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稻田养鱼综合效益分析
2015-03-23王洪涛杜晓梅
王洪涛 杜晓梅 杨 梅
(泰来县水产总站 黑龙江 泰来 162400)
北方地区稻田养鱼综合效益分析
王洪涛 杜晓梅 杨 梅
(泰来县水产总站 黑龙江 泰来 162400)
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稻田养鱼是一种充分利用耕地、将种稻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种稻的同时养鱼,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养殖过程中,稻田为鱼提供了杂草、浮萍、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而鱼则可捕食害虫,翻松土壤,加快养分的有效转化与流动,粪便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进水稻生长,减少水稻病害发生。为示范推广稻田养鱼,泰来县今年承担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泰来县总体情况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黑、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齐齐哈尔市毗连,西与内蒙古扎赉特旗接壤,南与吉林镇赉县为邻,东与大庆市杜蒙县隔嫩江相望。全县幅员面积3996平方公里,人口32万。
泰来县除嫩江144km外,还有绰尔河、托力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小青河等五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库、泡沼、坑塘星罗棋布,仅万亩以上的水域就有4处,千亩以上的20余处。自然水域面积达397295亩(不含苇塘),水域面积位居齐齐哈尔市之首,其中可养鱼面积为28.7万亩,加上宜渔低洼沼泽、湿地,可渔资源面积超过40万亩。截至2014年底,全县已利用养殖水域面积23万亩,水产品产量13500吨,产值1.05亿元,专业(兼业)渔业户674户,渔业人口8107人,渔民人均收入8575元。
泰来县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背靠小兴安岭大森林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处世界大三黑土带之一的东北松嫩平原腹地,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处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光热充足,年均气温4.9℃,大于等于10℃的积温2930.6℃,年均日照2908.8h,年均无霜期在145d左右。全县耕地269万亩,盛产优质稻米、玉米、花生、绿豆等。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20万亩,产量66万吨,已位居我省前列,是齐齐哈尔市水稻生产第一大县。良好的光热条件和水土资源,形成了泰来大米的上乘品质,泰来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有7个品牌的大米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6个品牌的大米获得有机食品标识,水稻生产加工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二、项目实施情况
1、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在泰来县大兴镇农业示范园区。大兴镇地处嫩江流域,位于泰来县城北六十公里,东与杜蒙自治县白音诺勒乡邻,南与江桥蒙古族镇为界,西与龙江县相邻,北与汤池镇毗连。总面积694km2有汉、满、蒙、朝鲜、回、壮、达斡尔等七个民族。大兴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无霜期135d,年平均降水量380mm,春季偏少,夏秋季雨量集中,积温2,877℃。大兴镇是以农业为主并可发展畜牧业及其它多种经营的地区,现有耕地16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形成了以东兴、良种场、东风、五桥、依布气为主的水稻生产区。
2、示范品种∶鲤鱼、泥鳅。
3、主推技术∶水稻-鲤鱼、水稻-泥鳅共作技术。
4、示范面积∶500亩。
5、田间示范工程∶在插秧前完成田间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时间为5月上旬。
加高田埂∶一般稻田田埂较低 在平整稻田时加宽加高加固田埂,一般埂高30-60cm,并夯实以防大雨冲垮田埂和田鼠打洞造成漏水逃鱼。
开挖鱼沟∶鱼沟面积不要超过稻田面积的5%,开挖的位置、数量、形状应根据自然地形而定一般可挖成田字、十字、目字形等形状,沟宽30cm,深30cm。鱼塘要挖在距离道路较远一点的田边,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深0.8-1.0m,这种方法挖鱼塘防盗效果比较好。鱼沟应向鱼塘方向倾斜连接,以利水浅时鱼游到鱼塘里栖息。
进排水口∶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设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可用木框拦鱼网。前期安装密眼网,后期换成较大网目的网片,防鱼外逃。经常清理拦鱼栅上的杂物,保证进出水流畅。
本项目共完成了500亩田埂加高加宽初步改造工程,其中∶70亩稻田田埂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进出水口均设置拦鱼栅,并新建设一个暂养池,面积6000m2。
6、鱼种投放∶投放时间为6月下旬,投放品种为鲤鱼和泥鳅。共投放泥鳅750kg,鲤鱼5000kg。
7、病害防治∶高温季节每月用10~20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沿鱼沟、鱼坑均匀泼洒一次;当稻田水温上升到32-35℃时,及时灌注新水降温。先打好平水缺口,边灌边排,待水温下降后再加高挡水缺口,将水位升高到10-20cm。
8、日常管理∶不人工投喂,派专人管理,坚持每天检查巡视两次。时常清理进水口、排水口的拦鱼栅,加固栏鱼保护设施,发现塌方、破漏要及时修补。经常保持鱼沟畅通。尤其在晒田、打药前要疏通鱼沟和鱼溜,田埂漏水要及时堵塞修补,确保鱼不外逃。暴雨或洪水来临前,要再次检查进、排水口拦鱼设备及田埂,防止下暴雨或行洪时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造成大量逃鱼。稻田排水或晒田时,应先清理好鱼塘,使之保持一定的蓄水深度,然后逐渐排水,让鱼自由游进鱼沟中。
9、稻田施肥∶有机肥应充分发酵后全稻田泼撒,不要泼在沟坑处,每亩每次100-150kg。无机肥更要注意少量多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10~15kg或尿素5kg为宜,一般用量不超过每次每亩15kg。同时,化肥施用方法要适当,先排浅田水,使鱼集中于鱼沟和鱼溜中再施肥,使化肥迅速沉于水底层,并为田泥和稻禾所吸收,随即加水至正常深度。
10农药施用:选择对鱼类毒性小、药效好的农药,如井冈霉素、杀虫手、托布津等,施药时把稻田的进出水口打开,让田水流动,先从出水口一头施。药物应尽量喷在稻禾上,减少药物落入水中,提高防病治虫效果,减低农药对鱼类的危害。
11、起捕销售∶捕鱼前先把鱼溜鱼沟疏通,使水流畅通,捕鱼时于夜间排水,等天亮时排干,使鱼自动进入鱼塘,若还有鱼留在鱼沟中,则灌水后再重复排水一次即可,然后以片网捕捞。
三、综合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目前,农业化肥和农药污染日益严重,危害日益显著, 已有影响江河湖泊水质、饮水安全、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趋势。大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通过稻田养鱼农耕方式可以使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代谢废物加以充分利用。鱼在四处觅食的过程中,将杂草和害虫及其幼虫作为饵料,而其粪便又可作为水稻的肥料,这一过程是经常性和彻底性的,可大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各减少30%以上,生态效益显著。
2、经济效益。本项目共投放泥鳅750kg、鲤鱼5000kg,成本10万元,起捕泥鳅1500kg、鲤鱼7500kg,按照泥鳅40元/kg、鲤鱼20元/kg计算,销售额可达15万元,亩增收220元,加之农业化肥使用量减少节约成本,水稻增产的收益及有机水稻价格的提高,较水稻单种亩均效益增加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3、社会效益。通过大兴镇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推广“水稻-鲤鱼“、“水稻-泥鳅”共作项目,让周边的养殖户及种植户看到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调动其开展稻田养鱼的积极性,预计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0户以上,辐射带动稻田面积2000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