂优质、新鲜饵料,投料点消毒,一般都可以避免病害发生。

十、日常管理

在日出前、日落后,要观察河蟹活动,摄食情况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河蟹有病症或水质有问题,河蟹大都在水边。一查河蟹的活动、摄食、有无病症情况。二查投料点有无剰料情况,及时变更投料量。三查水质情况,水质变坏及时处理。四查敌害,主要是鼠害,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五查防逃设施有无损坏,有损坏要及时修补。六查排水口的网是否损坏。

十一、捕捞

河蟹捕捞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前,用地笼捕捞或在塑料布防逃墙角下用人工抓捕。用上述方法生产出的河蟹和水稻都能够达到有机水平,因此可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生产,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猜你喜欢

稻蟹环沟养蟹
养蟹三部曲
天津市宝坻区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陈鸿波
稻蟹生态种养产出量及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青虾育苗新模式
——环沟直放抱卵虾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稻蟹复合模式不同区位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
稻蟹生态种养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要点
养鱼稻田 的 选择 及 基本设施
东北地区稻田养蟹遇到的瓶颈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