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以渭南市为例

2015-03-23张建宁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渭南市渭南碳化

张建宁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低碳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以渭南市为例

张建宁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应促进区域经济由碳源向碳汇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渭南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渭南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化分析模型,提出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等优化路径。

低碳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自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成熟,作为解决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关键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差异大等区域化特征。因此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2大主线:一是研究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约束。孙佑海等[2]认为需要通过法律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李俊峰等[3]以丹麦为鉴,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张瑞等[4]以重庆为例,提出以“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机制及配套监督管理机制。孙起生[1]提出了县域产业结构低碳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乐陵市为例,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县域产业结构低碳化的政策建议。文晓静等[5]认为低碳理念赋予了行政新的内涵,需要强化环境行政执法能力,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效果,提倡多种执法手段的运用、促进公众参与环境执法。二是研究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理论。谭丹等[6]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生产总值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此分析三个地区之间碳排放存在差异的原因。林伯强等[7]利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模拟对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解析了差异原因。董锋、龙如银[8]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指标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张成等[9]以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人均GDP和碳生产率的趋同效应和脱钩状态。

综合以上2种研究路径的优势,项目组以理论模型分析为基础,结合渭南市产业结构现状,提出渭南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以期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有所启示。

1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化模型分析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借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中碳汇和碳源的概念,可以将产业分为2大类型:碳汇产业与碳源产业。其中碳汇产业指经济活动有助于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各类产业;碳源产业指经济活动会导致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各类产业。另外再引入2个评价指,标碳排放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化分析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中的模型将区域产业体系按碳排放量和影响力2个指标进行分类,划分了4个分区。Ⅰ区和Ⅳ 区属于碳源产业,碳排放量高,其中Ⅰ区是在区域经济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Ⅳ 区则是影响力弱的产业;Ⅱ区和Ⅲ 区属于碳汇产业,碳排放量低,其中Ⅱ区是影响力强的产业,Ⅲ 区是影响力弱的产业。

产业类别明确划分,可以选择相应策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优化。对于Ⅰ区的碳源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应该选择产业改造的策略,如提升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等;对于Ⅳ 区的碳源产业,属于淘汰产业,应该关停并转;对于Ⅱ区的碳汇产业,可以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大力鼓励与扶植;对于Ⅲ 区的碳汇产业,符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应积极引导,促使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的影响力。

2 渭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宽阔地带,是陕西的“东大门”,辖1区(临渭)2市(韩城、华阴)8县(华县、潼关、大荔、澄城、合阳、蒲城、富平和白水)。总面积1.3万km2,总人口554万,是陕西省第二人口大市。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1 4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16亿元,增长4.9%,占生产总值的14.2%;第二产业增加值794.51亿元,增长12.1%,占54.4%;第三产业增加值459.27亿元,增长9.7%,占31.4%。人均生产总值27 372元,比上年增长8.1%。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 14.2∶54.4∶31.4[10]。

2014年渭南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95.0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38.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 883.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重工业1 637.43亿元;轻工业246.05亿元。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 847.46亿元,增长8.8%。其中,能源工业592.80亿元、化工工业144.86亿元、装备制造业108.75亿元、有色冶金工业682.33亿元、食品工业192.1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9.41亿元、医药制造业5.25亿元、纺织服装工业11.88亿元。渭南市已初步形成了八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8%以上。2014年八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31.47%、7.69%、5.77%、36.23%、10.20%、5.81%、0.28%和0.63%。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般是通过能源消费量来测算的,可以通过能源消费量来进行碳排放分析。2014年,渭南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 479.9万t标准煤,同比增长0.47%,按可比价计算工业企业产值单耗0.8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7.13%。2014年,渭南炼焦、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冶金、能源和黑色金属6大高耗能行业在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中达到1 410.51万t标准煤,占比94.07%,比2013年提高了1.82个百分点,是拉动工业能源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结合数据分析,不难发现渭南市产业发展倚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的重工业。产业结构中碳源产业比重过大成为制约渭南产业低碳化的主要因素。

3 产业结构低碳化优化路径建议

3.1 利用农业优势,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渭南是农业大市,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生产基地,素有“陕西粮仓”和“陕西棉库”之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4%~20%,棉花播种面积占全省的80%。由此可见,农业对于渭南区域经济而言属于图1模型中Ⅱ区的碳汇产业,产业策略中应以产业鼓励为主导。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低碳化的有效路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结合区域特征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园区,利用菜、畜、沼一体化生态种植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等新型生产技术,建立农业生产的内循环;二是推广生活沼气,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即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的生态家园模式建设,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三是发展林业,增加碳汇,以建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措施来为碳汇产业“开源”;四是利用其他如秸秆还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等措施实现农业低碳化。

3.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工业结构调整

在渭南市工业结构中,能源、化工、冶金和炼焦是渭南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传统的能源消耗产业。其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0%,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耗的60%以上,既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应属于图1中Ⅲ 区的碳源产业,产业策略应以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为主导。渭南市工业产业结构主要存在2大问题:第一,重工业比重过大,占工业总产值85%以上。第二,高耗能、资源型工业比重过大,仅能源化工、冶金就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要推动工业低碳化,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是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借陕西东大门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低耗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逐步减少经济增长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性,提高“低耗高产”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对高耗能企业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企业和低效设备的发展;二是推动工业改造升级,整合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给予企业政策和信息上的支持,促使企业开发特种、优质等高附加值产品,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使工业向深、精加工转化,向高新技术渗透。

3.3 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渭南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陕西和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渭南市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清洁生产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工艺和高新技术等手段,能够实现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如渭南市生产精甲醇的企业有渭河洁能有限公司、陕焦化工有限公司和陕西黑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3家公司。其中渭河洁能有限公司以原煤消耗为主制造精甲醇,2013年的万元产值能耗为9.20 t标准煤。而陕焦化工有限公司和陕西黑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的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焦炭的同时产生了其他焦化产品如煤焦油、焦炉煤气、硫酸氨、粗笨、硫磺等副产品,将焦炉煤气通过工艺净化生成了精甲醇。2013年两个公司万元产值能耗均为0.8 t标准煤,每万元工业生产总值比渭河洁能有限公司节约8.4 t标准煤。

3.4 依托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2012年渭南市实现旅游产业综合收入252.08亿元,虽比2013年增长18.9%,但总量小,在渭南产业结构中影响力较小。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应属于图1中Ⅲ 区的碳汇产业,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旅游产业在渭南整体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渭南旅游资源丰富,有华山、少华山、洽川湿地等自然景观;党家村、唐皇陵、司马迁祠等人文景观;华县皮影、华阴老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渭南应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借力地处西北、中原两大旅游热线的接合部的区位优势,改变文化底蕴深厚,提高挖掘深度;当地产品资源丰富,但呈现的形式单一,营销方式滞后现状,应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打造以华山、少华山为中心的山水观光游览、以洽川、盐湖为中心的湿地休闲度假、以党家村、陶艺村为中心的东府民居民俗体验、以西岳庙、仓颉庙为中心的宗教朝拜、以司马迁祠、唐皇陵为中心的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1] 孙起生. 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乐陵市为例[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 孙佑海,丁 敏. 依法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J]. 世界环境,2008,(2):29-30.

[3] 李俊峰,马玲娟. 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 世界环境, 2008,(2):17-20.

[4] 张 瑞,陈德敏,林 勇. 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的路径与对策设计:基于重庆市“碳票”交易模式 [J]. 中国科技论坛,2012,(5):57-60.

[5] 文晓静. 低碳理念下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J]. 前沿, 2013,(16):75-77.

[6] 谭 丹,黄贤金.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33-36.

[7] 林伯强,蒋竺均.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 管理世界,2009,(4):43-48.

[8] 董 锋,龙如银. 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J]. 软科学,2012,(11):85-89.

[9] 张 成,蔡万焕,于同申. 区域经济增长与碳生产率——基于收敛及脱钩指数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3,(5): 5-8.

[10] 2014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渭南市统计局,2014.

(责任编辑:贺 艺)

Optimiz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with
Weinan as a Case

ZHANG Jian-ning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00, PR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economy, the optimiz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uld facilitate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 carbon source to carbon sink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ggests building ecorecycling agriculture,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ing energy use effciency, developing eco-tourism and other optimal paths in Weinan City as a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low carbonization analysis model of regional industry structure.

low-carbon economy; regional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Weinan City

F121.3;F205

A

1006-060X(2015)08-0108-03

10.16498/j.cnki.hnnykx.2015.08.033

2015-06-09

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工商管理)建设项目(渭师院科[2011]103号);陕西省军民融合研究基金项目(2015)

张建宁(1975-),男,陕西岐山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渭南市渭南碳化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三国渭南之战
唐山市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策略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
A Model Analysiswhich Consider Direct cell-to-cell Transmission of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