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5-03-22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38李海青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情绪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38) 李海青 王 英

认知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38) 李海青 王 英*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男57例,女4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7~71岁,平均64.3±14.4岁。对照组: 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4~75岁,平均65.1±15.3岁。两组患者均因心率失常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并排除肝、脑、肺等重大疾病,且术前无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类疾病。同时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观察组采用认知干预辅助常规医疗及护理,对照组则单纯应用常规医疗及护理,手术过程均按照其临床操作标准常规操作。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情况、恢复状况等进行统计研究。

2.1 术前认知干预:患者在经过系统诊治,确定诊断为心率失常,需要进行永久起搏器后。在进行植入手术前,由于对疾病的临床特不了解点,通过各种途径所了解的信息不全面,导致患者对心脏起搏器产生误解,加上长期呼吸困难、胸痛等长期折磨,容易使其产生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生命状态有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认知干预来缓解。医护人员在耐心接待的同时,向患者详述其疾病的基本状况及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和优缺点,并讲解起搏器的基本原理:心脏起搏器在人体内通过释放脉冲电流对患者心脏跳动进行维持。并告知手术是局麻,术中意识清醒,可稍有不适感,起搏器虽属于异物,但植入人体后并无明显异物感。认知干预通过树立患者的信心来使其更配合对其的治疗,从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感到医务人员的亲切、重视,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局促感、消除消极悲观的情绪,并通过对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指导,通过家属调节患者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同时向患者介绍所需费用并列出清单,针对家庭贫困的患者,为其制定符合其经济水平的治疗方案。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对植入手术的认同,从心理接受此手术。

2.2 术中认知干预:由于手术使用局麻,患者在整个术中意识清醒,在患者精神紧张时,可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升高,血管收缩,造成术中高血压等紧急情况的发生,所以在术中需医护人员通过不时的耐心询问患者感受、对患者的疑问耐心回答,通过对患者注意力的转移来减轻患者的术中不适感、紧张感。

2.3 术后认知干预:由于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属于创伤性手术,术后患者需固定位置制动,将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同时随着麻药失效,伤口会出现局部疼痛,这些都会给患者心理带来焦虑感。患者心理上的情绪改变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手术的转归。医护人员需向患者讲解固定位置制动的必要性,及伤口疼痛的不可避免性。同时告知患者术后生活、饮食等注意事项,以缓解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SDS、SAS均分数越高,焦虑、抑郁的情况越严重。

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1 两组患者认知干预效果比较 见表1。对两组患者术后的SDS、SAS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SDS、SAS的比较,分)

2 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 见表2。对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5.7692;P=0.016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的比较[n(%)]

讨 论

对于心率失常及心脏器质性改变,早期临床上即采用了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方法。此方法在临床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生命的延长的效果都已得到了确切的证明[1]。但由于其植入部位在患者心脏,又属于有创性手术,加之患者对起搏器的了解不足,担心异物的排斥及对经济担忧等不良心理状态,更易导致术后抑郁症、焦虑症等不良情绪的发生[2]。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可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升高,血管收缩,导致原发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3]。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精神状况还会导致起搏器植入手术失败、术后植入处感染及剧烈疼痛。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广泛存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中,严重影响了术后病情的转归,由此,进行针对患者心理的认知干预便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对其进行认知干预指导。让其了解自己病情及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手术具体过程及术后康复的具体方案,从认知上接受此手术,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经过对术后不良心理情绪的观测对比,认知干预组的患者术后满意率高、不良情绪发生率低。

由此可见,常规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可以弥补常规护理对患者心理干预的不足、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故认知干预,在临床上可以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由于本文只是小样本对照统计研究,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确定认知干预是否是控制植入起搏器患者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案还需长期、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

[1] Bavnbek K,Ahsan SY,Sandem J.Wound management and restrictive arm movement following cardiac device implantation-evidence for practice[J].Eur J Cardiovasc Nurs,2010,9(2):85-91.

[2] 刘梦姣,曾 慧.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399-402.

[3] 施 静,杜 敏.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运用自我效能理论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2-13.

(收稿:2015-01-10)

心律失常/外科学 心脏起搏器,人工 情感症状/护理 认知疗法

R541.7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5.057

*西安市第二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情绪
心电图检查在鉴别心脏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启动与感知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时间寿命及影响因素分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依从性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