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2015-03-22黄倩重庆三峡学院404000
黄倩 重庆三峡学院404000
浅谈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黄倩 重庆三峡学院404000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它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道路。但我国特种养殖业目前还处于低水平,本文就特种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简单阐述。
特种动物;养殖;政策建议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家禽和家畜以外的以经济价值利用为目的的人工驯养动物。我国目前的特种养殖经济动物主要指经国家林业局规定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特种经济动物大体可分为毛皮动物、药用动物、特禽养殖、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目前我国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简单阐述。
1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质量。我国特种经济动物驯化的时间短,品种质量及产品档次相对较低,而某些稀有动物的种源还主要是从大自然中捕获,这容易造成自然物种的破坏。目前除个别养殖企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外,大多数养殖单位缺乏国际竞争力。
(2)饲养管理水平。生产和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品种没有可依据的生产标准。当前特种养殖一般以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在养殖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从而在营养水平上不能满足生长和生产需要。同时许多养殖户考虑成本等问题往往采用近交的方式来扩大养殖规模,造成品种严重退化。
(3)产品贸易。在丹麦等国家,产品贸易主要以拍卖形式进行,这能让产品优质优价、公平竞价。而我国特种养殖业还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状态,没有权威机构来统计全国养殖场数量和饲养种类等,农村信息闭塞,市场预测无法实现。养殖户听说某个品种行情好,往往盲目引种,忽略专业知识和养殖技术,风险加大,市场波动明显。
(4)产品开发。产品加工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大部分产品未做到综合性开发研究,缺乏产品深加工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形成系统的与行业组织配套服务的主业及相关产业链条。
2 发展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政策建议
(1)合理选种。合理选择饲养动物的品种是特种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种要根据当地气候、光照等自然因素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生长的品种。要经过多方考察选择饲养种源充足、技术成熟、综合利用率高且市场大且稳定的品种。建立全国性的特种经济动物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种群质量。
(2)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通过引进先进的饲养技术和设备,改良传统的饲养模式,尽早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只有质量达到市场需求和标准,特种养殖业才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3)规范管理。规范管理体制,依法管理是特种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调整管理体制,加强产业指导。杜绝有人钻市场经济的空子,大肆炒种、倒种等导致市场混乱的行为。在政策上通过收入补贴、养殖保险、信贷支持等来扶持优质高效的特产农业项目。
(4)建立产业链条。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产业链条,要处理好主业和相关产业的关系,比如饲养设备加工业、药品加工业和裘皮制品加工业等。制定产品标准,规范销售渠道,组建全国性的特种养殖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和企业要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要以品种优良求发展,以产品质量求信誉,以规模求效益,这样产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的多元化促使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快速发展。特种养殖业结合第三产业共同发展,为稳定农村人口、增加农户收入、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目前我国特种养殖业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主管部门依法管理,改进技术的前提下,相信我国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将会发展成规模化、产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产业链,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1]张洁.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5):70-71.
[2]王信喜,杨海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与思考[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6):5-6.
[3]张秀萍.浅谈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4):249.
[4]张志明.从中国与丹麦、美国水貂养殖现状比较看中国水貂产业化发展方向[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9):2-5.