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环境发展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绿色支点

2015-03-23李霞刘婷卢笛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6期
关键词:加蓬中非非洲

李霞 刘婷 卢笛音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北京 100035)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将非洲作为“一带一路”愿景的实施区域之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亚欧非各国,特别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互利合作的需要。2015年12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这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峰会,也是论坛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峰会。可以说,中非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探索国际与区域政治与经济治理合作道路的新支点,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也将为推动中非可持续发展合作拉开帷幕,为巩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划发展方向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我国和非洲国家均面临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在中国企业大举投资非洲之时,倡导中非绿色合作,凝聚中非绿色发展共识将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为中国“走出去”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有利于打造一带一路绿色支点。

1 非洲经济快速发展:自然资本对于非洲的重要意义

非洲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过去十年间,非洲很多国家的年增长率都超过了5%。撒哈拉南部非洲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5.6%,而北部非洲的平均增长率约为4.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未来五年中全球10大增速最快的经济体将有7个属于非洲。随着全球经济趋向复苏,非洲有潜力在2020年前成为下一个新兴市场。中国和非洲之间贸易往来频繁,不仅为非洲发展注入了动力,也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本。开发自然资源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生态足迹的增加。从1961年至2008年,由于人口大幅增长,非洲所有国家的生态足迹增加了238%;在同一时期,农业生产也相应增加,推动非洲总体生态承载力增加了30%。然而,产量增加并不能满足需求,2008年非洲人均生态承载力反而比1961年水平下降了37%。如果按照现有方式增长,按照2008年非洲生物生产力价值计算,到2015年非洲将出现生态赤字,到2040年非洲整体生态足迹将翻番。在生态足迹不断扩大的同时,非洲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退化、海洋污染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样对非洲自然资本与生态系统服务造成了巨大威胁。鉴于非洲大陆资源和年轻的人口结构对于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确保非洲未来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2 非洲国家的绿色理念与实践

非洲国家已经意识到非洲自然资本的重要作用以及进行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部分非洲国家已经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展绿色实践,积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2.1 非洲实践案例之一:绿色加蓬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践

加蓬处于赤道地区,国土面积的85%覆盖着森林,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与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条件。加蓬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和油气资源开发是加蓬的支柱产业。加蓬政府制定了以“绿色加蓬、服务业加蓬、工业加蓬”为发展方向,2025年成为新兴国家为目标的整体发展战略,出台了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提高能源、资源产品就地加工比例,逐步禁止原木出口政策等措施。其中,“绿色加蓬”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与总体目标,环境保护成为加蓬国家发展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建设绿色加蓬,发展绿色经济,加蓬制定了新兴战略计划(2010—2025),该计划以兼顾民生、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原则,包括自然资源支持与保护项目、战略规划与国土整治、气候计划、部门环保方案四个项目,分为2010—2015年和2016—2025年两个阶段执行,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

自然资源支持与保护项目将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调查林业资源、水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绘制地图并调查矿产资源,评估石油资源,制定农田土壤分布图。战略规划与国土整治项目将跟踪加蓬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区域发展计划、全国土地规划。气候计划将面向群众宣传环保政策;制定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计划,尤其是最敏感的生态系统;制定碳足迹计划,跟踪碳足迹,加强利用新能源。部门环保方案将建立评估污染程度的机制,防治污染;加强核安全保障,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监管措施;改善人民生活。

2.2 非洲实践案例之二:南非推动绿色转型的努力

南非经济过于依赖重工业和金融业,不利于南非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南非经济转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南非政府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南非总统祖玛曾表示:“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更加绿色、更加繁荣南非的重要手段。社会各界将开展经济转型,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使地球更加绿色。”

2011年11月17日,南非政府与南非各界伙伴签署了鼓励发展绿色经济的协议,并借此创造30万个就业机会。协议的签署推动了南非社会采取共同行动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走向发展新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更加发达、公平、民主的南非经济与社会。南非政府的国家发展规划中纳入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内容。南非政府强调使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绿色、包容性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希望积极实现南非能源产业转型、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能源部门,通过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包括石油、新能源等,使南非的发电能力翻番;加强核能源供应链的建设,实现核能源生产的本地化。

3 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数量、规模在不断增强。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其中在非洲投资约占5%。从行业构成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门类齐全,且重点比较突出,有大约90%的投资流向了商贸服务、采矿、批发零售、制造、建筑和交通运输等六大行业。

可以说,可持续的“走出去”是中国政府、金融界和企业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企业边“走出去”、边污染的指责不绝于耳。中国企业在不断交国际环境“学费”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则开始不断开展和丰富“走出去“的政策试验。

3.1 政府引导企业可持续走出去

中国对外投资正在快速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表明,2012年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贸发会议对世界各国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是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之一。

如何引导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环境责任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政府已逐步重视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对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首先,在商务部门发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求和倡议。要求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和环境事业。

其次,发布指导性文件。在借鉴国际经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商务部和环保部共同制定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倡导企业树立环保的理念,依法履行环保的责任,要求企业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应急管理等义务。同时,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研究和借鉴国际组织、多边机构采取的环保原则、标准和惯例。

再次,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培训。近几年开始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方式,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通行的规则,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3.2 银行对海外投资的审查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巨大的政治、环境风险。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今天,贸易的摩擦仍然很多。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3年共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发起了贸易和经济的调查,比2012增长了18%,不但来自成熟的工业化国家,也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走出去”阻力重重。

中国进出口银行根据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各种障碍和风险,制定了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指向标,环境保护作为其中一环。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颁布《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项目环境与社会评价指导意见》,明确列出了口行发放贷款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要求,规定“在贷款审查时,除考虑贷款姓名的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保要求”。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海外投资项目的审查程序如下:项目必须经过环境社会影响评价,并通过我国和东道国的审批,所执行的评价标准按照东道国、中国、国际标准依次选取。

4 开启创新中非绿色发展合作模式的政策建议

非洲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投资目的地和能源供应地,非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经验、技术、资金和人才,中非是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中国和非洲发展离不开对方,离不开平等互利的务实合作。“一带一路”建设使中非“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中非环境合作有利于稳固中国国家战略利益,双方环保合作关系有助于促进双边政治与经贸关系发展。中非环境合作作为中非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内容,已经到了开启和创新中非绿色发展合作的新阶段,有必要制定中非绿色合作的战略和行动计划,通过关注非洲国家的关切,开展政策对话、合作项目、人员交流、联合研究等,从政府、企业和民间多角度加强中非绿色合作,推动中非环境治理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进程,同时促进我国环境保护“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4.1 利用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环境政策对话与智库交流

中非合作论坛是增强中非合作的重要机制,中国与非洲应充分利用该平台推动中非环境合作,并借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其它国际三方平台,促进建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对话。此外,鉴于目前在中非在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对话资源有限,建议加强构建合作平台,优先推动中国-非洲环境研究智库的合作与交流,为中非环境高层对话与务实合作提供政策与技术保障。

4.2 启动中国-非洲绿色使者计划,树立南南环境合作典型示范

中国已在2013年南南发展博览会上正式启动了“中国南南环境合作-绿色使者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对话,分享发展中国家间环境治理经验,支持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推动政府决策者对话与交流,加强环保产业及科技合作,鼓励公众参与,提升社会环境意识,构建中国南南环境合作伙伴关系与联盟。非洲各方已对该绿色使者计划表示出浓厚兴趣,为此需尽快落实中国-非洲绿色使者计划,从政府、企业、民间三个层次统筹推进中国-非洲环境合作,丰富中国南南环境合作内涵。

4.3 推动建立中国-非洲环境技术合作交流中心,搭建中非环境保护技术合作平台

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契机,筹备中国-非洲环境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专门致力于组织对非环保投资与援助项目实施,推动中非环保产业与技术交流,提升非洲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搭建中非环保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非洲国家环保政策制定和中国企业对非投资提供支持,为非洲国家相关投资项目和中国援非项目提供环保咨询服务。

4.4 推动对外投资环境管理,加强政府与市场引导

加紧制定中国对外投资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环境标准、建立对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与绿色考核管理体系,强化政府对企业可持续“走出去”的引导;并通过建设市场化的对外投资咨询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为中国投资“走出去”保驾护航。

[1]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R].联合国贸发会议,1990-2001.

[2]《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中国商务部,2013.

[3]尚宏博,王华.建立推动机制应对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1):12-17.

[4]李霞,周晔.下湄公河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比较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86-90.

[5]李霞.湄公河下游国家水质管理状况与区域合作前景[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6):16-18.

[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0-14.

[7]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关注问题报告:环境与社会[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15-27.

[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28-45.

[9]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46-60.

[10]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促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媒体与公众参与政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61-73.

[1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绿色发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4):74-87.

猜你喜欢

加蓬中非非洲
An Uncommon Trip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履行负责任森林经营中资企业在行动——12家加蓬中资企业承诺负责任的森林经营
温州人后裔角逐加蓬总统
感受加蓬的绿、黄、蓝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