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是领导干部修身之要义
2015-03-23刘良军
□ 郭 强 刘良军
好家风是领导干部修身之要义
□ 郭 强 刘良军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逐渐沿袭下来,能够体现家族成员整体精神风貌、道德追求、生活品质、审美情趣和行为风尚的家族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家族的重要精神基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人向来重视家风,认为家风是构成个人、家族与民族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史以来,家风的建设、传承与弘扬,影响家族成员的一生,主导家庭的现在和未来,关乎民族的兴旺发达与开拓创新。换言之,家风的好坏,制约着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恰如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通过良好家风的养成,“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齐家之于治国、平天下关系重大,是前提,也是基础,并成为历来前贤先达倍加关注、积极践行、严格自律的重要内容。具体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各级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其如何修身、拥有什么样的家风,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态度和做事方法;家风连着作风、党风、政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滋生腐败、目无法纪、违法乱纪。因此,要树立良好的作风、党风、政风,离不开领导干部首先树立起良好的家风。而且对于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其配偶、子女、亲属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如何,人民群众向来也是十分关注的。如果领导干部连自己的家属、子女都管不住管不好,不能教育到位、引导得法,又如何谈得上“严以修身”,怎么能够舍“小家”为“大家”,担负起“治国平天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正是基于此,2015年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专门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显然,如此创举的背后,是缘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特殊身份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特殊位置,是深刻体认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不再是个人私事、家庭小事、家族琐事,而是领导干部生活工作作风的重要表现,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能否“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勤于修身无止境,作风建设在路上。领导干部要将树立良好的家风视为修身之要义,勇于从自身做起,敢于向自己“开火”,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管好家人、理好家事,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坚守本色,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牢固阵地。要以良好的家风固本培元,彰显“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自信与定力,进而起到兴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积极功效。
“己不正,焉能正人?”要看到,树立良好家风不仅是对领导干部修身的一般性要求,还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出问题,与其家风不正有着很大关系。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在担任江西省委主要领导期间,其和家人、亲属的违纪违法行为,可以说几近“登峰造极”;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为他人晋升、谋利,不惜本人直接或间接通过家人收受贿赂;刘志军与其胞弟刘志祥,则在全国铁路系统大肆上演“贪腐亲兄弟”的一幕幕荒诞怪剧……由此,家风不正,贪欲丛生,“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全家垮塌”也就不足为奇。尤其近年来,领导干部子女、家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多数表现为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如“贪腐齐上阵的父子兵”“弄权又弄钱的夫妻店”“敛财总动员的全家腐”等等。而诸如此类的贪腐案件陆续被查处,又无一不昭示着家风不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什么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家族成员,能够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胡作非为?“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仔细分析,其实大都与领导干部平时的家庭建设不够、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家风塑造不得力密切相关。由此,领导干部的家风出问题,不仅自我断送前程、毁灭个人家庭,还祸国殃民,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严重损伤。而之所以家风出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发生变异,导致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因此,今天强调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家风的培育和建设,努力构建和美家风。
实际上,关于如何培育家风,树立良好家风,已经有无数革命先辈树立了榜样,使人们深感家风育人、家风化人、家风正人的极端重要性。如毛泽东倡导朴实家风,一生教育家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不止一次,在给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的信中,毛泽东建议他们“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除告诫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外,还特别指出,“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毛泽东是多么重视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重视培养纯正务实的家风。又如邓小平的“胆大”作风是出了名的,然而据党史载,这位人生三起三落的伟人最“怕”的却是回老家。女儿邓榕回忆说,不仅父亲自己不回老家,还坚持不让子女们回去。原来邓小平告诉过家人,回去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这个请你办事,那个请你帮忙。不答应吧,情面难却,答应吧,违反纪律。”明显地,如此克己奉公、要求甚严的家风,堪为全体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再如万里同志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也一视同仁,有着不同于一般家庭的家风、家规与家训。对自己,晚年他曾提出著名的“三不主义”,即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对子女,他坚持送子下乡务农,不高看一眼、另眼相待。毋庸置疑,各级领导干部严以修身,倘能牢记这些动人故事中所折射出来的严谨严直严正家风,并以此鞭策激励自己,必将大有裨益。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按照习总书记对于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为官从政、做人做事之“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建设,关键是于两方面着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一方面,领导干部自身要发挥带头作用,做践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良好家风的表率,善于用党风涵养家风、以家风促进党风。不得不承认,有些领导干部在正规场合、平时上班时间尚能严格要求自己,但回到家里或参加私人聚会,往往就换了一副面孔,不讲政治纪律、不守政治规矩,甚至干出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脏事。这种双重人格,不仅与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不相容,也是败坏家风、带坏家风的直接祸根。而一旦有了良好修养与做人标准,便会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积极影响。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作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克服特权思想,自觉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自律,始终树立良好个人形象,才能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教育示范影响力,为最终培塑清廉、清正、清明家风奠定厚实基础。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制定好家规,管理好家人,处理好家事,与家人一道共同维护家风、传承家风、升华家风,确保自己和家人不出事、零犯事,多谋事、谋好事,多干事、干成事。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管理好家庭与家人既是一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履行公务职责、做好人民公仆的起码要求。领导干部不仅需自身素质与作风过得硬,而且还要有团队意识,勇于管住管好配偶、子女和家人,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家庭家教家风品牌。要教育引导家人安分守纪、谨言慎行,本分做人、老实做人。特别于对待子女成长方面,要态度明确,旗帜鲜明,说一不二,帮助他们端正做人做事的价值取向,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向先辈取经、往先进靠拢,同时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法治观念,以法治思维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勇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模范守法公民。严则风清气正,严则百毒不侵。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于律己,还得察颜观色,防微杜渐,一旦发现家人有违纪违法行为的苗头之时,要坚决制止,决不袒护和包庇。要言必行,行必果,决不容许子女、家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谋取私利。如此,良好的家风才能让家庭建设“固若金汤”而非“祸起萧墙”、家庭教育“历久弥新”而非“每况愈下”。
(作者郭强系荆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良军系荆门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